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轉移」太可怕?如何才降低「癌轉移」風險?

河北解放


關於癌症的轉移,一直是醫學界在治療癌症時一個非常關注的問題。長期的統計顯示,如果癌症(特別是惡性度高的),在發生多發轉移後很難治癒;反之早期治療效果較好。所以才提出癌症早發現早治療的理念。

一般認為癌症的轉移是由於原發灶的癌症生長較大,侵入底基層,部分癌細胞開始脫落,內滲入淋巴或血液系統開始轉移,然後再反向外滲到新的器官,定植並生長,形成轉移灶。(見下:圖一)


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醫生們意識到癌細胞的轉移並不僅僅這麼有規律。有些癌細胞或者癌細胞團在早期就開始了轉移。(見下:圖二)

大家聽起來覺得兩種轉移的時間不同,好像影響不大。這就大錯特錯了,這裡大家一定要知道癌症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一般從出現癌細胞到形成腫塊,最後成為癌症是需要經歷10幾年或者幾十年的時間。如果這樣發展到晚期癌症(按照圖一發展順序形成轉移),時間就會比較長,為可能在早期發現,進行手術或者全面治療贏得時間;反之當癌細胞在我們還未意識到的時候就開始了轉移,這樣發展到晚期的時間會縮短很多。

這還不算,研究進一步顯示癌細胞在轉移時會呈現不同的狀態,有的處於活躍狀態有的休眠狀態,來逃避治療。(見下:圖三)

經過外科手術或放化療等治療之後,在一段時間內,患者通常沒有任何症狀,使用常用的診斷工具也無法檢測到腫瘤,腫瘤病灶以微轉移灶的形式存在。可以理解為腫瘤細胞“睡著了”,這被稱為腫瘤休眠,是腫瘤發展的關鍵時期。

所有的治療及預防手段是基於目前的研究進行的,但是從現在的情況看,人類並未完全發現癌細胞的轉移及復發機制。只是找到了一些針對休眠癌細胞的預防機制。比如:休眠的腫瘤細胞常常需要依賴表觀遺傳調節物、免疫細胞激活、逃避生長抑制、血管生態環境等諸多“幫手“來幫助其維持休眠狀態。因此,通過靶向轉移性細胞自主功能和負責休眠及存活機制的抑制轉移治療藥物,將成為預防微小殘留疾病的新機會。由於撒播的腫瘤細胞高度依賴於信號傳導,因此靶向這些途徑可能有助於提高治療效率及控制轉移復發。(見下:圖四)

從最終完全預防來說,需要很多的研究及發現才可以完成,目前看有較大的距離。


美中嘉和聊腫瘤


癌症的可怕之處就是癌症會轉移,這也就是為什麼癌症稱為癌症,不轉移的就不叫癌症了。

癌症轉移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

第一,血液循環

這是癌症轉移常見的轉移途徑,癌細胞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到血液之中,隨著血液循環可以進入到全身的各個臟器。所以,血行轉移常見於血供豐富的器官和組織,例如肝轉移,肺轉移,腦轉移,骨轉移。

第二,淋巴結轉移

這也是轉移的一種主要方式,癌症首先轉移到腫瘤周圍的淋巴結和淋巴管,然後可以沿著淋巴管向遠處的淋巴結轉移。例如乳腺癌,首先轉移到腋窩淋巴結,然後轉移到鎖骨下淋巴結,最後轉移到鎖骨上淋巴結。

第三,種植轉移

腫瘤細胞不斷的生長,可出現癌細胞脫落,癌細胞脫落後,掉到哪裡就在哪裡生長。例如胃癌細胞,細胞脫落後,可以種植在腹腔, 大網膜,盆壁,卵巢等器官上面。

第四,直接侵犯

腫瘤不斷的向外生長,也可以直接侵犯周圍的組織器官。例如肺癌侵犯縱膈,大血管,侵犯胸膜,肋骨等等。

如何降低癌轉移的風險

這是一個全世界醫學界都面臨的難題,從目前的醫學發展水平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這是最好的辦法,癌症的早期,腫瘤還在局部,只要把腫瘤切除,術後不需要放化療,復發和轉移的概率都很低。

接受規範化的治療,這也是非常關鍵的,對於中晚期的腫瘤,手術,配合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多種手段,希望通過各種措施來消滅腫瘤。

第三,定期隨訪

要做好跟腫瘤打持久戰的準備,手術後並不是一勞永逸了,需要終身複查和隨訪,希望能夠早期發現癌症復發或者轉移的證據,這樣才可以儘早的撲滅腫瘤的反擊。

第四,保持樂觀的心態

這一點也很重要,保持樂觀的心態,適量的運動,增強自己的免疫力,用自己的免疫力去對抗癌細胞。


普外科曾醫生


癌症不可怕,可怕就可怕在它會擴散轉移,而這正是大多數惡性腫瘤(癌症)的主要特點之一,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最重要的區別之一就是惡性腫瘤具有侵襲性,破壞性,會擴散轉移。如果癌症只侷限於某個地方,不擴散不轉移,那它就不可怕,手術切掉它就治癒了,就像良性腫瘤一樣。

可現實是,癌症天生就有轉移的潛能,這是它的“本性”之一,差別只在於有的癌症不太容易轉移,有的癌症非常容易轉移,就像壞人,有的壞人喜歡在當地做壞事,有的壞人喜歡到處流竄作案。那如何才能降低癌轉移的風險?

這個就需要針對不同的癌症不同的特性來採取措施,所謂降低癌轉移風險,也就是說,目前看來是沒有轉移,是早中期癌症,如果已經發生轉移的,就不存在所謂降低轉移風險的問題。早中期癌症尚未發生轉移的患者,如何才能降低將來轉移的風險呢?

其實,所謂的早期或中期,也只是說,以目前的檢查技術沒有檢測到轉移,但這並不等於說肯定沒發生轉移,有的癌症儘管是早期,其實已經發生了轉移,只不過目前檢查不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早期癌症手術後還是可能復發轉移?如何避免這種復發轉移呢?目前想要絕對避免,不大可能,但可以去儘可能降低這種風險。最主要的措施就是規範的治療,早期中期癌症以手術或放療等局部治療為主,在這個基礎上,視情況要配合術前或術後的化療、放療、靶向藥物治療等輔助治療,目的就是為了降低復發轉移的風險,這是最主要的措施。當然,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良好的心態等也有助於降低風險,避免破壞免疫力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等。再有就是要做好隨訪複查。


腫瘤專科醫生


奉勸癌症患者及家屬,檢查出癌症後,如果是早期的乳腺癌,甲狀腺癌可以手術治療,治癒率很高。其它癌症,到了中期和晚期時,千萬不要手術和放化療,因為手術只是能切掉已經形成的腫瘤,而散在的癌細胞是無法被發現。接著放化療。放射線對人體危害很大,雖然殺滅部分癌細胞,但是也會讓正常細胞發生癌變。化療藥物全是毒藥。現在科學家已經證明化療藥不能完全殺死癌細胞,還會導致癌細胞轉移。這就好比馬蜂窩,不去動它,馬蜂也聚集在一起,一動馬蜂就四處飛散。在癌症上叫轉移。所以說癌症不是通過手術和放化療能治好的病。找對中醫,癌症是好治的病。以我兩年來的經驗,西醫治癌方向是錯誤的,治癌不能以毒攻毒,中醫治癌是採用補陽氣,祛邪扶正的理論。反正我見證了中醫治癒癌症的事例。有癌症的患者,可以聯繫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11下里巴人


對於胃癌患者來說,術前CA199數值超過6.345u/ml意味著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性更高,而腫瘤最大直徑超過50px也是高危因素之一,腫瘤及潤深度(粘膜下層)、存在脈管侵犯都大大增高了轉移風險;對於子宮內膜癌患者來說,圍絕經期以及病理屬於Ⅱ型子宮內膜癌發生轉移的幾率更高,同時腫瘤分化程度越差,癌轉移的幾率越高;而對於早期宮頸腺癌患者來說,FIG分期、宮體是否受侵、腫瘤生長方式則是影響是否發生卵巢轉移的關鍵因素。由此我們可以大致總結,癌症的轉移與年齡、浸潤深度、病理分型、腫瘤生長方式等有關,而這些因素都是不可控的,因此,並沒有確切有效的防治癌轉移的途徑。因而,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相關檢查與治療,減緩或終止癌細胞繁殖或許才是降低癌轉移最有效的手段。


康愛在線


首先,還沒有一個被醫學證實的、絕對可靠的能預防癌轉移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癌症的治療,早期根治術是基礎,目的是為了清除絕大部分的腫瘤組織(腫瘤細胞),然後再輔助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方法,把有可能殘餘的癌細胞儘可能殺滅乾淨,這也是腫瘤有可能治癒的唯一路徑。

一旦上述措施完成後,體內仍有腫瘤細胞殘存,也就意味著有了很高的復發風險,而這些殘存的癌細胞在沒有發展起來以前,很難被各種檢查手段檢測到。

所以,對於分期較晚,有著較高復發風險的患者,應建議密切隨診,嚴格按計劃複查隨訪,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對於預防措施,目前還沒有一種可靠、成熟的方法來預防這些癌細胞捲土重來。

但是,畢竟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在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一般建議全部治療結束後可以考慮應用調節免疫力的藥物,例如:胸腺肽系列藥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腎癌,因為腎癌對放化療均不敏感,所以,腎癌術後一般不建議化療和放療等,以前推薦可以適當應用干擾素或胸腺肽治療,後來在國外的大宗調查研究發現,干擾素的應用並沒有降低腎癌復發的幾率,所以也就不再建議腎癌術後常規應用干擾素,但胸腺肽的應用,目前仍然被推薦。

總之,癌症術後化療後,應儘快恢復到正常生活,適當加強鍛鍊,提高身體素質,對於癌症的復發轉移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輔助應用胸腺肽系列藥物,也是為了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從而減少癌症復發轉移的可能。但不管怎樣,治療結束後的密切複查,仍然是癌症患者最重要的內容。


深藍醫生


要降低“癌轉移”風險必須增強自己的體質和免疫力,加強自己的抗病能力。經醫學臨床實驗研究發現:(一)一些體質好、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強、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強的人,身體的免疫細胞非常活躍,能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抑制癌細胞的轉移並減慢癌細胞的轉移速度,甚至對癌細胞的複製或者繁殖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對一些偽裝能力較差的癌細胞起到殺傷或者消滅作用;(二)而那些體質差、身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又不強、免疫力差,抗病力差的人,身體的免疫細胞就不活躍,就不能夠抑制癌細胞的轉移,癌細胞的轉移速度就會加快,其複製或者繁殖能力也比較強。

而要增強自己的體質和免疫力,加強自己的抗病能力就必須做到:(一)在飲食方面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比如皮蛋瘦肉粥、銀耳蓮子粥、紅棗枸杞粥、紅豆薏米粥、小米粥、雞湯、魚湯、排骨湯、蔬菜粥、燕麥粥、平時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等可以增強人的體質、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但在這種情況下儘量少吃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東西,比如(燒雞、烤全羊、烤肉、火鍋、羊排、關東煮、麻辣魚、辣子雞、油潑面、冰鎮啤酒、冰鎮可樂、冰鎮雪碧等)因為這些東西容易使身體的內環境變得偏酸性,而身體內環境呈酸性容易促進腫瘤細胞的繁殖生長和轉移(經科學研究發現酸性的身體內環境是腫瘤細胞生長、繁殖及轉移的“溫床”);(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不抽菸、不喝酒、不熬夜、不賭博、少加班等,經醫學研究經常抽菸、喝酒、熬夜、賭博、加班的人身體內環境也容易呈酸性,而酸性的內環境更容易導致癌細胞的生長、繁殖及轉移;(三)加強運動及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比如每天堅持散步,跑步、游泳,打球、身體蹲、仰臥體坐、爬山、郊遊、打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踏青等有氧運動,以加強身體的血液循環,促近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人的體質、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除了採取上述措施外,還要去正規醫院找專科醫生,並積極配合專科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積極完善相關檢查,積極進行放射性治療,並按時按量服用具有抗腫瘤作用的化學藥物!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這是個任何人都難估計的,癌轉移風險?只有癌證本人和醫生確定,早,中,晚,期和癌,生長在什麼位置?早,手術後風險轉移低或無?中,晚就難講了?術後病人的心理特別重要……?醫生,專家的意見要聽,但重要是病人不要恐慌,相信術後轉移的年份會延遲。


亮晶晶165654770


關於癌症轉移話題一直是癌症的後續問題,也是世界難題,為什麼會轉移,目前很難分析到輕析程度,所以只能是手術完!必須定期複查,緊盯各項數據的增加,減少!是目前最為安全的做法,在吃,喝,心情,各方面都因該注意起來,

是現在最理想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