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法蘭西怪癖與陰化審美觀

近幾年來,流行一種“娘炮”或“小鮮肉”的說法與社會現象。見象生義,不由得將多年前本人所發的一個議論,再複述如下:

法國路易十五當政,別稱“香水宮廷”的時代,曾出現一種行為叫做“法蘭西怪癖” 或“法蘭西畸形”:凡是女人喜歡穿戴的東西,男人便視為時尚,如著女裝、塗香粉,裝假髮、按花邊、戴耳環、佩鑽飾、戴羽帽、以及穿彩履等等。

當今的時尚男士,也越來越女性化:光滑柔順的披肩長髮,白晰透嫩的皮膚,纖細輕舒的眉毛,紅潤性感的嘴唇,搖曳多姿的耳環,絢麗多彩的衣衫……;就連大名鼎鼎的NBA籃板王羅德曼扮酷,也要塗著眼影、染著指甲油、穿著婚紗招搖過市。

據說中性化風潮帶來的中性審美成為世人追求個性化的風向標;再極端一點說,男性女性化及其帶來的陰化審美觀更成為後現代大眾消費模仿文化的圖騰崇拜。當前男性與女性審美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二者之間的中線也越來越趨於一致。實際上,男性中性化與女性中性化的兩股源頭恐怕最終合為一流。

據美國性心理學家研究,越來越多的女人喜歡女性化的男人,因此李奧納多和湯姆.克魯斯這樣的略帶陰柔的英俊小生最受女性歡迎。甚至不少女子認為,這兩位影星,倘若再女性化15%,恐怕更受歡迎。

中國文化中,自古形容才子的標準語言是:骨骼清奇,唇紅齒白,手無縛雞之力。在當下華人世界,女人們夢寐以求的帥哥十有八九是缺乏硬度與稜角的中性化情種。

有人認為,象一切事物一樣,在人們自身發展中,也具有陰性能量或特質與陽性能量或特質,或稱之女性能量與男性能量。美國對11歲的孩子做過調查,約有90%的孩子認為,男性化的特質不外乎是:正直、剛強、積極、堅定、冒險、獨立、強勢、粗線條.....;女性化的特質則接近:溫柔、順從、情緒化、軟弱、心腸軟、多話、善變的......。

一般說來女性傾向陰性能量溫柔體貼,被動接納;而一般男性傾向陽性能量,表現為強悍剛烈,積極侵略。但不管男女,每個人都具有有陰性與陽性兩種能量,只是在比例上陰性能量多的,有女性化傾向,而陽性能量多的,有男性化傾向;不一定男人就是男性化傾向,女人就是女性化傾向,男人也有女性化傾向,女人也有男性化傾向。

按中國傳統的說法:女人帶陽剛氣者,命運比較坎珂辛苦,會克父剋夫克子,原因可能是女性陽剛容易與長輩或男性起衝突,一起生活自然不和,如果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或生病或意外,就說是被平時剛烈不和的女性所克。這是男性社會里女性被逼迫的一項事實。

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來,很多身兼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的女性,她們能量好工作有勁效率高,只要她的丈夫愛她配合她,她是作牛作馬也心甘情願,有這樣陽性能量的女人在身邊,很多膽小的男人有靠山,因為沒事男人作主,有事女人把關,只要有正確的認識,男人可以放棄五千年男性社會的優勢,願意與女人作很好的協調,男人就有福了,因為生活的責任女人可以扛起一半以上。

通常認為,如果一個男人的陽性能量弱,而陰性能量強,就被貶為男性發育不純,幾乎與廢人差不多。但實際上,現代人多數的工作都是勞心,而非直接勞力的,即著重決策力與人際關係。決策力需要全面周到地考量每一個可能性,人際關係更是需要耐力和善解人意。而這兩項都是陰性能量的特質,一般男人缺乏這些特質,所以感覺工作與人際給他的精神壓力很大,故男人的壽命比女人短就是壓力大形成的。倘若一個男人先天的陰性能量就很強,如果社會肯定他,他必可以將他的才華發揮的更琳璃盡致,對他個人對社會都是正向的效意。

一位臺灣作家是這樣看的,以往都會認為,最男性化的男性+最女性化的女性=最佳家庭組合。男主外女主內,大家都和樂融融,這在20年前可能都還是。但是因為現在環境變化太多,如今這種黃金組合已經淪為最壞的組合,但這當然也有美滿的,因為他的可變性最少幾乎是不容協調的地方。主要因為是,女性的工作機會增加,大家對於家庭的觀念也開始改變,婚姻選擇性變化增加,使的傳統女性在面對工作以及家庭時變的雙份負擔,也因此離婚率變化會跟此有關。

現在只要挖挖腦袋想一想,或者是路上隨處可見的性別角色定位會這麼地造成混亂?在過去,比較女性化的男人其實沒什麼生存餘地,會被同伴譏笑為娘娘腔,在女性堆裡又不會被視為女性。回來看之前大家所向往,也琅琅上口的名詞:“新好男人”。新好男人給人新的感覺是什麼呢?體貼和溫柔。世界上不是沒有可愛的男生,就某種方面來說,像女人的男人。還有一些看了之後就會大嘆“當男人太可惜了!”的男人。

心理學的課程提到,其實一個人都可能有4種屬性:男性化、女性化、兩者皆高、未開化。跟其性別其實不一定相符,也就是,可能跟已經被社會化的我們的刻板印象不同。縮小來說,真正能夠最快適應社會的是哪一種男人?相信答案已經呼之欲出,是兩者皆高的男人最能適應。比較類似新好男人的一類,同時兼有男性化的特質跟女性化的特質,如情緒解放、體貼、敏感等。

有人評論:看看美女作家陳染、衛慧們的文章就可以發現,女主人公熱戀的都是女性化的男人,連名字都女性化了。在她們的作品中自戀自憐情結貫穿全文。作品的性別流露迥異於主流(男性的)。有個日本人說中國沒有好作家是隻有主流的男性文學沒有真正的女性作家意識和男性作家意識,被我們的愛國青年罵了個狗血淋頭。其實如果沒有陳染、衛慧們的存在,那日本人的話是一點沒錯兒。我們現在頗受尊敬的幾位女作家其實是自覺將男性主流意識內化的男作家,不說文學成就如何,跟陳染、衛慧們比,她們的性別自覺差的太遠。

在某些專家看來,女性化的男人,等待著被愛。只有當他知道,他所做的一切,有女人欣賞與感激時,他的內在男性化才會急升,以驅除女性化的元素。女性化的男人,即是一名被動、怯弱的男人,多數會被很男性化的女人吸引,亦即是一名很主動的女人。然而,事情發展下去之後,男人一樣要變得男性化,而女人亦需要變回女性化,愛情才能調和地發展下去。

提到“法蘭西怪癖”,就順便提及一下它的反效應--當年1980年代“尋找男子漢”的現象。

女性本身太弱,隨便找一個男人,就覺得比沒有強。女性自身強了,便看不上一般的男人。可是比這些女強人強的男人卻太少了。不少女性的一雙眼睛好像一臺天平,稱來稱去,看來大部分男人連夠不夠男子漢的份量都大成問題。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故著名劇作家沙葉新推出了一部話劇《尋找男子漢》,引起許許多多女性的共鳴。劇中,那位女主角試圖到處找真正的男子漢,結果大失所望。她所碰到的男人無非都是一些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娘娘腔的奶油小生、鬼頭鬼腦的小混混、庸庸碌碌的公務員、自命不凡的空談客、迂臭酸腐的弱書生、投機鑽營的生意人……

什麼是理想的男子漢?這個問題就像什麼是女性美一樣太難於界定。

是從外形上講,高大健壯、英挺偉岸、相貌堂堂、線條分明、陽剛粗獷?是從性格上講,堅毅果敢、機敏冷靜、豪邁灑脫、心胸開闊、風趣幽默?是從人品上講,忠誠可靠、言行如一、疾惡如仇、扶危濟困、責任感強?還是從事業上講,好學上進、成熟練達、精明強幹、眼界遠大、成就卓著?

然而,所有這些都太抽象了。於是,不少女性在能夠直觀形象到的電影中去找。當時的中國電影無法提供這樣的男子漢,於是就從外國電影那裡碰運氣。正好剛趕上開放,一部叫《追捕》的日本警匪動作片應運而來。其中,那個演主角杜丘的日本男星高倉健頓時征服了千千萬萬中國女影迷的芳心。“高倉健”這個角色看起來體格有力強壯,面容硬稜硬角,表情冷峻莫測,個性堅定無畏,做事幹脆徹底。這種人在中國電影中根本看不到,那一陣子,“高倉健”簡直成了理想男子漢的代名詞。

隨著開放,更多的外來片子佔據中國大陸的電影市場,香港的、歐洲的、好萊塢的……這就為中國的女觀眾們提供了更多的銀幕硬漢子的形象。

後來,關於男子漢的討論讓人覺得乏味了。有人乾脆作了一個簡短的總結:男子漢就是在某一點或某幾點上能吸引女性的傢伙;可不是,有愛唐僧的,有愛孫悟空的,有愛沙和尚的,也有愛豬八戒的,愛誰誰就是男子漢。

所謂尋找男子漢,只是一些成熟的、有頭腦的“大女人”們的所言所為。其實對芸芸眾生的諸如女小市民、女青工、女中學生、低年級大學女生一類的“小女子們”,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並不是什麼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而是那種你儂我儂、卿卿我我、情意綿綿的大少爺、小帥哥或文弱酸書生們。20世紀80年代中期,臺灣的瓊瑤作品登陸大陸,正好迎合了“小女子們”的精神需求。瓊瑤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庭院深深》、《幾度夕陽紅》、《雀兒上枝頭》……使“小女子們”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度過工餘、課餘和飯後茶餘。銀幕上“白馬王子”的形象化就是臺灣影星秦漢、秦祥林或張佩華們。

不像香港影視那樣努力表現一種男子氣,哪怕是一種野性或邪惡的男子氣,臺灣的影視總表現一種悽楚楚、軟綿綿、淚漣漣、茫然然的男女之情。本來,大陸電影中的“非男子漢化”已經夠足的了,瓊瑤的東西把這種“非男子漢化”更是推向了極端。

與“高倉健熱”相反相成,“瓊瑤熱”是對中國大陸10年“文革”中“愛情荒漠”的一種衝擊。人們剛剛厭倦了“階級感情加同志戰鬥友誼式”的“結合”,乍一碰到“瓊瑤式”的浪漫之情,怎能不如醉如痴呢?

對常人來說,什麼是最缺的,什麼就是最需要的。然而,這種滿足暫時最缺的“最需要”,並非對國民的精神生活是最有益的。

 喜歡什麼樣的男性?陽剛的,還是陰柔的?大丈夫型,還是奶油小生型?這是旁人不得代庖的女性的自由選擇。

本來,男性作為整體並不是鐵板一塊,它是無數多元個體的矛盾結合。對“男子漢”的界定,是一種主觀價值和愛好的給予。

“瓊瑤式”的愛情童話是超越現實生活的理想化和虛幻化,“小女子們”往往在把自己擺進這種理想的虛構中時,就像在彼岸的仙境裡飄飄渺渺、昏昏然然,當猛一回到現實的此岸時便會摔得頭破血流。

“瓊瑤熱”所產生的再次“非男子漢化”在滿足部分女性的精神需要後,不久又逐漸降溫。生活畢竟是現實的,浪漫僅僅是現實條件制約下的浪漫。

不論“大女人們”還是“小女子們”所能碰到的男人們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現實凡人,而非“天神”、“天使”或“王公”、“王子”。既是凡人,就會有弱點、有缺陷,就應對之有寬容、有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