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齣好戲》後,又一部催人淚下的喜劇片來了!

約翰·堂恩說: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庫切說: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誰是誰非,無以定論。然而一種不爭的事實是:孤獨正在成為時代的流行癌。

《金氏漂流記》講了一個孤島與另一個孤島的故事,那是一對並不好看,並不年輕,也並不討人喜歡的男女,是眾生中最悲苦的兩個,是金字塔底部的一群。

繼《一出好戲》後,又一部催人淚下的喜劇片來了!

《金氏漂流記》的高明之處在於,給高度發達的都市生活開闢了一塊小小的"世外桃源",專供自願或不自願的被社會拋棄的人長久居留,於是便有了新時代的"魯賓遜"。

繼《一出好戲》後,又一部催人淚下的喜劇片來了!

初看給人一種新鮮感,主人公吃著野生蘑菇、烤鳥肉的日子,不就是我們想要的世外桃源嗎,影片裡多次描繪了人們溝通不暢的畫面,電話兩頭的各說各話,無法傾訴的痛苦等等,所以這部電影想表達的主題應該就是溝通。

繼《一出好戲》後,又一部催人淚下的喜劇片來了!

探討世間不同種類的人共存的問題,用喜劇的手法去展示生活的壓力和煩惱。故事誇張搞笑又不失寓意。

影片《金氏漂流記》雖然正面描述了自殺這個沉重的題材,但是從中也不忘不乏幽默與共鳴。影片用異想天開的方式描述了尋找屬於自己人生的社會邊緣人物,同時又傳遞著對他們的加油和助威。

繼《一出好戲》後,又一部催人淚下的喜劇片來了!

電影就像魯濱遜和別里科夫的變形記,在同一個時空裡,隔著漢江,彼此呼應。

他身處孤島,她心存黑洞。他一無所有,她一無所長。

他衣衫襤褸,她垢面蓬頭。他無人交流,她不再開口。

他被親朋好友所拋棄,她置身於人際關係的真空。

他在漢城中心的孤島上艱難求生,她在繁華中央的密室裡狼藉度日。

他渴望生,她渴望愛。他們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

繼《一出好戲》後,又一部催人淚下的喜劇片來了!

繼《一出好戲》後,又一部催人淚下的喜劇片來了!

同樣的絕境,不同的掙扎。同樣的山窮水復,不同的又一村。這樣一來,他們如同彼此的鏡像,彼此的回聲。

《金氏漂流記》不是《魯濱遜漂流記》,也不是《荒島餘生》,側重點不在於如何求生,而在於另一個問題:當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會變成怎樣?

繼《一出好戲》後,又一部催人淚下的喜劇片來了!

金先生作了回答,他選擇希望。

他像魯濱遜一樣,利用自然的恩賜,現代文明的殘餘物,在荒島上建造居所、捕獵、種植食糧、做雜醬麵。一年以後,他如願以償,吃到了汁多味美的雜醬麵。他淚流滿面,說:這是希望的滋味。

如果電影只停留在此,《金氏漂流記》決不會像魚雷一樣,擊中我們面具之下秘而不宣的內心。

繼《一出好戲》後,又一部催人淚下的喜劇片來了!

這本是一部地道的小電影,只要有臺攝像機就可以完成,而且導演也真的這麼做了,只用了二個演員,整個世界作為背景,講一個韓版的湯姆漢克斯的孤島餘生的故事。

最大的看點是導演的創意,湯姆漢克斯的孤島餘生更側重於講一個傳奇故事,可以百看不厭,金氏漂流記更重要的隱喻一種心態,透過它,你能瞭解自己。

繼《一出好戲》後,又一部催人淚下的喜劇片來了!

男主角一出場就是跳河,債務、失業、破產、女人……解決的辦法,就是一死了之。

可是,卻沒有死,被河水衝到了江中的一個孤島上。城市在不遠的地方,可是河水困住了他。他卻不會游泳。現在學有些晚了。演用了幾個他在水裡掙扎的鏡頭來說明他的處境。

越掙扎沉的越快,是游泳的歸則。也不僅僅是游泳的規則。

繼《一出好戲》後,又一部催人淚下的喜劇片來了!

生活也是一樣,如果突然掉入水中,如果恰好不會游泳,如果不冷靜,那麼越拼命掙扎,沉的就越快。

繼《一出好戲》後,又一部催人淚下的喜劇片來了!

韓國人很會搞笑,他們拍電影不太講規則,很像香港80-90年代以王晶為首的導演風格,搞笑的場面絕不放過,透過電影裡男主角滑稽的場面,你不由的想到,那些年輕的導演、編劇和製片們,聚在一起吃飯,暢聊該如何如何的表現創意。

所謂幽默,決不是這個人看起來有多傻,或者摔的有醜而是把你生活不會展示出來的一些陋習表現出來,你以為只有你一個人,沒想到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