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定胚胎等級時有什麼標準?

評定胚胎等級時有什麼標準?

第五天(D5)囊胚的評級:

根據囊胚腔的大小和是否孵化,可將囊胚的發育分為六個時期。

1期:早期有腔室囊胚,囊胚腔小於胚胎總體積的1/2;

2期:囊胚腔體積大於或等於胚胎總體積的1/2;

3期:完全擴張囊胚,囊胚腔完全佔據了胚胎的總體積;

4期:擴張囊胚,囊胚腔完全充滿胚胎,胚胎總體積變大,透明帶變薄;

5期:正在孵出的囊胚,囊胚的一部分從透明帶中溢出;

6期:孵出的囊胚,囊胚全部從透明帶中逸出。

處於3至6期的囊胚,還需對其內細胞團和滋養層細胞進行質量分級。

內細胞團分級:

A級,細胞數目多,排列緊密;

B級,細胞數目少,排列鬆散;

C級,細胞數目很少。

滋養層細胞分級:

A級,上皮細胞層由較多的細胞組成,結構緻密;

B級,上皮細胞層由不多的細胞組成,結構鬆散;

C級,上皮細胞層由稀疏的細胞組成。

三個數字結合起來,就能大致知道囊胚的形態。比如4AA囊胚,它是一個細胞排列緊密、幾乎沒有碎片、還沒有孵出的囊胚,通常被認為最適合移植的囊胚。

5AA或6AA,雖然看起來比4AA的更有發育潛能,但因為部分細胞已從透明帶溢出,在實質移植操作中反而不如4AA的囊胚好。

其實還有D級的分級。但一般D級囊胚就無法移植或值得冷凍,所以我們只談到C級。

除此以外,有些胚胎髮育慢,到第六天(D6)甚至第七天(D7),才發育成囊胚。因此,除了三個數字以外,囊胚的天數還是判斷其發育潛能的重要指標。

通常來說,D5的最合適,D6的次之,D7的再次之。再晚一點發育的,基本上被認為沒有什麼發育潛能,只好放棄。D7形成的囊胚雖然慢了點,移植成功率也低了點,但是能挺到這個時候還沒有“光榮犧牲”,也已經相當好了,所以這類囊胚也不要輕言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