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暴雨之下現奇景,竟然都出自古人的這些行爲造成的!

近期洪水氾濫,很多城市都受到了影響,當然,首都北京也沒能倖免,北京每個夏天都會任洪水猖獗數次,每次都是"看海"模式讓當地市民哭笑不得,不得不讓小編感嘆這次強降水來的猛啊!

不過,座落在北京市中心的故宮卻倖免了“看海”模式的開啟,是“千龍吐水”避免了這一現象的發生,故宮有一套非常完美的排水防火系統,歷經600多年依舊萬無一失堅不可摧;據中國網此前報道,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稱,故宮的排水系統十分龐大,僅保留至今的古代雨水溝的長度就超過15公里,其中暗溝的長度將近13公里。

故宮暴雨之下現奇景,竟然都出自古人的這些行為造成的!

“故宮基本採用原有古代雨水系統,主要在原來沒有排水系統的位置修建了新的排水管線,大約佔總量不到10%。”單霽翔說。據介紹,紫禁城建造之初,對排水系統進行了精準測量、精密設計和精細施工。地面順應北京地區地理環境,整體走勢亦呈北高南低、中間高兩邊低,而且略有坡度,為自然排水創造了有利條件,使積水能緩慢排洩。

建造之初工匠的巧妙規劃,加上多年來的妥善養護,讓故宮能安然度過北京的暴雨季節。因此小編表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所謂的現代人無論如何燒腦也不及古人設計的完美,現代人的付出和成就不可否認,設計者可能是別具匠心盡善盡美的去完成設計和考慮實用性,小編不由得想起一些畫面,某些建築公司在建造的時候是不是像古人一樣拿出做的不好“提頭來見”的精神,還是僅憑觥籌交錯之間笑臉相陪輕描淡寫的“自罰三杯”以示歉意就蜻蜓點水的就此事翻篇了呢?

故宮暴雨之下現奇景,竟然都出自古人的這些行為造成的!

小編一直在質疑是所謂的現代人技不如人呢?還是人類的進化看向了史前?古人的智慧超群技藝精湛,使得屹立600多年的故宮依然是美輪美奐,無人超越!可想而知,正是這完善的排水系統和完善的後續維護 , 才使得這擁有 90 多個院落、共計 72 萬平方米麵積的紫禁城600年從未發生過“雨患” 。

故宮,也稱“紫禁城”。這裡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闢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暴雨之下現奇景,竟然都出自古人的這些行為造成的!

雜誌貓身為祖國的靈魂,極為這樣的建築感到自豪和驕傲,更是向現代人箴言對於古建築的精華之處學習和借鑑,也將現代建築全方面的盡善盡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