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青青到永城

三月輕風麥浪生,

黃河岸上晚波平。

村原處處垂楊柳,

一路青青到永城。

這是明代詩人李先芳寫的一首七言詩,詩的題目為《由商丘入永城途中作》。陽春三月,黃河兩岸的廣闊平原上,到處長著綠油油是麥苗,微風吹來,綠色麥浪翻滾。傍晚,站在黃河岸上看到平靜的水面,村莊和原野上到處輕拂著楊柳,從商丘到永城,一路上所見到的是青青麥苗、絲絲楊柳,是那麼的富有生機和活力。可以想象,那時候的黃河還沒有氾濫,也沒有向北改道。景色好,詩人的心情更好,所以隨口吟出,即成佳句,令人過目難忘。

2018年7月25日,我隨“慶祝改革開放40年商丘成就百版大型主題報道”採訪團來到永城,看到一本宣傳畫冊上面印著這首古詩,隨即抄記下來,然後穿越到明代,與嘉靖名士李先芳產生了一絲共鳴——那時候從商丘到永城的景色都那麼好,400多年過去了,現在永城市的景色該比李先芳所見到的好上幾倍、幾十倍。

當日的天氣與陪同採訪、接受採訪的主人一樣熱情,晴天到多雲,29~38°C。站在沱南生態廣場的人工湖音樂噴泉旁邊,望著高低起伏的水柱,不知不覺中汗水從前胸後背把衣服浸溼,幾乎所有人的上衣都緊緊貼在身體上。當時真想一個猛子扎進湖裡去,即使成為落湯雞,也比這被“汗蒸”、“烤肉”的滋味要好一點。

但是,當參觀遊覽了日月湖公園和沱河植物園之後,身上的熱氣和心中的暑氣就漸漸消失了。據同行的永城市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日月湖公園原為煤礦開採的土地沉陷區,建設公園之前,耕地無法恢復,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在這種情況下,永城市委、市政府為解決採煤沉陷問題而開始了日月湖工程的建設,把沉陷區建成為集休閒娛樂、健身遊玩於一體的生態公園。2014年9月,沱河日月湖生態水利風景區被水利部評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2017年2月,成為省級溼地公園建設試點。日月湖工程的建設對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品位、發展生態旅遊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不僅實現了“一湖託兩城、生態惠民眾”的目標,成為市民、遊客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首選之地,而且吸引了眾多考察團前來參觀學習,永城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的經驗已經許多地區。

除日月湖工程外,近年來,永城市充分利用水資源、自然風光、城市風光、歷史文化景點等資源優勢,大力開展城市生態修復治理工作,還建設了還金湖、沱河溼地公園、運河治理等工程,形成了“兩湖四帶一溼地”城市生態圈,走出了一條生態支撐、轉型發展的綠色崛起之路。

當我們乘坐觀光車穿行在沱濱植物園的時候,彷彿走進了花的海洋。園裡引種栽培的植物有1000多種,達到100萬株,是目前永城市最大的植物園。看到人們在這裡消夏乘涼、遊玩娛樂,真是羨慕不已。為便於市民遊玩,園裡建有景觀帶、兒童樂園等設施,還有鋪設好的健身步道。

以前只聽說永城的生態文明建設步伐超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就像一位作家朋友說的那樣——在永城,步步皆遊園,處處是風景,四季有綠,三季有花。一位外地的客商更是把永城稱為“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永城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生態宜居城市,真是實至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