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衆演員可以當作職業嗎?

群眾演員可以當作職業嗎?

群眾演員可以當作職業嗎?

群眾演員可以當作職業嗎?

群眾演員可以當作職業嗎?

群眾演員可以當作職業嗎?

若問:群眾演員可以當作職業嗎?

就看你的個人能力、工作機遇和賺錢多少了。如果個人會表演和工作能力強,經常有演戲的機會,並可以在播出的影視劇中偶爾或經常的露臉,甚至有臺詞,賺錢也比別的群演多,不僅可以解決自己的溫飽,也可以養家餬口。或者,感覺自己有潛力可挖,未來有發展空間,而自己也通過拍戲認識了一些著名的導演和演員,並覺得以後保不齊誰會拉你一把。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就可以把群演當做職業。

如果不是我上面說的這樣,而是沒多少拍戲的機會,拍戲也只是當人肉背景,掙不到多少錢,或者吃了上頓沒下頓,或者覺得自己能力不強,發展前景也渺茫……如果這樣,就不要將群演當做職業,而是要儘早轉行。

不過呢,無論做什麼職業,努力和堅持都是必要的。如果自己懷揣著當明星的夢想,不甘心當一名群演,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並覺得自己個人能力很強,理想終有一天會實現——如果這樣,就多加努力和繼續堅持。

就以王寶強為例吧,王寶強也是從群演和跑龍套出身,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到現在取得了世人矚目的輝煌成績。王寶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首先是有才華,具有極強的個人能力,然後能夠尋找到機遇(或者說機遇主動找到他),關鍵還是有人提攜,並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和不懈堅持,一步步的走到現在,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躋身於一線演藝明星行列。

王寶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多看看王寶強,就可以為自己的群演生涯來加油鼓勁。向王寶強學習,向王寶強看齊——通過刻苦努力不懈堅持,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但王寶強,全中國只有這麼一個啊!所以,也不能唯心主義,還是要認真的盤點和總結一下自己,看清自己的現狀,展望一下自己未來有無發展……通過理智和冷靜的思考之後,再做出決定——自己是不是要以群演作為長期職業?

職業不分好壞,任何職業都有發展,但關鍵看自己是否能勝任,能不能做好?


若問:群眾演員可以當作職業嗎?

上面的文字,都是在談理想,下面聊聊現實。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在很多群眾演員的生活質量確實不太好,生活很艱苦,居住條件差,拍戲很累(在拍戰爭片和災難片時又髒又累)。但也不是每天都有戲拍,一般都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飢一頓飽一頓的吃了上頓沒下頓。

拍戲不僅拿錢少,也沒有福利和保障,甚至連安全保障都沒有。尤其是拍戰爭片時,有的群演難免受傷。說不好聽的話,現在的劇組都是在拿繩命拍戲,別說群演了,連著名演員和某某明星在拍戲時都要面對個人風險——中國影視劇劇組在拍戲時的安全措施,尤其在拍戰爭片和災難片時的安全措施,遠不如好萊塢,不過現在比過去稍好一點吧。但在某些劇組,主要演員和群演,在拍戲中受傷的意外事件時有發生,甚至有人為此丟了性命——所以,無論演員、群演還是替身,都不好當,替身(武替)的風險是最高的。

拍戲不僅會面對意外和風險,還會遭遇潛規則——潛規則不是隻針對明星的,群演遇到的潛規則更多,或者說群演界的潛規則更黑暗(具體的就不說了)。

點開這個問題,我也不想說太多——但現在也寫了很多字了。

群眾演員可以當作職業嗎?

最後用兩句話總結:看清自己與現實,盤點過去、總結現在、展望未來,通過理智冷靜的思考之後,再做決定。職業不分好與壞,我只說明成破利害,做決定的還需你自己。

後記:我雖然沒有當過群演,沒混過娛樂圈兒,但我本身也是文化行業的人,偶爾也會去劇組探班。所以,通過在片場的觀察和跟人聊天,關於群演的事兒也多少知道一點。


群眾演員可以當作職業嗎?

群眾演員可以當作職業嗎?

群眾演員可以當作職業嗎?

以前寫的一篇文章:

群眾演員那點事兒_聊聊電影

曾經有一個夢想,很久遠的夢想,就是進軍影視娛樂圈兒,但一直沒有機會。由於我沒有學過表演,長相又不英俊,又沒有歌唱和舞蹈天賦,又不會樂器,所以進軍娛樂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曾經有劇組在附近拍電影,招募群眾演員,但我想來想去,還是沒有勇氣去報名參加。

因為那個劇組拍攝的是災難片,我害怕自己在混亂的場面中受傷害,所以就沒去。沒能進娛樂圈,似乎是我人生的一大缺憾。

做群眾演員也挺不容易的,無非扮演個路人甲或路人乙,街上行人、圍觀群眾、受災難民、打仗兵丁等,都是群眾演員扮演的角色,甚至有時還要扮演死人——尤其是在一些戰爭片或災難片。

一般的群眾演員,在電影裡能露個正臉兒,就不錯了。有的只露個側臉或背影,甚至在影片里根本找不著影子。一般的群眾演員,是沒有臺詞的。混得好的群眾演員,能在影片中有三兩句臺詞,那也得看你條件合不合適,試鏡效果如何,導演是否看得上你。做群眾演員是個很苦的差事,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都比較苦。做群眾演員的人,大多是喜歡影視藝術和表演行業的普通百姓,都是基層的影視表演愛好者。

群眾演員一般都是臨時的,隨時聽招呼去各片場當路人或兵丁等。有時也會跟隨劇組拍戲,一連幾天混在同一個劇組。混得好的,可以在影視劇中露一小臉兒,抑或能有三兩句臺詞。要是跟劇組工作人員混得熟絡,再加自身條件符合,也可以在影視劇中出演一個小人物角色——混成這樣就相當不錯了。

群眾演員的報酬,八小時一天幾十元收入。因各片場酬勞不等,所以在此不詳細舉例說明。好一點兒的群眾演員,也就是能在影片中出演一個小角色的人,收入要稍高一點兒。但若拍攝一些“重頭戲”,淋雨、哭喪、跳河或冬天拍夏天的戲,或趕上劇組加班,當天的收入會略高一點兒(會有紅包拿)。

在拍攝戰爭片和災難片時,群眾演員往往是最苦的。在影片中扮演遭災遇難的百姓,往往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甚至還要化“血裝”,以扮演傷員,或躺倒在地扮演死屍——在殘垣斷壁滿目瘡痍一片狼藉的場景裡,歪七扭八奇形怪狀的躺著,甚至還要被煙燻火烤。你說做群眾演員容易嗎?真是不容易啊!

對於一部影視劇而言,若主要演員是紅花,那群眾演員就是綠葉。紅花得有綠葉配啊,一部影視劇的成功拍攝,離不開群眾演員的辛勞付出。影視劇中,一些人數眾多的比較大的場面,都是群眾演員支撐起來的。可以說群眾演員,是支撐影視業發展的基石。影視業若離開群眾演員的支持,就難以發展。

眾多群眾演員,都是在默默無聞的為影視行業,貢獻著自己的辛勤汗水和熱血青春,源自對影視表演藝術的熱愛,也是為了養家餬口,或想借此成名。一些混得好的群眾演員,可以在好幾部影視劇中頻繁露臉兒,或者在圈兒裡混得小有名氣,但能從做群眾演員開始,成為專業演員和踏上星途的人寥寥無幾。

如果在影視圈裡混得好,群眾演員也可以當大明星,王寶強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他就是從跑龍套開始,後被導演慧眼識珠得到器重得以重用,一步步讓自己成長併成名。除了自身條件,需要付出不斷的努力,主要還是看機遇。千里馬再好,也需要伯樂。機遇是可貴的,就看如何尋找機遇和抓住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