峯市·「硿頭」·「小香港」

峰市·“硿頭”·“小香港”

峰市街。溫學元 攝

峰市·“硿頭”·“小香港”

□ 劉永良

峰市·“硿頭”·“小香港”

過去,永定縣峰市鄉政府所在地峰市街稱為“硿頭”。明朝萬曆四年(1576年)以前,屬上杭縣管轄。萬曆四年,轄於河頭城,其屬汀州府。入清朝以後,復歸上杭縣管轄。雍正十二年(1722年)開始,上杭縣丞移駐峰市,民國4年(1915年)裁撤縣丞改為上杭縣的一個區。民國二十五年,奉福建省政府令改為“特種區”,直轄於省政府及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五年(1940年)省政府下令撤銷特種區,將所轄地域劃歸永定縣管轄,先後是第五區、第一區的區署駐地。

由於十里棉花灘中斷了汀江水運,入粵航程成為一個物資集散地,此時擁有七個航運碼頭、六省會館、五家銀行、三百多家商賈,一個彈丸之地常住人口竟達二萬餘人,流動人口達三、四萬人,為峰市歷史上經濟強盛期,因此被譽為“小香港”。新中國成立後改為峰市公社、峰市鄉。

峰市·“硿頭”·“小香港”

峰市·“硿頭”·“小香港”

原峰市中江渡渡口。溫學元 攝

峰市早期的崛起得益於南流的水系,和閩西主要生活物資流向的改變。據資料記載,南宋以前,閩西和贛南百姓的食鹽,來自陸路由福州、漳州運抵的“福鹽”。當時運輸以肩挑為主,山道漫長崎嶇,費時費力價格昂貴,途中摻沙帶土,質量也難有保障。漸漸地有些商販冒險,從廣東潮州溯韓江、汀江水路潛運“潮鹽”入內出售,價格比“福鹽”大大便宜,在民間十分暢銷。這條水路運鹽便道,被時任長汀知縣宋慈(法醫名家,生卒1186—1249)發現,出於對民生的關切,呈請獲准改運“福鹽”為“潮鹽”,正式開闢了從潮州溯韓江、汀江而上直抵汀州的運鹽路線。這條水路的開通,給原名為“硿頭”的這個地方,帶來了迅速發展的契機。“天下水皆東,汀江獨南流”。原來,汀江源出長汀大坪山,南流入武平小瀾溪,至上杭又與連城來的舊縣河合流,直奔“硿頭”,進入廣東大埔三河壩與梅江匯合而成的韓江。長汀至上杭江面開闊一路平波,上杭以下江面狹窄水勢湍急,險灘一個接著一個,使上杭至“硿頭”達120裡水道,成為“紙船鐵艄公”的奇險航程。而船一到“硿頭”再也無法繼續航行了,佈滿巨礁激流澎湃,浪花翻滾如團團棉絮的棉花灘阻擋在前面。上下來往的貨物,都只能在永定的“硿頭”和廣東大埔的石市碼頭卸船,然後由挑夫肩運走陸路越過棉花灘,在對方的碼頭上再裝船航運。如此這般,“硿頭”這個河埠,自然天成為閩粵贛邊區貨物的集散口,發育出一個大市場。由於街市比較集中地坐落在雙岐崬山峰下,“硿頭”順理成章地定名為峰市,並以“小香港”形容,可見其繁榮的氣象。

峰市·“硿頭”·“小香港”

搬遷前的1997年臘月廿八日,峰市街的最後一個年圩日。溫學元 攝

峰市·“硿頭”·“小香港”

那麼,峰市街為何叫“硿頭”呢?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從前,在峰市轄區內有位富戶請了個風水先生建造祖墳,選的地址就在下街尾原峰市中心小學的校址下面,地處兩條河流交匯處的岸上。風水先生說:兩水交匯出真龍。加之山脈(龍氣)豐滿旺盛。風水先生斷言富戶家將來可出一位皇帝,並教富戶每天用紙剪成許多紙人紙馬。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用蘆葦竿做一支箭,頭上插上一枚鐵做的箭頭,向北方射擊,屆時當朝的皇帝將被射死,天下大亂。富戶便念一遍先生教的咒語,先前用紙剪的人和馬就會變成千軍萬馬,趁機奪取天下。到了那一天早上,富戶早早醒來,問老婆某個時辰到了沒有,他老婆不明情況,加上被老公三番五次問得不耐煩,就說:“問什麼問!時辰都快過了!”富戶連忙一骨碌爬起來,拈弓搭箭向北方射去……這天皇帝上朝,吃驚地發現龍椅的靠背上明晃晃地插著一支箭。龍顏大怒,派人調查謀殺的兇手。有位精通奇門異術的大臣掐指一算,口中念道:“蘆葦竿,鐵箭頭,想出頭,空出頭!”然後派兵追查到峰市。查到富戶時,富戶大驚失色,忙念起咒語,結果因為時辰未到,紙人紙馬無精打采,一場叛亂很快被剿滅。隨軍的大臣查到墓地,用羅盤一測,馬上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於是,下令在墓址的上方建造一座觀音娘娘廟(後來改為峰市中心小學),用廟裡的香火壓住墓地上的香火。大臣再看一下週圍,河岸兩邊怪石聳立,奇形異狀,結合他自己說的“想出頭,空出頭”的說法。下令將峰市改為“硿頭”。解放後,黨和政府大力破除迷信,倡導科學,將“硿頭”又改為峰市。

峰市·“硿頭”·“小香港”

峰市·“硿頭”·“小香港”

峰市鄉政府辦公地點(原廣東會館、峰市商會會址)。溫學元 攝

1998年開始,隨著裝機容量為60萬千瓦的福建省棉花灘水電站開工建設,峰市涉庫區移民搬遷的11個村(居)2816戶、10870人分三期搬遷。其中原有的長化村、大園村、泥角村、俄生村俄一、俄二組外遷安置本縣的鳳城鎮,原有的三峰村、書嶺村、黃寨村部分群眾和信美村部分群眾、俄生村仙塘組、桃泉村蚊塘組外遷安置本縣的城郊鄉,外遷安置共1673戶、6577人,其餘在本轄區內後靠安置。1998年8月,峰市鄉政府所在地峰市街遷至錦西村(錦西村於1997年7月1日由仙師鄉分離併入峰市鄉);1998年9月,經省民政廳批准,峰市撤鄉建鎮。

隨著歷史的變遷,“硿頭”一詞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記憶。

峰市·“硿頭”·“小香港”

國家重點工程棉花灘水力發電廠的建設,使人們記憶中的老峰市沉入深深的水底。溫學元 攝

峰市·“硿頭”·“小香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