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王爾琢等如果不犧牲至少是開國大將,這幾位還可能是元帥

新中國革命的歷史是一部流血的歷史,很多先烈在革命當中犧牲了,包括很多高級將領。如果這些將領不犧牲,建國後授銜極可能評上大將,甚至還有數位應該是元帥級別的。

楊靖宇、王爾琢等如果不犧牲至少是開國大將,這幾位還可能是元帥

彭雪楓河南南陽人,1925年參加革命,參加過反“圍剿”、長征。抗戰後出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同期的師長有新四軍第1師師長粟裕、第二師張雲逸、第三師黃克誠、第五師李先念、第六師譚震林。1944年9月,彭雪楓在前線指揮戰鬥,中流彈犧牲,時年37歲。是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董振堂董振堂,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人,1920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是馮玉祥的部下。

1931年,身為國民黨一方的他對中央蘇區進行“圍剿”,可年底發動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5月升任第五軍團軍團長。林彪也是在這一年成為紅一軍團的軍團長。1937年1月,董振堂率紅五軍轉移,被馬步芳約2萬餘人包圍,最終董振堂與三千名紅軍將士犧牲。楊靖宇楊靖宇,河南確山縣人,1923年參加革命,1928年調入東北,此後一直是中共在東北的最高領導人,任東北抗日聯軍的總司令。

楊靖宇、王爾琢等如果不犧牲至少是開國大將,這幾位還可能是元帥

楊靖宇孤軍深入敵寇後方,七年在冰天雪地戰鬥,是中國軍隊的軍魂象徵。1940年,被叛徒出賣,壯烈犧牲,時年35歲。劉疇西劉疇西,湖南望城人,黃埔一期畢業生。畢業後,劉疇西擔任過孫中山先生的衛兵,在東征中受傷失去一條手臂,後去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回國後開闢閩浙贛蘇區,1934年任紅十軍團軍團長,1935年被俘,拒絕蔣介石的誘降而英勇就義。

尋淮洲尋淮洲,湖南瀏陽人,15歲參加革命,跟著毛主席參加了秋收起義以及三灣改編,1932年,擔任21軍的軍長。1933年升為紅七軍團軍團長,當時只有21歲,比林彪還要早當軍團長。紅七軍軍團的參謀長就是粟裕。1934年,在與國民黨將領王耀武的交戰中,為了搶佔制高點,親上前線,不幸犧牲。

楊靖宇、王爾琢等如果不犧牲至少是開國大將,這幾位還可能是元帥

伍中豪伍中豪,湖南衡陽市耒陽伍家村人,北大畢業的才子,跟林彪同是黃埔軍校四期生,不過,伍中豪是軍官班,林彪是預備軍官團。此後伍中豪跟著毛主席參加秋收起義,井岡山時期跟林彪、黃公略與彭德懷並稱毛澤東的“四驍將”。伍中豪軍事能力不輸林彪,甚至更全面,伍中豪能攻善守,而且性格豪放。聶榮臻跟葉劍英兩位老師就說過:如果伍中豪還在,毛主席就不會讓林彪當接班人。

1930年,伍中豪帶一個排去聯絡部隊,被地方兵團伏擊犧牲,時年25歲。黃公略黃公略,湖南湘鄉人,在湖南陸軍講武堂結識了彭德懷,此後一起發動了平江起義,組建了紅五軍。軍長彭德懷,副軍長就是黃公略。此後彭德懷上井岡山,黃公略繼續打游擊,成功開闢贛西南蘇區。毛主席極為賞識黃公略,寫詩盛讚: 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楊靖宇、王爾琢等如果不犧牲至少是開國大將,這幾位還可能是元帥

可以說,黃公略是跟彭德懷相當的一位紅軍將領。但在第三次反“圍剿”中,黃公略不幸被敵軍的飛機掃射犧牲。王爾琢王爾琢,湖南石門縣官橋村人,黃埔一期生,跟徐向前、陳賡是同學。北伐戰爭時,王爾琢任團長,當時蔣介石要給他一個軍長做,他最終投奔周恩來,參加了南昌起義。上井岡山後,是紅軍主力團二十八團的團長,林彪是其下屬一個營的營長。

時第二營營長袁崇全叛變,王爾琢反對用武力打回來,而是去進行勸阻,雖然成功拉回了二個連,但被袁崇全槍殺。左權左權,湖南省醴陵市人。黃埔軍校一期生,又在莫斯科中山大學、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回國後任紅1軍團代理軍團長,抗戰時期任八路軍副參謀長,1942年,日軍進行掃蕩,左權在突圍中犧牲。葉挺第四軍獨立團的團長,指揮過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工農紅軍當然的創建者,新四軍的軍長。

楊靖宇、王爾琢等如果不犧牲至少是開國大將,這幾位還可能是元帥

1955年授銜時,陳毅就對葉劍英說:“若是葉挺同志還在,就該有兩個葉帥了!”1946年,葉挺赴延安途中,飛機墜毀,葉挺不幸遇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