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能鈦業與中國航發航材院「產學研用」

近日,青海聚能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

航空發動機集團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航發航材院)就電子束冷床熔煉爐(EB爐)熔鑄鈦合金進行技術交流,併成功簽訂框架合作協議,進行“產學研用合作

中國航發航材院是我國“一五”計劃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國內唯一從事航空先進材料應用基礎研究、材料研製與應用技術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的綜合性科研機構,是國防科技工業領域高水平材料研究發展中心

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國防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院是國務院最早批准具有多學科碩博士授予權的科研單位,培養產生了4名院士,2500多項科研成果和千餘項專利覆蓋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複合材料17個領域60多個專業,擁有7個國家級和10個省部級實驗室及中心,具有完整的材料、工藝、檢測技術體系,致力於先進材料技術的研發和為客戶提供一體化材料解決方案。

青海聚能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08年在西寧開發區東川工業園區成立,經過十年發展,已成為國內鈦行業後起之秀,其電子束冷床熔煉爐(

EB爐)生產鈦及鈦合金技術水平已達到國內領先。為進一步擴展產品種類,滿足國內民用及軍工市場對高品質鈦合金材料的需求,聚能鈦業與北京工業大學、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密切的合作關係,同時承擔多項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不斷提升自身技術實力。

此次雙方簽訂框架合作協議事項,主要包括聚能鈦業為中國航發航材院提供低成本、高品質的鈦合金材料,並獲得雙方的技術支持,實現“產學研用”的緊密合作,進一步提升聚能鈦業研發水平和產品質量,為企業開拓國內外鈦合金材料市場、與高精尖研究院所開展相關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今後,園區將進一步激勵企業樹立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新動能,不斷完善企業與國內外各類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鼓勵企業進行自建、共建和聯建產業技術研究機構,發展壯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創新企業,為加快園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做出新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