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酷吏惡名的郅都,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大惡人

背上酷吏惡名的郅都,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大惡人

背上酷吏惡名的郅都,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大惡人

漢景帝廢劉榮太子之位,貶為臨江王;又把其母慄姬打入冷宮。劉榮被廢兩年後,破罐破摔,擴建宮室而佔了祖父文帝劉恆的宗廟轄地,由此被漢景帝徵召覲見。劉榮剛到長安就被召到中尉府(執掌長安治安警衛),交由中尉郅都審問。

獄中的劉榮想要給景帝上書,但郅都給獄卒下了死命令,嚴禁他們送給劉榮刀筆。後來劉榮通過他的老師,前太傅魏其侯竇嬰的暗中幫助,才拿到刀筆,得以上書。劉榮的這封 “血書”遞出去後,立刻就自殺了。

劉榮算是被郅都逼死的,竇太后知道後怒不可遏。所謂“幼子長孫,老太命根”。她藉口說郅都犯法,要把他貶為庶民,為孫子報仇。

漢景帝沒聽太后的,他特派一個使者持節到郅都家中,改任他為雁門太守,抵抗匈奴,還給他臨機專斷的大權。郅都遠走雁門,竇太后伸手不及,一時間也拿他沒辦法。

郅都在文帝時曾做過郎官隨侍文帝,每天得聞軍機大事,耳濡目染,不知不覺間便培養了政治眼光,積累了政治經驗。

郅都是有名的酷吏,心狠手辣,他時常扯著脖子喊出“倍親”“不顧妻子”這樣的冷酷絕情話,而且一天喊上好幾次。

景帝的時候,郅都升為中郎將。有一次他隨從景帝去上林苑,景帝的妃子賈姬上廁所時,一隻野豬竄了進去。

野豬兇猛,力能搏虎,賈姬危在旦夕。景帝打眼色給郅都,叫他衝進去救人。但是郅都好像把景帝當成是空氣,沒有任何反應。

背上酷吏惡名的郅都,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大惡人

景帝情急之下,就想自己去救賈姬。這時郅都卻搶著跪在景帝面前,把他攔住說:“死了一個賈姬,還可以再找一個,這世上還缺美女嗎?陛下不知自我愛惜,可曾想過江山社稷,想過太后嗎?”

幸好野豬隻是出來散步一圈就離開了,賈姬最終平安無恙。竇太后聽說這件事非常開心,“賜都金百斤”,對郅都重視起來。

郅都逼死前太子劉榮,竇太后要貶他為民——其實不只是貶官,從後來的事情的看,竇太后有一系列對付郅都的手段,非要把他弄死不可——而他對宮裡的妃子見死不救,竇太后卻對他大加賞賜。

一貶一賞的背後,是什麼道理呢?原來,不救妃子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兒子是自己的血脈,孫子也是自己的血脈,所以逼死自己的孫子當然罪不可赦。可知竇太后是多麼護短!

大概觀察的時間久了,景帝也看出了郅都的才幹,所以任命他做濟南太守。郅都果然不負景帝所望,他初到濟南,不動聲色間就把瞷氏家族的首惡全部滅族。剩下的人為郅都的雷霆手段所懾,個個噤若寒蟬,不敢再恃強橫行。

一年以後,濟南郡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有了太平盛世的景象。附近的郡守聽到情況,都把郅都看做長官,不敢跟他平起平坐。

不光在地方官場揚眉吐氣,郅都在朝為官時也腰板挺直,總是一副要動手的樣子,太史公說他,“敢直諫,面折大臣於朝”。

郅都負責長安治安時,執法嚴苛,毫不避忌,連皇親國戚見到他也不敢正視。也許郅都的冷酷無情已經外化,以致他的眼睛像鷹這樣的猛禽一樣冰冷而又銳利,所以人們稱他為“蒼鷹”。

郅都又把他的強硬作風帶到了邊關雁門。匈奴人聽說他的狠絕,知道有他坐鎮,再也不敢寇犯雁門。據說,匈奴人雕刻了郅都的木像作為練習射箭時用的箭靶,因為懾於郅都的兇名,竟然沒有一個匈奴戰士能夠射中。

背上酷吏惡名的郅都,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大惡人

郅都所作所為令人側目,他卻不知竇太后也靜悄悄地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自郅都官拜雁門太守後,竇太后就一直暗暗蒐集他的罪證。景帝還為他辯解,說他是忠臣。

“臨江王獨非忠臣邪?”太后怒不可遏地回道,聲音尖利刺耳,景帝再沒話說。一代酷吏,“蒼鷹”郅都就這樣被砍了頭。

郅都之所以這麼“狠毒”不僅僅是因為他不怕死、不在乎,更重要的是,他為景帝和一些人除掉了絆腳石,所以他的作為和死亡,幾乎成了理所當然。這是“文景”到“武帝”,社會轉型時期特有的現象,郅都絕非個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