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爲什麼要修建海上堡壘老龍頭?

唐朝481


老龍頭距離今天的秦皇島市山海關約5公里,是明長城的東部入海處,是明軍打造的萬里長城最有特點的防禦要塞,老龍頭最獨特的是集海、關、城於一體的海陸綜合防禦體系,是明代長城的精華所在。

首先,遊牧民族滲透部隊會遭到順海岸線彎延城牆上的明軍攻擊。

我們要注意到山海關靠海附近的城牆延伸得非常長,即使有少量的遊牧民族沿海岸線滲透過來,也會面臨來自於城牆上面明軍的弓箭射擊,以及擂石滾木的攻擊。

狹長的海濱也不可能容納遊牧民族的大規模滲透,在這樣狹長崎嶇的空間行軍,不僅行走困難,而且會遭到城牆上的持續攻擊。

緩慢行走的遊牧民族滲透部隊,將會成為明軍最好的移動靶,因為實在是移動的太慢,與固定靶幾乎無異。

那為什麼不直接堵死他們滲透的道路呢?

因為明軍守將吳惟忠深知兵法,將圍城的戰略“圍三闕一”,在守城上反其道行之,“守三闕一”。

與其硬抗敵人,不如給敵人以希望,故意給個破綻,誘敵深入。

最後,他們將面臨來自於海上堡壘老龍頭的絕殺。

當遊牧民族滲透的小規模部隊,歷盡千辛萬苦,趕到老龍頭的時候,他們將面臨一道橫鎖大海的巍峨長城。

老龍頭不緊高大堅固,更重要的是它深深的延伸到了大海當中,徹底地阻斷了遊牧民族順著海濱沙灘前進的道路。

可以說,遊牧民族來到此處的時候,只會是深深的絕望,除了投降就是被殺光。

你可能會問,冬季的時候,如果海面結冰,那就可以饒過老龍頭來偷襲明軍的後方。

然並LUAN,事實上證明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老龍口頭這一段的海域,緊接著今天的秦皇島港。秦皇島港作為渤海唯一的不凍港,在冬季是不會結冰的,而老龍頭所處的城堡,正好處在這一段附近,冬天也幾乎不結冰的。

雖然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現代的照片,會有部分的結冰,但是老龍頭的海面這些冰層很薄,很難承載那些帶重裝備的遊牧戰士。

當他們在薄冰上負重前行,極有可能墜入海底,即使不會海水淹死和凍死,也仍然會受到來自於老龍頭城堡上明軍的絕殺。

試想,當不會游泳的遊牧民族,千辛萬苦滲透到老龍頭附近的時候,面對茫茫的大海和高大的城牆。等待他們的將是徹底的絕望和最後的死亡。

壯哉!吳惟忠!老龍頭的締造者,又一個被天皇巨星戚繼光的光輝掩蓋的名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