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界零售「變」了什麼?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有話說……

每天都在"剁手"的你,一定感覺到了"買買買"過程中的各種細微變化。譬如,現在網購時找客服,智能機器人會第一時間來解答各種疑難雜症;線下去逛個彩妝專櫃,竟然不少專櫃有了AR試妝鏡,簡直好用到想哭!還有,不少服飾店裡還能進行AR試衣,智能量體……而無人便利店、無人機送貨、機器人理貨等等黑科技也都不算新鮮事兒了……大佬們說,有變化很正常,因為現在是無界零售的鉅變時代。所以"無界零售"到底怎麼個"無界"法?你們懂?

最早提出"無界零售"概念的是電商巨頭京東,"場景無限、貨物無邊、人企無界"是京東方面對無界零售所給出的定義。直白一點可以理解為:在無界零售時代,剁手黨們可以隨時隨地隨心地"買買買",不受場景限制、空間限制、貨品品類限制,也不受時間限制。

無界零售“變”了什麼?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有話說……

近日,財經大V吳曉波也在演講中著重闡述了他的對"無界零售"的理解。在他認為,無界零售在中國區域迅速發展的幾個原因:一、2.5億+的新中產人群出現在中國,這些人是"願意為品質、服務買單的消費者";二、中國移動支付的普及率是美國的50倍,世界首位;三、中國快遞業"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到位;四、新科技、新應用的大量投入使用。

針對京東方面對無界零售"人、貨、場"的基本內涵定義,吳曉波認為"這個概念非常好",在此基礎上,他特別提出了自己對無界零售"時間"概念的解讀:"隨著電商能力的驅動,用戶和平臺和產品之間的交互關係變得更加的靈活,時間成為一個新的元素。"

無界零售“變”了什麼?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有話說……

在吳曉波看來,無界零售時代的交互和體驗會改變時間的邏輯。他列舉了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案例:"我去一個電商平臺調研,當時他們做了一個眾籌的電商產品,這個產品從9點鐘開始做眾籌打折。在做這個眾籌產品之前,消費者都是在上班時間8點左右去平臺上買東西,然後自從有了這個眾籌以後,便形成了9點的購物小高峰。正是因為有這種交互體驗的發生,時間邏輯才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自稱為無界零售時代的"內容製造商"的吳曉波,顯然也認同"無界零售是大勢所趨",演講結束前,他呼籲業內外共同努力,去完成這場中國零售業的革命,"無界零售是零售業者、互聯網人、產品創新和風險投資人的一次'世紀共謀'"——大V的總結可謂是相當到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