西湖湖心亭一石碑上只刻有「蟲二」兩字,是什麼意思,有何來歷?

東籬花香


目前刻有“蟲二”兩字的除了西湖湖心亭,還有泰山上也有一個類似的石碑。

關於這個詞的意思,目前只有郭沫若的一種說法,說的是郭沫若跟眾人登泰山,到了“蟲二”石碑處,眾人不解其意,郭沫若用手在上面比劃了一下,眾人恍然大悟。原來這是“風月無邊”的意思。

繁體風字,除去了邊,就是一個蟲字,“月”字除去邊,就是二字。

故稱為風月無邊!


關於風月無邊的意思是形容景色非常美,值得流連忘返的美景。

西湖湖心亭的“蟲二”二字是乾隆皇帝題寫的,乾隆皇帝是旅遊皇帝,六下江南,還四處留有“墨寶”,這兩個字就是在西湖湖心島上夜宿,為美景所吸引題寫的字。

其實在西湖邊上到處都是“蟲二”二字,不仔細看,根本就分不清哪個是乾隆皇帝題詞的,哪個是其他人寫的。

楊角風隨便數了一數,至少有五六處寫有蟲二的地方,甚至連茶館前面也樹個蟲二的石刻,看來西湖邊上處處都是美景啊!

當然這種解釋是目前大家採用的一種說法,對於楊角風來說,還有第二種解釋!

那就是關於西湖的傳說了,都知道西湖上有一座斷橋,這就是當年白素貞跟許仙相會的地方。

在古代,喊蛇為蟲,喊老虎為大蟲,一般有毒又兇狠的動物,都可以稱呼為蟲。所以這個“蟲二”還可以理解為白素貞和小青兩條蛇精。

這樣一想,也是蠻有道理的哦……

當然理解成風月無邊還存在一個小瑕疵,那就是蟲字上面的一撇去哪了?

會不會是乾隆皇帝聽了白蛇傳的戲劇以後,隨手寫下的二字?

這麼一想,很有可能哦!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楊角風發作


中國文字可考可上朔四千多年。由象形、甲骨文、金鼎文、石鼓文、大小篆、隸楷行草繁簡演變傳承至今,從無間斷。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厚重的文化符號和載體。

缺筆少劃均有典故寓意,拆字組字更有要表達的深意。

如為避皇帝、名人的名諱,例玄燁,即應缺筆。山東曲阜孔府門聯,富字無上點,意為富貴無頂,世代永昌。

蟲二,出現在多處,其中最有名的兩處:


一,西湖湖心亭,湖心平眺是古西湖十八景之一。乾隆帝,風流倜儻,六下江南,到處遍留墨寶,一次遊至湖心亭,為其美境傾心折服,遂親筆題字:蟲二。

二,另一處在山東泰山,萬仙樓北側盤路之西摩崖壁上。為1899年才子劉廷桂所題。

一次郭沫若攜友登泰山,至摩崖壁處,見眾人駐足觀賞,都為不解其意而迷惑。郭不愧為才子,稍加思考,用手在二字周邊比劃了一下,眾人恍然大悟,噢,蟲二加上邊框,(繁體風裡面是蟲)原來是風月無邊之意!

也只有中國文字才能演繹出這麼多的精妙情趣!


晚亭與落霞同暉



西湖有三島,它們是:三潭印月島、阮公墩島、湖心亭到,分別象徵了三個神仙居住的地方:小瀛洲、方丈、蓬萊。而湖心亭島,則位於整個西湖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這三座小島並非同時出現的,而是在不同時期,由西湖的淤泥堆積而成。據資料顯示,湖心亭島的出現最早。在宋元時期的文獻中,就已有關於"湖心寺"的記載。至明代,島上已出現了"湖心亭"的前身。


清朝的帝王崇尚漢文化,最有代表性傳就是乾隆,無時不題詩,無處不題字。幾番下江南,就到處留下了墨跡。而在湖心亭島上,就留下了他即興題寫的"蟲二"兩個字。

也許是某一年,當乾隆登上小島,站在湖心亭中舉目四望。西湖嫵媚秀麗的山水風光,深深迷倒了這位帝王的內心。於是,就用自己想到的一句成語出題,既顯示了自己的風雅,也恰當地表達了自己對西湖美的評價。


乾隆寫"蟲二"兩字,謎底就是"風月無邊"。古體字的"風"寫成為"風",所以取"風月"的裡面部分,"蟲二"這兩個字就沒有了邊線,即為"風月無邊"。

更多資訊請關注本號。(圖片來源:網絡)


筆尖上的旅行



【蟲二】 其實就是個文字遊戲。當然,西湖[蟲二]為乾隆皇帝所書不假,乾隆爺遊玩西湖,興高彩烈,左右大臣陪伴,宮娥綵女蹁蹁起舞,面對水天一色的人間仙景,酒酣耳熱之際,不作點什麼似乎對不起此等美景,且乾隆爺平生最好的就是【舞文弄墨】,於是,大筆一揮書出【蟲二】。陪侍的群臣都不解其意,後被紀曉嵐悟出【水天一色,風月無邊】,乾隆大喜……

說到這裡,不覺又想起了【和珅】請【紀曉嵐】題扁的故事,和珅請紀曉嵐為其新建題扁,紀曉嵐本不願意,但礙於情面,悻悻然寫下【竹苞】二字,和珅得字欣喜,命工匠精製高懸,並請乾隆爺觀賞,乾隆爺見扁,大笑不止曰【紀曉嵐罵你家個個草包】……



由【蟲二】即[風月]二字衍生出的對聯也不少,最有特色者,當數廣東大亞灣巽寮海濱石上鐫刻的四字【年華】【蟲二】。"年華"二字被框住,蟲二無框。自成一聯。

【年華有限】

【風月無邊】

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可窺一斑……


楊老帥


蟲二的意思是風月無邊,稱讚此處風景優美。


“蟲二”的其實是“風月”兩個字去掉了外面的半包圍(繁體字的風字裡面是一個蟲字),風月兩個字去掉了外面的邊框,就是“風月無邊”,是稱頌此地風光秀美的意思。

傳聞是乾隆皇帝當年在這裡玩的小聰明。說實話,中國古代皇帝不少,像乾隆這樣不要臉的皇帝真不多,詩歌寫了幾萬首,比排洩物還臭,一首都上不了檯面;到處題字題詞,猶如隨地大小便;最不要臉的事情是,在古代歷代書法字畫真跡上題詞題詞蓋章蓋戳,猶如狗喜歡撒尿佔領地盤一樣,這種惡劣的做法,罵他一個狗賊不算過分。大型文化節目《國家寶藏》中就提到了他這個臭毛病。

像乾隆這樣喜歡耍文字遊戲的還有曹操.

曹操嫌門太闊,就在大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因為門裡面加一個活字,就是闊字;可惜遇上一個沒眼力勁兒的楊休,張口道破了玄機,讓曹操失去了一個顯露才華的機會,隨意怎麼著,後來找個雞肋事件,把這聰明過頭的小子給嚓嚓了。

所以一個聰明的奴才遇見一個喜歡耍聰明的主子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裝糊塗,給主子一個展示聰明的舞臺啦。

比如紀曉嵐在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經常在一些很顯眼的地方故意出一點明顯的低級錯誤,送給乾隆皇帝審閱的時候,乾隆這隻傻鳥拿著硃筆左改一下,右改一下,得意的不行,回頭更加喜愛紀曉嵐了。

天機不可洩露,本文洩露一二,爽不爽?


鐵錘歷史


泰山上也刻有“蟲二”這兩字,其實乃取“風月”中間部分,意為“風月無邊”。



追月傳說


“蟲二”二字相傳是清朝乾隆皇帝所寫!很多人看到這兩個字感覺不知所云,摸不著頭腦!其實這只是乾隆皇帝跟大家玩的一個文字遊戲罷了!

分別給“蟲二”兩個字,加一個“幾”大家應該就能看出其中的端倪了!

沒錯就是繁體的“風月”二字,乾隆皇帝只寫了“蟲二”而沒有寫“風月”,意思就是風月無邊,旨在讚歎這個地方風景優美,引人入勝的意思!

說實話,“蟲二”兩字本無意,但被文人雅士演繹得如此意蘊豐厚,華夏文字文化之博大精深,從中可見一斑。


胖家家


我們偉大的先人們也真是法力無邊,腦洞大開啊。“風月”兩字“邊”被吃沒了,就只剩下“蟲二”,不知道這是在秀智商的上限,還是在秀趣味的下限。



不過,我們現代人也沒有讓老祖宗們失望,發現出來“囧”“懟”等字新真諦,當然還有一些新成語,像“喜大普奔”“不明覺厲”“人艱不拆”等等,我是從心裡佩服咱們人民群眾的智慧。

回頭再看看杭州西湖湖心亭的這塊石碑,我雖然沒有去過,但我有度娘啊。她告訴這是清乾隆手書之“蟲二”。

如果我是一個合格的導遊的話,我還會舉著鯉魚旗,拿著大喇叭喊到,湖心亭初名振鷺亭,又稱清喜閣。初建於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萬曆後才稱湖心亭。

1953年湖心亭重建,一層二簷四面廳形制,金黃琉璃瓦屋頂。有詩讚曰:

百遍清遊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

停闌四面空明裡,一面城頭三面山。

“湖心平眺”乃古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來來來,要照相留影的趕緊著了啊!想去廁所的,也抓緊時間了啊!

既然,明清的美景,那肯定少不了咱們乾隆爺的戲份。相傳,他下江南,跟趙雅芝夜遊湖心亭,被美景吸引,便題下了“蟲二”二字,寓意“風月無邊”。


侃到這裡,我家領導又給我提供了一個小八卦。據王玥波白呼,但是乾隆爺寫完“蟲二”兩字之後,眾人多有不解,正在和珅感到莫名其妙之際,劉羅鍋一語點破天機。

是的,我堅信劉中堂有這樣的智商。他給討厭人的亭子提名“竹苞”二字,啥意思呢,個個草包。



哈哈哈,與這個“蟲二”異曲同工。


光明大先生


說起湖心亭的”蟲二“碑,還真是一個好故事。話說,這兩個字是乾隆皇帝的手筆,乾隆是旅遊達人外加自我感覺超級良好的主,他一生中七下江南,六到杭州。西湖應該是他最喜歡的地方,不然他也不可能回到北京在頤和園內原樣又造了一個西湖,把湖中三島都原樣照搬,而且,還畫了許多西湖的畫。

這幅《西湖圖》即為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首次南巡而作,雖然話畫的像地圖,但說他是西湖的腦殘粉卻是不為過的。湖心亭本是西湖三島中第二大的一個小島,最大的是三潭印月島,最小的是清代堆的阮公墩。如果把西湖比成一個圓,那麼島上湖心亭的位置差不多就是圓心,也就是說正好在湖中心位置。而湖心亭也被譽為中國四大名亭,與愛晚亭、醉翁亭、陶然亭齊名,因為在亭子裡看西湖風光,視線毫無阻隔,風光盡收眼底,所以,清代評錢塘十八景“湖心平眺”就是指它。言歸正傳,亭子裡有塊“蟲二”碑,據說當年皇帝看了西湖美景,提筆寫了蟲二兩字,讓大家打一個四字成語,眾人不知所以。唯獨紀大煙袋脫口而出:風月無邊。因為繁體的風,中間有一個蟲,而月亮的月中間是個二字,把風月的邊去掉就剩下了“蟲二”。於是,眾人馬屁如潮,君臣一派喜氣融融。

後來在山東的泰山也有人題寫了一塊蟲二碑。這塊刻石在泰山萬仙樓北側盤路之西,是清光緒二十五年曆下才子劉廷桂題鐫的,是泰山七十二景之一。

只能說西湖的美,不僅美在風光,更美在了故事。當然個人認為湖心亭最美的故事不是這一段,而是清代張岱的散文《湖心亭賞雪》那才是真正意境高遠,回味無窮。剛好,這些天杭州在下雪,摘抄下來,大家欣賞。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沈家某人


這實際上是個墓碑,底下埋著一個遠古神秘家族的始祖,這個家族姓蟲,這個始祖自認天是老大,他是老二,所以自己起名叫蟲二,他死後就埋在這裡了。他的兒子叫蟲三,他孫子叫蟲四,他有個後代叫蟲一零二四,是我同學他姐夫的姑父的侄女婿,這都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