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中國」的愛心農民工打三份工設「愛心助學基金」

“溫暖中國”的愛心農民工打三份工設“愛心助學基金”

一年扛煤氣罐爬樓的高度,相當於攀登15次“珠峰”

“溫暖中國”的愛心農民工打三份工設“愛心助學基金”

扛不動煤氣罐了,就賣愛心雞蛋助學

“溫暖中國”的愛心農民工打三份工設“愛心助學基金”

顏展紅講述“報恩路”

“溫暖中國”的愛心農民工打三份工設“愛心助學基金”

堅持助學,近百名貧困學子重返課堂

掃二維碼觀看揚州發佈視頻

【人物名片】

講述嘉賓:顏展紅

設“愛心助學基金”的江都農民工

2012年獲中央電視臺“十大溫暖中國人物”

2016年入選中宣部“扶貧攻堅典型人物”

為圓百名貧困學子讀書夢,顏展紅一年攀登15次“珠峰”。扛不動煤氣罐了,就賣愛心雞蛋,他的助學情始終不渝。

改革開放,改變國運;文化知識,改變命運。

為了多掙錢,顏展紅從江都農村到城裡打工;為了讓女兒進城讀書,他央求校長減免借讀費;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能有學上、上好學,顏展紅一人打3份工,還創辦了“愛心助學基金”。

打工,除了掙錢,還有夢想,還有擔當。16年來,顏展紅累計捐資助學近10萬元,讓近百名貧困學子重返課堂,一個質樸的農民工,演繹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感人故事,更塑造了時代的精神面貌,顏展紅,就這樣“溫暖中國”,被中宣部列為扶貧攻堅典型。

知恩圖報

打3份工設“愛心助學基金”

【現場】

打開2006年11月2日的《揚州日報》,在報紙的頭版頭條位置,標題為“一個送氣工的‘愛心基金’”的文章映入眼簾。文章講述的就是顏展紅多年來助學的心路歷程。“等我有錢了,一定要幫幫貧困的孩子,讓他們踏踏實實地在學校讀書!”雖然紙張已經泛黃,但文章中這句諾言,至今依然深深打動人心。

為了多掙錢,1992年,顏展紅一家從江都農村來到城區打工,初中只上了10天的他,吃夠了沒文化的苦。進城第一件事,他就是琢磨著送女兒去城裡的小學讀書。東拼西湊,女兒的借讀費還差500元,顏展紅夫妻倆急得直抹眼淚。萬般無奈,顏展紅敲開了校長辦公室的門,校長在瞭解情況後當即決定:“借讀費免了,你讓孩子來上學吧!” 顏展紅當時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心裡暗暗許了個願:“等我有錢了,一定要幫幫貧困的孩子,讓他們踏踏實實地在學校讀書!”

夫妻倆打工勉強度日,什麼時候才有錢呢?自己許下的心願哪天才能兌現?從那以後,顏展紅常常為助學的事睡不著覺。

2002年1月,顏展紅在電視裡看到一個礦泉水企業公益廣告,說的是每賣一瓶礦泉水,企業就從裡面拿“一分錢”捐給愛心基金。看完後,顏展紅自己在心裡盤算,做善事不能坐等,積少成多嘛。“我幫人家扛一瓶氣掙2元錢,從裡面扣出5角錢,一天扛10瓶氣,一個月下來就能省下100多元,一年就能幫兩個孩子上學。”就這樣,一個農民工的“愛心助學基金”就誕生了。

打那以後,每天顏展紅幹完活回家,臉都顧不得洗,急著把一枚枚硬幣投進儲蓄罐,再用勁搖一搖,聽著清脆的“嘩嘩”聲,心裡甭提多高興了。兩個月後,他聯繫到黃思小學的兩名特困學生小玉和小萍,決定包下他們的學費。

第一次把錢送到學校,顏展紅告訴孩子們,只要顏叔叔在,今後就不用為學費發愁,兩個孩子淚汪汪地依偎在他的懷裡。“5角錢,少吃塊豆腐、少抽幾根香菸就能省下來,卻能讓貧困孩子安心坐在教室裡。”想到這,顏展紅幹起活來勁頭更足了。

為了幫助更多的困難孩子,顏展紅同時打了三份工:白天,在江都信用聯社負責水電管道的維修;下班後,挨家挨戶送煤氣瓶;晚上,給一家證券公司看門值班。有人勸他別太拼命,顏展紅每次都回答說:“那麼多孩子等著學費呢,我歇不下來啊!”

扛起責任

一年好比攀登15次“珠峰”

【現場】

2012年12月1日晚,中央電視臺“身邊好人·溫暖中國”大型頒獎晚會正在舉行。顏展紅從農民工歌手朱之文手中接過“2012溫暖中國”獎盃,現場自發響起經久不衰的掌聲。

熟悉顏展紅的人都知道,老顏隨身揣著一樣“寶貝”,那就是受助孩子們的來信和成績單。

“原以為顏叔叔是位大老闆,後來才知道這些錢來得多麼艱難。”“顏叔叔,等我長大了,也要做像您一樣有愛心的人。”……讀著讀著,老顏的眼淚就止不住流了下來。

資助的孩子多了,老顏就在江都信用聯社開了個戶頭,請儲蓄員定期把學費匯出去,信用聯社的7位職工知道了背後的愛心故事後,悄悄約定,每次領工資時,把零頭放進去,幫老顏資助更多的貧困學生。錢多了,孩子的名單不斷加長,保存在會計手裡的賬本,封面寫著“展紅愛心基金”。

從2002年資助兩名貧困孩子,到2006年底增加到17人,10年過去了,老顏資助的孩子已有50多人,每年用於助學的錢達到6000多元。

每年6000多元的助學款並不算多,但對於老顏來說,這裡面的每5角錢,都是他每天從扛煤氣罐得來的報酬中摳出來的。在央視“身邊好人·溫暖中國”大型頒獎晚會上,主持人李詠為老顏算了一筆賬。“一年扛12000只煤氣罐,所爬樓梯累計高度相當於爬了15次珠穆朗瑪峰,用愛的高度,為貧困學子鋪設求學路。”話音剛落,現場觀眾給予顏展紅持續而熱烈的掌聲。

時光催人老,一晃10多年過去了。2016年初,本報記者再次採訪老顏,發現他原先扛一罐煤氣,“噌噌噌”一口氣能爬上六樓。如今,則要歇腳兩三趟,累得氣喘吁吁的。老顏真的老了。但讓記者沒想到的是,他居然又多打了一份工——晚上幫一家單位看大門,就為了每月多掙300塊。

“您都快六十歲的人了,為啥還這麼拼?”記者問道。

“我已經幫助了70多個學生,我想湊成整數,100個,再不加把力,我就真的來不及啦!”老顏拉著記者的手說道。

劫後餘生

抱團行善再次“溫暖中國”

【現場】

2016年8月16日,在蘇北醫院燒傷科,往日堅強的顏展紅躺在病床上,因液化氣餘氣爆炸,他臉部、背部、手臂燒傷面積達50%。經搶救,老顏才撿回了一條命。

傷愈後的老顏,還能堅持助學嗎?許多人持以懷疑的態度。誰也沒想到,老顏又重新“上崗”了,這次他賣起了愛心雞蛋。通過幫養雞戶賣雞蛋,他從中抽取提成作為助學款,延續著愛心助學路。

“現在打工掙的錢比以前少了,助學是不是有壓力了?”有人問老顏。

老顏說,早在前年,他就牽頭成立了江都好人聯合會,這是江蘇省首個以好人命名的民間公益組織,成員包括首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陳巧雲、全國優秀志願者王文清、全國勞動模範陳鸝、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戴華、全國優秀教師顧晨葵等人。“公益路上,有這麼多好人抱團行善,我不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啦!”

好人抱團,行善更有力量,也更有方向。從助學到慈善、雙擁、敬老、環保、平安等12個分會,江都好人聯合會推動志願服務工作向規模化、規範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去年5月20日,全國首個文明交通“好人崗”在江都城區揭牌成立,顏展紅、陳巧雲、陳鸝等江都好人聯合會成員來到“好人崗”,開展交通勸導等公益活動,引導市民自覺維護交通秩序,成為城市一道亮麗文明風景線。

“讀書,改變了我女兒的命運,現在她是江都一所小學的老師;讀書,也改變了我資助的貧困孩子們的命運,他們中許多考入大學、走上工作崗位。”顏展紅說,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記者 董鑫

人物點評

善行致遠德潤揚州

顏展紅,一名生活簡單樸素,卻持續做善事的普通農民工,秉承“人生在世,樂意奉獻”的信念,守望相助,奉獻愛心,傳遞善行的力量,德潤著揚州,感動了中國。

顏展紅的“報恩路”有些漫長和艱辛。16年,還會更長;有些艱辛,一天打三份工,一年下來扛煤氣罐爬樓的高度相當於爬15次珠穆朗瑪峰。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他意外遭遇爆炸受傷後,還能重新“上崗”,並堅持著好人抱團行善,匯聚成愛心善行的暖流。

老顏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善行之舉,讓近百名貧困孩子可以安心坐在課堂內,許多孩子如今已考入大學、走上工作崗位,這就是愛的力量!近年來,我市大力弘揚善行義舉,將其融入日常工作生活、行業行風建設和各類道德實踐活動,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落地生根。涓涓細流,匯成愛的海洋。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