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個月4000−5000元的工資的人多嗎?

AG小強視頻


首先,關於一個月4000-5000元工資的人多不多,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非常多,我國絕大部分人群的工資水平都應該處於這個範圍之內。

我是浙江金華人,就以浙江金華為例,根據《金華市統計局關於2017年金華市全社會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統計公報》,2017年金華市在崗職工(含勞務派遣)年平均工資為55002元,與2016年的51618元相比,增加3384元,同比增長6.6%。市區在崗職工(含勞務派遣)年平均工資為56886元,與2016年的53152元相比,增加3734元,同比增長7.0%。平均一下55002/12,每個月就是4583不到4600的工資,這在全國來說應該屬於平均水平。


再來回答以現在的物價樓價,這樣的收入還可以生存嗎?當然可以生存,但會活的很艱難。

再次以金華為例,金華市區現在房價平均1W8-2W一平,一個家庭夫妻共同努力一年十萬出頭的收入,就算不吃不喝一年也只能買5平,如果沒有其他額外收入,光靠死工資的話,就算是一套八九十平的小戶型也需要將近20年的努力才能購買。如果以後有了孩子,增加了孩子的支出和教育支出,這個小家庭的壓力將會更大。


最後以我自己為例,我甚至達不到題主所說的4000-5000工資,我的工資只有每月3500,再扣除五險一金,每月到手的只有3000。你問我活的怎麼樣,我只能說很累。目前單身,這點工資勉強能夠支持我的花銷,若是以後結婚,這點工資根本不足以支持家庭開銷。但是一個家庭,靠的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的努力,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的努力,必要時候也需要父母的幫助,只要一家人共同努力,日子必將過的有聲有色,升職加薪指日可待


笑林阿大


以我對企業的瞭解來說,大部分人月薪是達不到4000-5000元的,很多人的工資水平就是3000-4000元之間。月薪上萬的是極少數,據瞭解,高薪職位要麼是特殊壟斷行業,要麼是企業中高層領導。

不要說三四線城市,就是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月薪不到5000元的也大有人在。年初的時候,我曾在河北某高校組織的校招會上接觸過很多企業。當時,參加校招會的有很多北京企業。東北某985高校環境工程畢業的本科生,月薪僅4000元,還包括加班和兼職司機補貼,實際才3500左右。某生物科技公司招聘項目負責人,要求博士學歷,月薪6000元。看的我只吸涼氣,學歷真的很不值錢啊。

一線城市都這麼慘,三線城市就更加慘不忍睹了。幾年前我在私企工作,該公司在我市屬於待遇和福利非常好的企業。我的部門二十幾個工程師,絕大部分月薪都在3000-3500左右。只有兩個員工月薪在4000以上,他們都是九十年代初期畢業的大學生。其他如採購、生產、財務、人事等部門普通員工以及銷售部門的內勤和導購,月薪普遍在3000多點,遠遠達不到4000元。

再來說說國企。不知道壟斷國企情況,不敢信口開河。我所熟悉的國企,大型國有上市公司,年銷售額上百億。一線職工工資3500左右,工作環境艱苦,算上公休加班費也很難達到4000元。職員崗位更低一些,工作五年以內的年輕人一般在2500上下,工作二十年的老職員,加上工齡工資,也不能達到3000元。高級工程師職稱的骨幹人才,加上工齡工資和特殊津貼,每月僅僅4000-4500元。

實體企業尚且如此,商業和流通行業也是不容樂觀。我經常去外面吃飯,有時跟服務員聊聊天,餐飲行業服務員月薪一般在2500-3000之間。超市導購和收銀員的工資也不高,大多月薪在3000元以下。

通過對身邊人的接觸瞭解,月薪4000-5000元的比例是不高的,大部分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以當前的物價樓價,這樣的收入水平,在城市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如果再按揭貸款買房的話,每月月供約兩千元錢,一個孩子還勉強養的起,二胎是不敢想的。兩口子月入7000元,除去房貸、吃飯、養兒、學費、水電煤氣、通信費、人情往來,每個月所剩無幾。一旦有突發情況,可謂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你認為我說的有道理嗎?歡迎大家交流!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喲😄歡迎大家歡關注、點贊、交流、評論、收藏、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現在一個月4000−5000元的工資的人很多!

如上圖所示,2017年統計的數據北京的平均工資達到了6906,但是由於其中10000元以上工資的比例佔到了26%。也就是說在北京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工資在萬元以上。這樣必然會整體拉高平均工資。也從側面說明即使在工資較高的北京,其實在平均工資6906以下的人也很多。特別是4000—5000元的人。

而北京一居室租金均價自去年12月以來就一直在4000元/月,到了今年7月甚至達到了4421元。因此根據國際慣例房租收入比,只有小於1:3,才能生活的有幸福感。所以,如果月工資在4000元至5000元,那麼其實生活已經非常艱難了。而如果短期內不能大幅度提高收入,則離開北京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二三線城市現在發展也很快,就業機會也不少,去那裡過負擔起的生活才是最佳選擇!


地震博士


不是不可以生存,而且還可以生存得很滋潤。現在來說月工資4000元以下的也很多。

其實我們現在生活的成本最大的就是被物價或者說是房價佔據了。

如果沒有房價的負擔每月幾千元的收入是足可以養活一個小家庭的。目前,我們單位主要是管理一些編外合同制人員的200多人。根據目前的政府購買服務價格他們的平均待遇都在2500元以下。我和我對象月工資3500元以下,每月花費不超過3000元還是養兩個孩子。

所以說,不考慮買房基本生活是沒有問題的,可是現在人都得了房子焦慮症。

青島市2017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是5309元,但是這個社會平均工資理論上說應當是公有制用人單位的平均應發工資。如果扣去了五險一金,以及機關事業單位扣去職業年金,預計實發工資會在4300元左右。而私營單位平均薪酬會比

公營單位低30%左右也就是說3000元。

而更多的一些公益性崗位,也就像我們這樣政府購買服務人員,可能只在最低工資線以上,青島市2018年的最低工資標準是1910元了。

一般來說,70%的人都會在社會平均工資以下。青島市怎麼說也是二線城市,代表了除了一線城市的七千萬人口以外的絕大多數(根據2017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7291.7萬人),所以現在四五千元的工資的人很多,而且這份工資也算高的。


暖心人社


其實這個問題的回答範圍很寬泛,可以分地域回答,也可以分工作崗位回答。所以說怎麼來具體評判一個月拿四五千工資的人到底多不多,考慮的出發點不同,答案自然也就因人而異了。

1.多

若把這個問題放在北上廣等一、二線城市來說,那一個月拿四五千工資的人基本佔了大部分,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得考慮到要想在這類城市裡面生存也是一個很艱難的問題。

一個月拿四五千對在這類城市生存的人來說算不算多呢?答案很明確,當然不算多。你想想,在這類城市工作,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開銷有多大,一個月下來可能除去這些開銷以外,也最多剩個一千多了吧,如果更節儉一點也頂多兩千多。

不說別的,房價或許就是最大的開銷。至於這些城市具體房價如何,大家可以查一查,我也就不多說了。

2.不多

比起前面提到的北上廣等一二線城市,對於許多的小城市而言,一個月拿四五千工資的人真的不多,而且這四五千可以算是高工資了。

在這些三線小城市裡,沒有什麼大企業,也沒有各種高檔次的服務行業,也就是說連就業的崗位都不算太多,那更別提一個月工資能有多高呢。在這類城市裡,大多都是醫生、教師、以及公務員的工作以及工資相對來說穩定,當然也包括少部分自己創業的人。

因而如果你身處在一個小城市裡面,一個月能夠拿四五千的工資,就不要再去抱怨自己工資怎麼怎麼樣了,可以知足了,比起你甚至還有許多人待業在家呢,都談不起工資這回事。

總之,自己一個月能拿多少的工資憑自己的本事,沒有必要天天想著跟誰去攀比,也沒有必要總是嚮往大城市,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用的空想上,不如多提高一下自己的實力。


——END——

你的工資是多少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月入4000-5000是什麼水平呢?先來看一下2017年中國34個城市平均工資排行榜吧。


平均工資的統計一般指的是稅前工資,而且不論是以貨幣形式的支付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範圍,其次還包含了社保、公積金等,所以平均工資明顯高於個人實際收入。

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的:

正如網友三總結的那樣:


  • 一線城市,工作單位如果再不包吃住的話,這個收入的三分之二都要貢獻給房租水電和吃飯了。四五千的收入剛好只能維持生存,基本存不下來錢,靠工資買房基本是做夢。


  • 二三線城市,四五千的收入屬於中等偏下,刨除開銷後每月基本還能剩下一千塊錢,但靠工資買房基本還是沒門。


  • 四五線城市,由於人均收入本來就不高,四五千的收入基本都屬於中等偏上了,而且四五線城市基本都是在家了,收入都是自己花,還能比較滋潤。

新時代新理財的三益寶小編認為,如果收入不高的話就要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消費習慣,不要購買超過自己經濟能力的物件,同時堅持理財,選擇合適的渠道讓錢生錢,雙管齊下才是開源節流的好辦法。



三益寶


別說4-5千,2-3千都是大把的,有什麼不能生存的,多少錢過多少錢的日子。你要過土豪日子,一個月5萬都不夠。

看你在哪個城市,3-4線城市如果你沒什麼技術,4-5千已經算高的了。1-2線城市沒技術也就這個工資,收入和能力是成正比的。

不要盲目攀比,當你的能力達不到你的野心的時候,你就會活得很累。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別人買車買房,你就一定要買車買房嗎?明星買個包包,幾十萬你怎麼不去跟他們比。普通人為什麼一定要在大城市買房,難道小城市生活掉面子?在農村生活掉面子嗎?為什麼一定要跟有能力的人擠在大城市生活。你不覺得累嗎?


歡迎大家關注阿虎,專注娛樂領域,為大家解決娛樂領域遇到的任何問題,歡迎留言,由於專注,所以專業。


美味記


明確告訴你,在全國範圍內,拿到這樣工資的人員確實不多。

雖然我們動不動就聽到誰誰誰年薪幾十萬、誰誰一個月拿八九千,這樣的人當然有,不過就全國總人口而言,屬於鳳毛麟角。由於這些人有話語權,而普通人沒有,所以在媒體上只能聽見這些人的聲音,給大家造成一種錯覺,好像個個都是高收入。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以筆者周邊的一些人為例就很能說明問題。筆者老家村裡的一些50多歲的人,重苦力活已經做不起來了,所以也沒辦法外出打工,只能在家靠地吃飯;一些青壯年有在企業上班,實行計件工資,多勞多得,每天累得要死,才能多賺一點;一些在工地打工,聽起來日薪2、300元,但是沒有保險,也不是每天都有活幹,遇到陰雨天氣,那就沒有錢拿。

筆者父母所在小區的有一鄰居,已經60多歲,兒子賭博輸掉了唯一的住房,老夫妻倆住在車庫裡,在路邊擺了一個攤位,男的修車、女的縫補衣服,一天也就收入幾十塊錢,有時一天都沒有生意,遇到下雨天或者衛生大檢查,那就沒辦法出攤。

在筆者所在城市,企業人員收入平均也就2、3000元,公務員要稍高一點,起點一般5000多元,事業單位人員起薪也就3000多元。


雖然看到新聞裡有平均工資的說法,但這個沒有參考價值,9個窮光蛋,一個千萬富翁,平均起來就是百萬富翁。


打虎拍蠅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

換句話說,2017年全國人民月均到手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其中,城鎮居民月均到手3000元左右,農村居民月均到手1000元左右。



所以說,從全國來看,至少有一半的人(約6.5億人月均)收入是低於2000元。結合概率分佈,收入在4000-5000範圍的人大約佔全國人口的20-25%左右,已經處於中等偏上水平了。

是不是很驚訝!那是因為我們很喜歡拿自己的工資收入和高收入水平的人比較,而忽視了農村和城市的低收入人群(老人?兒童?)。

如果在二線或者三四城市,夫妻二人月均都到手4000-5000元,小日子還是會過得挺幸福的。以重慶為例,兩人可以買套70-80平米的房子,貸20年,月均還供3500元左右,剩餘的錢還是可以勉強生活的。


浪裡打白條


四五千這個工資要看在什麼地方嗎?

如果是普通的打工者,這個錢還真的拿不到。

企業的話,基本工資加提成應該能超過這個錢!

公務員教師,這個工資能拿到。

自由職業者收入不穩定,可能比較高,也可能比這少。

那做生意的人,看多大的生意。有錢人當然嘍,很多嘍,收入不是一般人想的。

就現在社會看四五千工資足夠幹什麼的?除去房貸,只能吃白水泡饃啊。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千萬不要生病,再生病的話,經濟就真的太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