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唐朝冷知識

1, 隱居是炒作

怎樣才能在唐朝官場上飛黃騰達?一個最靠譜的炒作方法,竟然是先隱居到山林裡去!如此雷辦法,其實也源於唐代選官一個特殊的制度——徵召。唐朝雖然沿用了科舉制,但科考的錄取率十分有限,而且就算如願考取,也並非立刻就能做官,還要參加吏部的考試。就算再次順利通過,也只能先從基層小官做起。相比之下,由朝中大臣直接推薦,然後由皇帝下詔邀請的徵召制度,就成了捷徑!

那麼怎麼才能獲得徵召呢?最方便的辦法就是隱居,考中了進士先不去參加吏部考試,相反跑進深山裡隱居,慢慢的積攢聲望。但這隱居也有學問,太顯眼的地方白搭,但深山老林更是白搭。必須是有神秘感且讓人找的見的地方。於是終南山就成了一個整個唐代的熱門人選。通過隱居終南山而飛黃騰達的唐朝名臣,更是一抓一把。其實這些人如果穿越到今天,就算沒官做,做個娛樂圈炒作策劃人,都是絕對的硬實力!

你不知道的唐朝冷知識

2, 人命大於天

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唐朝的一個重大進步,當屬司法進步。典型死刑復奏制度,唐朝的死刑,地方死刑要核查三遍,京城發生的死刑案件,更要核查五遍。且所有參與討論案件的官員,都必須要在案卷上簽字。一旦發生冤假錯案,就照著簽字來追責!

不過唐朝的《唐律》裡,在這個事情上,還有給官員留了個靈活掌握的漏洞:別管多大的冤案,只要官員是故意製造的冤假錯案,那必然是追責沒跑。可倘若官員是工作翫忽職守?那也經常能夠從寬。如此區別對待,也導致中晚唐時代,所謂追責官員,基本就成了空話。以唐朝名臣李德裕的話說,就算坐實了官員的罪行,有背景的官員,很容易就用翫忽職守來脫罪!

3, 春節送老婆

大唐王朝的除夕夜,應該是中國古代最君臣同樂的除夕夜了,每到除夕時刻,皇帝都會在宮廷裡召集大臣守歲,君臣們吃著美酒佳餚看著華麗歌舞,場面經常熱鬧無比,這樣的熱鬧場面,也經常是皇帝與大臣拉感情的時刻。但有些官員也壓力大,比如宰相們,除夕夜陪著皇帝守完歲,第二天凌晨更要主持大朝會,身體不好的宰相更容易累抽。比如大書法家柳公權,主持春節朝會時就累得撐不住,詞都說錯了好幾句,事後罰了一年工資!

但畢竟君臣拉感情的時刻,收穫也是寶貴的。有時候皇帝高興了,春節時啥都賞,比如唐中宗李顯,守歲時聽說大臣竇懷貞還沒老婆,立刻興奮大呼,朕的奶媽也正單身呢!真個現場辦公,把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竇懷貞大人許給了奶媽!大唐春節的“福利”,就是這麼特殊!

4, 遲到要捱揍

千萬別以為,在唐朝做官就能白拿福利,有些小事,犯在唐朝就少不了皮肉之苦。比如上班遲到!

以《唐律》的規定,當官如果一天沒來上班,那就是二十板子招呼。曠工的天數越多,板子就越來跟著加。曠工二十五天就是一百大板,倘若曠工三十五天,那更是基本不用打——直接有期徒刑一年!

而且在考勤問題上,唐朝尤其防著一個事:點了考勤就跑。所以好些唐朝衙門,每天點名要點三四遍,倘若有人來了以後早退?招搖逃不過一頓二十大板!

5, 女子扮男裝

唐朝婦女的地位有多高?看看一個社會習俗就知道:女扮男裝成了火熱流行時尚!

其實這個風尚在唐初時,還只是在貴族圈流行,達官顯貴家的婦女們,喜歡穿著丈夫的衣服到處走動。最有名的事例,就是唐高宗年間的太平公主,當時她喜歡穿著男子的衣服出席宮廷宴會,是為當時一景。但到了幾十年後的唐朝開元年間,這種情況就已經十分常見。以《中華古今注》裡的形容說,就算是普通人家的妻子,都喜歡穿著丈夫的服裝招搖過市。夫妻倆走在一起,經常分不清誰男誰女!

而相比之下,唐朝男性的裝束,也常見女性化傾向。唐朝男人穿婦女首飾衣著,也是長安城裡常見。還有好些唐朝男人開發出獨特護膚模式:把蔬菜搗成菜泥,抹一臉做面膜,號稱有護膚功效。中晚唐年間在長安風靡一時!

6, 長安城裡搭帳篷

唐朝的長安城胡商雲集,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叫唐朝人經常稱奇。就連住帳篷,也一度成了唐朝的流行時尚。一開始還是唐太宗的兒子李承乾,經常在皇宮裡搭個大帳篷,還穿上突厥可汗的衣服扮突厥人,優哉遊哉的在帳篷裡燒火烤肉。很快這習俗就流傳起來,好些唐朝貴族都把帳篷搬進城裡。就連唐朝大詩人李白也有這愛好,他家裡有兩個藍色帳篷,專用招待貴客!

7, 戰馬空前強

盛唐時代,唐朝軍隊外戰業績輝煌,首先撐底氣的,就是雄厚的戰馬儲備。唐朝馬匹不但數量多,而且品質也十分強,基本都是和草原優良馬種雜交而來!外加獸醫學的進步,使唐朝的戰馬死亡率也大大降低!以至於巔峰時期的唐軍,擁有戰馬數量一度超過七十萬匹,連精銳部隊的步兵,也經常騎著戰馬開赴前線作戰。比起後來的宋朝,唐軍打的是標準的富裕仗!

8, 食品安全可死刑

唐朝法律裡,一個零容忍的罪行,就是販賣腐爛變質的食物。以《唐律》的規定,商家的食物哪怕是質量合格的,只要過了保質期卻依然在販賣,不管有沒有造成嚴重後果,都要重打九十大棍!而如果顧客吃了商家的食物而致病,這就要按照故意殺人罪來論處。最輕也是一年徒刑。如果顧客病情嚴重,甚至商家要被判處僥倖。在唐朝販賣變質食品,不止是拿顧客生命開玩笑,更是拿自家小命開玩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