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菜粕後市的操作思路

筆者在之前8月24日的《菜粕行情不宜過分看空》一文中提及,雖然目前非洲豬瘟的疫情依然呈現蔓延趨勢,就在最近的8月30日農業農村部新通告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並由此對於我國飼料業以及豆粕等原料市場消費與行情構成重大利空,但由於疫情可能導致的養殖戶提前出欄以及相關部門對病豬就地撲殺,因而一旦此輪疫情結束就很有可能會因生豬存欄不足而引發價格的報復性反彈且激發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從而對豆粕在內的植物蛋白原料消費與價格行情構成利多,並由此對菜粕價格形成支撐。

解析菜粕後市的操作思路

與此同時,由於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我國四季度進口大豆到港數量預計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據相關船期統計,四季度我國大豆到港量將明顯逐月遞減,8月預計為950—960萬噸,9月份降至800萬噸,而10月份預計僅有620—630萬噸。另外,生豬疫情的發生又會對於水產和禽類養殖構成提振,而菜粕在水產飼料與鴨飼料中的添加比例又相對較高,所以後期豆粕、菜粕等植物蛋白的價格不宜過分看空,尤其是菜粕,並建議一旦大幅連續下跌可以考慮謹慎買入。從後期的市場行情表現看,果然價格在之後的8月27日出現比較大跌幅後再次出現了反彈,與筆者文章的判斷相吻合,而一旦大幅連續下跌可謹慎買入的操作建議也成立,但可惜的是文中在操作上的建議表述相對籠統,而且為何要謹慎買入而非使用諸如大膽買入或是積極買入等字眼都未做詳盡的說明,而本文筆者就具體詳細地來闡述下所謂的謹慎買入,而且怎麼買。

首先,我們解釋下為何是謹慎買入。《菜粕行情不宜過分看空》一文中也提到,截止至當時,有報道的非洲豬瘟疫情涉及我國4個省份,而根據2017年的生豬出欄數據計算,這4個省市的年出欄數佔全國總量的30%以上,整個影響面是較大,同時從疫情發現——­加快出欄——存欄下降——飼料疲軟——原料低迷是一個相對長的推進過程,當然我們更加不知會不會有新的非洲豬瘟疫情爆發,所以雖然行情不宜過分看空,但大幅上漲更是在目前缺乏基礎,整個行情更多的或許僅是維持區間波動而已,所以筆者認為謹慎是必須的。

其次,怎麼買法?既然是謹慎那自然就是適量買入而非傾囊而出或是孤注一擲的大手筆買買買,而且對於不同市場的參與者也應有所區別。對於現貨市場中需求採購的企業而言,風險就要小很多,遇到連續大跌加大一定的庫存數量,然後在反彈過程中逐步消化庫存便是,但消化庫存也需要個度,而對於期貨市場投資者而言,由於疫情的發展是難以預知的,加上期貨市場採用的保證金制度使得交易產生的風險又較大,所以在現階段行情下的低吸高拋操作更適合比較激進的投資者,不過風險承擔能力相對較小的投資者也並非完全無用武之地,可以嘗試運用風險可控的豆粕期權來進行交易。

最後,雖然豆菜粕價格的走勢因各自的供需基本面或是季節、政策等因素影響,兩者價格走勢會略有不同,但由於兩者具備較高的替代關係,因此總體來看,兩者總體的走勢具有高度緊密性,尤其是在方向上保持著高度的一致。而期權由於採用權利金交易,所以買入交易的最大風險就是已知的權利金,風險完全可控,在這個基礎之上期權又具備價差交易的功能,所以也是非常不錯的交易手段,當然期權在預判中大型行情的運用則是更有用武之地。另外,如果我國能在未來成功上市菜粕期權,那對於我國相關菜籽加工企業或是投資者而言則是更大的幸事。

 出處:農產品期貨網 (特約撰稿人油籽小克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