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到5年,已買房和沒買房的人,家居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嗎?

第一,不用看3到5年之後,只要看一下,現在有買房的和沒有買房的區別,就基本能明白這個不同在哪裡

有買房子的至少看著房價一直上漲,心理壓力也不會那麼大。沒買房子的,事實上是一直在觀望中,錯過了買房的機會,這樣不同的心態,在未來還會一直存在。

未來3到5年,已買房和沒買房的人,家居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嗎?

第二,沒買房的會越來越買不起房

我們來回顧整個房價上漲的歷程,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開始,到現在,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已經漲,連續漲了20年了,許多沒有買房子的人都是在這種價格上漲中一直觀望。越觀望,房價越漲,原來可以買三房的,後來只能買兩房,再後來只能買一房,最後索性不買了。

事實上,從目前的情況來分析,房價還是會持續上漲呢,因為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目前推動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力量,也成為許多地方財政的來源,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希望房價下降,應該說不是太現實的。

未來3到5年,已買房和沒買房的人,家居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嗎?

第三是,買房和租房的整個幸福感和生活的安定感,是完全不一樣

許多租房者都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租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湊合著過,想要添置一點傢俱,又怕到時候搬的房子不合適。這一點是和自己家的房子最大的不一樣,自己家的房子會去營造一種自己喜歡的氛圍和氣氛,會去買合適的傢俱,但是租的房子就不會這樣做。

未來3到5年,已買房和沒買房的人,家居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嗎?

第四是,我們不考慮漲價的因素。買房付按揭雖然壓力大一點,但實際上每個月的房租加一點其實就夠付按揭款,買房付按揭實際上也是一種儲蓄行為。

事實上,買房每個月付按揭款也是一種儲蓄的行為。按揭款交著交著,到一定年限之後,這房子成你的了。租房是一種消費行為,每月的房租付完就付,完了就消費完了,如果每個月的房租再加一點,往往都夠付每個月的按揭款。

未來3到5年,已買房和沒買房的人,家居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嗎?


自2003年國務院明確將房地產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以來,房價持續上漲,隨著投機者增加,房價更是漲破天際,很多人被這高漲的房價壓得喘不過氣來。雖然近幾年國家出臺了調控政策,但是效果似乎不太明顯,那麼,未來的3到5年內,已經買了房和沒買房的人,生活會有不同嗎?

1.生活方式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了,尤其是一線城市,而且每個人都很焦慮,都想要成為成功人士,但是大部分人會發現,每個月除去生活必要的開銷,餘額又沒有多少了。偶爾應酬一下,或者生個病,或者親朋好友有喜事要包紅包,可能辛辛苦苦攢的錢又不見了大半。但是,確確實實有人年入幾萬,卻依然把日子過成詩;也有人年入十幾萬,卻為了房貸、車貸忙得焦頭爛額。所以說,生活方式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未來3到5年,已買房和沒買房的人,家居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嗎?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說,你們儘可能長久地生活得自由,生活得並不執著才好。執迷於一座田園,和關在縣政府的監獄中,簡直沒有區別。他的觀念是,如果人們願意過著更簡樸的生活,那麼人們用於工作的時間會大大縮短,這樣就能有更多時間用於讀書,追求精神上的滿足了。

雖然人們偶爾羨慕著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的生活,但是人們還是不願意像梭羅這樣生活著。對於現代人來說,梭羅算什麼成功人士呢?不過也不能一味否認現代人的追求,畢竟,如果人們沒有了對成功的渴望,社會也許就無法進步了。

2.買了房和沒買房的區別

可能買了房的人,生活得更加安定;而沒買房的人,生活壓力更大。當然,這裡說的買了房的人,不包括那些還要還房貸的人。要還房貸的人,壓力不見得比沒買房的人小。

未來3到5年,已買房和沒買房的人,家居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嗎?

買了房的人,不用再交房租,省了一筆很大的開支。他們可以把這筆錢用在提高生活質量上,而且這些買了房的人,本身經濟狀況就不錯,所以跟沒買房的人相比,他們的生活質量會更高。

沒買房的人,如果負擔得起,還是要買的;如果負擔不起,那租房子也可以啊。租房子的好處在於自由,你可以在這裡住幾年,覺得房子太舊,再換個新一點的地方住幾年,把剩餘的錢用來做更有意義的事,難道不比做一個房奴好嗎?

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為了房子把自己囚禁起來呢?何必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奉獻給一個住的地方?自己過得舒服就是成功,何必在乎別人的眼光?而且久漲必跌,如果堅持下去,或許有一天也能買到便宜的房子。誰知道呢?

未來3到5年,已買房和沒買房的人,家居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嗎?


對於未婚者而言

在我國,講究要成家立業,但成家的前提以及立業的基礎在目前的國情來說基本就是:車與房。同樣兩個男生與一個女生相親,如果其他情況相差不是很懸殊,只是一個有房,一個沒房,那麼基本女生的選擇就是有買房的。

因此,對於未婚之人,已經買房一族,可能3-5年就可以找到心儀對象,成家立業。而無房一族,還在苦苦的等待幸福的路上。

對於已婚而言

已經買房:如果沒有房貸,恭喜你,基本屬於同齡人的優秀階層,未來幾年你的收入,完全可以自由分配,暢享人生;如有房貸,你也屬於同齡人的上游,雖然房貸會佔據你收入的一部分,甚至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但有自己的房子,最少可以有港灣,省去由於房租上升而到處搬房的辛酸。也不用再擔心孩子讀書的戶口問題,孩子已經贏在起跑線了。

尚未買房:一方面要擔心房租是否會上漲,另一方面要擔心房價是否還會上漲;收入絕大部分必須留存起來,為未來的買房做準備,生活品質基本處於中下游水平,生活累、迷茫或者是買房前這一階段的真實寫照。還得為孩子讀書的問題而奔波。

建議

一直以來,我對於剛需族的建議就是,只要首付夠了,就買房;不要聽信所謂的磚家房價不合理,房價要跌,這種呼聲喊了幾年了?從我讀小學聽到了現在,房價跌了嗎?而這類磚家自己又買了多少套房子了?最終坑害的是廣大剛需一族。我不排除未來房價或許會有所下跌,但很可能到時下跌後的價格可能比目前的價格還高。而對於未來的房價我一直以來的一個觀點是會趨於穩定或者略有小幅度下降,而不會大跌,至於詳細的分析,在我以前的問答裡有解釋過幾次了,如果感興趣,可以自己去翻翻看。

借用網絡上很流行的一段話語:你把錢存銀行,你不買房;你的錢就會被銀行借給別人來買房。最後你住著別人用你的錢買來的房,還收著你的房租,然後用著你交房租的錢還房貸。再後來,別人還用你的錢買來的房子,娶了你眼中的女神,然後結婚還邀請你去,還要你掏紅包祝福!

這段話已經把不買房的後果解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當然我不是鼓勵炒房,也不鼓勵投資房產(畢竟房價確實太高了),我贊同是剛需一族首付夠就買,因為等待的後果,還有一句更悲慘的話語就是:全款變首付、首付變車庫。

最後在想想,全國買房的都多少個人,身邊買房的都多少人,如果真的是接盤,那也不只是你,有什麼好擔心的。我們不是神,無法對未來預計,而根據歷史及目前的情況來說,最少未來三五年我看不到大跌的可能。

未來3到5年,已買房和沒買房的人,家居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