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常識的普及非常有必要

為什麼看美劇尤其是生活劇,會覺得美國人很嬌氣,動不動就過敏,一會面粉過敏一會花生過敏,而中國人就感覺身體很好,很少有過敏?

因為在中國,過敏症狀小時候通常被形容成挑食,嬌氣,嬌生慣養。

長大以後叫矯情,事兒逼,挑三揀四,難伺候,

去了養寵物的家,成了 沒有愛心,冷血,不喜歡小動物,

酒桌上就是 不懂事,不像個男人,不給面子,不會混,不成熟,

出門就成了,水土不服。

社會常識的普及非常有必要

春天,就是春困,肝火上升,等等

吃了不舒服的食物,叫上火,

歸根結底,就是大家沒有過敏的常識,總覺得是頭孢青黴素過敏危及生命了才叫過敏,

而喝酒臉紅就不是過敏,而是有潛力,可栽培,好好練!

事實上相當一大部分人都有酒精過敏症狀(只要喝酒臉紅都應該考慮自己屬於過敏體質),所謂的練酒量其實就是不斷接觸過敏源繼而脫敏,但不幸的是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這輩子都不可能練出酒量,甚至會越來越重,喝死的不少。

社會常識的普及非常有必要

很多家庭養貓狗,小孩體弱多病,頭暈腦脹,鼻涕連連,成績很差,怎麼打罵都沒用,等上大學了,一下子生龍活虎——這個,就是因為對貓狗過敏。

很多人一到春天就流鼻涕,打哈氣,犯困,很可能是因為該城市的綠化植物過敏,比如花粉過敏,柳絮過敏,

我高中同學,被人認為很嬌氣,因為不能吃主食麵條,所有面一吃就吐,吃餅乾也會吐半天,被家長瘋狂的打罵侮辱說嬌氣,其實這個很明顯了,就是麵粉過敏唄,他從小到大吃飯特別煎熬,一路被打過來,長大了去排除過敏源,得知真相的那一刻哭的像個孩子,再也不是嬌氣,再也不是富貴病了,吃米飯吃土豆吃玉米作為主食開心的很啊!

所以你看,光這一個小細節,就能看出我們的社會,常識是多麼的匱乏。。。

社會常識的普及非常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