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美國之所以在敘問題上不敢與俄硬碰硬,就是因爲擔心俄打核武牌,是這樣嗎?

新文化街男孩


1.俄羅斯擁有三位一體的戰略核打擊能力與戰術核打擊能力,美國對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甚為忌憚。俄羅斯擁有7000多枚核武器,在戰略核核力量方面,俄羅斯擁有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圖-160戰略轟炸機;在戰術核力量方面,俄羅斯擁有SS-21“聖甲蟲”、SS-26“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蘇-24M“擊劍手”戰鬥機、亞森”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即使美國擁有愛國者、薩德等全球最先進的反導系統,也無法保證其本土不受俄羅斯的戰略核武器攻擊;即使是美國擁有F-22與F-35兩款第五代戰鬥機,也無法保證在常規戰爭中不受到俄羅斯戰術核武器的打擊。正是因為有了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與戰術核力量,俄羅斯才能有底氣與美國硬碰硬。

圖-160戰略轟炸機

2.美國在敘利亞不敢與俄羅斯硬碰硬,是因為無法承受在敘利亞開戰的巨大開支。目前,俄羅斯與伊朗支持的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已經控制了敘利亞70%以上的領土,只剩下伊德利卜省、阿夫林地區、曼比季地區與幼發拉底河地區沒有收復。如果此時美國選擇與俄羅斯在敘利亞硬碰硬,極容易引發美俄之間的直接戰爭。上文已經提過,俄羅斯擁有強大的核力量,美國不敢攻擊俄羅斯本土。一旦美俄因敘利亞問題開戰,只能是在敘利亞展開拉鋸戰。美國面對的不僅僅是俄羅斯,還有敘利亞政府軍、伊朗、黎巴嫩真主黨等勢力。美國未必能在常規戰爭中,迅速在敘利亞戰場獲勝。一旦陷入僵局,美國可能重蹈在伊拉克戰場與阿富汗戰場的覆轍,消耗萬億美元以上的軍費,再次引發經濟危機!

3.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只喜歡賺錢,而非打仗花錢。特朗普是一位商人總統,目標是“讓美國再次偉大”,手段是發展美國經濟。特朗普的外交戰略特點鮮明,在經濟問題上非常強硬,對歐盟、日本、加拿大等盟友都加徵了鋼鋁產品關稅,即使對以色列也沒有網開一面。但是在軍事問題上,特別是在中東,特朗普十分謹慎。早在2018年4月,特朗普就表示美國將從敘利亞撤軍。更早期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特朗普抨擊奧巴馬介入敘利亞內戰!有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一天,美國也不會在敘利亞與俄羅斯硬碰硬。特朗普更可能採取的政策是通過外交博弈,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敘利亞周旋!

特朗普與普京

歡迎大家討論,美國會不會再次對敘利亞進行“精準打擊”?


美國觀察室


實話實說,就是這樣!但這張牌是雙方都捏在手中,都知道不能逼迫對方打出去的。

僅憑常規力量來說,俄羅斯與美國在軍事上的較量,早就沒有任何優勢了,甚至可以說劣勢較為明顯。如果俄羅斯只是在本土進行防禦,雙方都不動用核武的話,美國當然也拿俄羅斯是沒辦法的。但是在海外較量,如果不是懼於與俄羅斯的軍事衝突會升級,最後導致兩個國家走向全面軍事對抗,會演變成核武戰爭的話,美國肯定早就與俄羅斯硬碰硬了。

不管是海軍還是空軍,美軍的優勢都是相當明顯的。美國的航母平臺與戰鬥機的裝備優勢,以及盟友打群架的便利性,都是如今的俄羅斯所無法相比的。

正因為如此,俄羅斯就只能特別倚重核武庫,普京今年年初就特別在國情諮文中展示了俄羅斯在核肌肉上的升級。

正因如此,美國在敘利亞雖然去年與今年總計發動了兩次空襲,在明面上羞辱了俄羅斯,但也只能是掙得面子而贏不了裡子

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應對上其實是拼命式的,美國空襲來的導彈,俄羅斯照樣直接攔截。這發出了怎樣的信號?俄羅斯是不惜與美國交火的。如果雙方在交火上輪番升級,哪怕過程中俄羅斯吃點虧,最後肯定會達到核層面的,這時候美國在常規上的優勢就被抹平了。

俄羅斯為什麼在敘利亞問題上如此拼命呢?因為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以及面向地中海的唯一基地,如果不能保住的話,俄羅斯的全球地位將會喪失。因此這是涉及俄羅斯的根本戰略利益的,也就意味著在底線上是不會有任何讓步的,哪怕必須動用核武來守住。反觀美國,受敘利亞局勢所影響的中東利益雖然也不小,但是失去了也不至於傷筋動骨而需要搏命。因此,肯定是不願意與俄羅斯硬拼到底的。因為

穿鞋的還是會害怕打赤腳的。

但是,美國也不會輕易讓步,也是一直在踩著俄羅斯的底線在走的,只要俄羅斯在應對的意志上稍微軟弱與妥協,美國肯定是要趁勢而上的。


建章看世界


這次敘利亞進攻伊德利卜省的事情同樣如此。其實敘利亞政府軍圍困伊德利卜省的消息也傳了好幾個星期了,從八月中旬的時候伊德利卜省就處於被圍困的狀態,而美國方面不管是放狠話,還是搞什麼化學武器風波,至今為止都沒有敢再一次對敘利亞來一場導彈轟炸。這一方面是礙於目前在地中海地區集結的俄羅斯海軍,一旦動手把對方逼急了,以戰鬥民族的性子,難保俄羅斯海軍不會請美軍吃一次“核爆彈”。

至於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因為不值得,美國也知道目前敘利亞的局勢已經迴天無力,再發動一場空襲也於事無補,除非是地面部隊發動戰爭,而一旦開戰,敘利亞對於老美來說就是又一個阿富汗,以如今美國的國力來說,再來一場阿富汗戰爭絕對能將其從世界霸主的位子上拖下來,這與美國的核心利益背道而馳,所以也就一直在打嘴炮,沒有與俄敘聯軍發生正面衝突。

因此,一般情況下美國是不敢也不願與俄羅斯軍隊來場正面戰爭的,頂多就是再想點辦法噁心噁心克里姆林宮方面罷了,至於開戰?那除非美國政府不想當它的世界霸主了。


鷹眼戰情室


差不多是這樣,美國之所以在很多時候特別是在發生軍事摩擦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對俄羅斯退讓,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擔心一旦摩擦升級,會導致雙方發生不可控戰爭風險。

美國雖然希望消滅俄羅斯,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就想要和俄羅斯來一場核戰爭。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今天的俄羅斯表面上看起來兇悍無比,但是實際上其國內的常規武器裝備實力,已經無法再與美國的常規力量相抗衡,因此為了俄羅斯方面為了避免在未來戰爭中有可能出現的不可測情況,因此必然會制定一些相對激進一些的作戰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核戰爭計劃。

由於俄羅斯核武庫中,核彈數量並不是一個明確的數字,根據目前已經公開的資料顯示,俄羅斯核武庫內可以立即使用的核武器恐怕就有7300枚,而一旦發生了核戰爭,那麼俄羅斯肯定會把這麼多核彈以最短的時間全部發射出去。

如果是這樣的話,美國以自己目前的軍事技術,根本就無法保證將其中的導彈全部攔截下來,甚至能攔截多少,美國方面也不敢做出保證。

因為一旦核戰爭爆發,那麼美國也同樣要受到核武器的傷害,這對於高度珍惜生命的美國人來說,自然是很不願意的,畢竟美國發動戰爭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但如果因為戰爭而導致國土遭受核打擊。

而且因此而產生的責任,是不管那一屆美國政府都無法承受的,所以一旦俄羅斯表現出堅定的戰爭意志,那麼美國就必然會選擇退讓,就是為了避免過度刺激俄羅斯,以免因誤判而發生不可測後果。

敘利亞內戰是事關俄羅斯全球戰略的重要一戰,戰略利益重要,但是對於美國來說,這種利益並不是不可拋棄的。

因為今天的俄羅斯在中東地區除了敘利亞以外已經再無戰略支點,如果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失敗,那麼俄羅斯的勢力就將會被趕回黑海,從此俄羅斯將失去對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威懾。

因此對於俄羅斯來說敘利亞內戰的成敗,關乎到俄羅斯在全球戰略的重大利益,這種利益俄羅斯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但相反對於美國來說,敘利亞內戰成功與否,只不過是美國全球戰略中的一個小環節,即使失敗,也不會太多影響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佈局。因此在這個時候如果俄羅斯真的不肯放棄敘利亞的戰略利益,那麼美國方面基本上也不會去過度的激怒俄羅斯,以免戰爭升級。

在全球戰略佈局中,美國並不希望一戰消滅俄羅斯,而是希望俄羅斯在這種衝突中不停失血,最終引起其國內的內部崩潰。

美俄之間的國際戰略佈局,事實上仍是基於全球核戰爭的前提下,制定的戰爭計劃,敘利亞內戰對於美國和俄羅斯來說,雖然重要程度不同,但並不是兩國戰爭計劃的根本利益。

只不過俄羅斯將這一部分的利益看的太重,因此堅決不肯放手,而美國也不可能為了敘利亞內戰的緣故,就去跟俄羅斯打一場全球核戰爭,那是因小失大的行為。

因此美國方面在敘利亞的主要意圖,就是希望把敘利亞戰場當成一個石磨,把俄羅斯放在裡面慢慢的失血並最終被磨碎,所以美國人在敘利亞戰場並不是很著急,戰爭的勝負對於美國來說也顯得並不是很重要,這就是雙方對待這場內戰的戰略設想。

如果把敘利亞戰場比作一個鬥獸場,那麼俄羅斯就是那頭在場中廝殺的棕熊,而美國卻是站在場外的馴獸師,指揮著反政府武裝去與俄羅斯搏鬥。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俄羅斯在內戰中表現的很英勇,不惜犧牲大量本國士兵甚至將軍,去謀求戰爭的勝利,而美國方面則是顯得不慌不忙,就算俄敘聯軍在戰場上氣勢如虹,節節勝利,也不肯派出美軍與俄羅斯來一場決戰,這其實是雙方實力差異的最明顯體現,也是雙方戰爭部署不同高度的體現。


落下m


謝謝頭條軍迷大本營邀請!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沒有選擇與俄羅斯硬碰硬、撕破臉開幹,並不是擔心俄羅斯大打核武牌,可能會有核武忌憚因素,但並非僅僅源於此。



一、美國不懼怕與俄羅斯開幹,但是美國不想獨自蠻幹。美國對核武力量不弱於自己的俄羅斯比較忌憚,但不意味著美國就怕俄羅斯,核武威懾都是相互的,核武在沒有發射出去之前才具備威懾力,一旦發射出去了,那就是殺傷力如何了,再接著可能美俄都沒有了,世界可能也會被打回原始時代。所以,如果美俄開幹,也不會是核大戰,只會是常規武器之戰,但很明顯俄羅斯不會是美國的對手,這才有了普京的核武威懾放言。說白了,美國其實並不懼怕與俄羅斯開戰,只是美國不願意自己面對俄羅斯,就像以往美國發動的各場戰爭,都是美國糾集了一幫盟友,攤派軍費開支和參戰兵力,美國來主導戰爭以及戰後利益分配。俄羅斯現在雖然經濟不好,但是繼承了前蘇聯衣缽的俄羅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美國想在常規之戰中勝過俄羅斯,也必會付出超常代價,在當前美國招致各盟友不待見時,缺少了出錢出力的馬前卒和“朋友圈”,美國才不會獨自去面對俄羅斯。



二、美國的經濟發展遭遇瓶頸,不適合發動大型戰爭。美國這幾年經濟總量雖然依舊是一騎絕塵,2017年達到了19多萬億美元,極有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突破經濟總量20萬億美元的國家,但是美國當前面臨的經濟發展瓶頸卻是不那麼好突破,新經濟領域的尋求和發展轉型都不知道路在何方!雖然美國的經濟發展不好突破,但是其它一些大國的發展空間卻還很大,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美國雖不懼怕打仗,但是美國真的打不起了,戰爭資金投入太大、回頭錢太少,美國承擔不起了;戰爭使美國大兵傷亡太大,戰爭後遺症影響太壞,美國國內反映激烈,政客們也怕了。作為商人出身的總統特朗普,他可不願意花錢打仗,他想的只是怎樣賺錢,怎樣為美國取利,對中東戰爭乃至是海外駐軍經費的抱怨,以及對歐洲北約軍費的全額開支敦促,就說明了特朗普的真實觀點。



三、美國經濟發展的策略需求,也在不斷的謀求新出路。美國經濟的衰退、債務的堆高,美國經濟的發展成為特朗普上任後的巨大考驗。特朗普看好了兩點,一是平衡關稅,大範圍貿易戰是一個不錯的平衡措施,不要說美國的貿易戰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就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美國也不虧的,畢竟美國的經濟增長率才4%左右,吃大虧的還是他國。特朗普第二個瞄準點就是中東能源資源,有人說美國不缺石油了,幾次中東戰爭更沒有拿走一滴石油,相反戰爭和當地戰後重建反而投入不少美元,美國是在維護地區和平、打擊獨裁統治!我就問你一句,說這話你自己信嗎?看看委內瑞拉、俄羅斯、伊朗的對美關係就明白了,沙特等其它中東產油大國親美或被美國掌控,美國就是在爭當石油能源聯盟盟主,控制石油定價權,影響世界能源經濟,打擊對美潛在威脅國家經濟發展。這種情況下與俄羅斯硬碰硬明顯是不智之舉,所以美國採取了軍事鬥爭之外的經濟和政治手段,來制裁和打壓俄羅斯,避免發生戰爭擴大投入。

總之,美國不是怕俄羅斯、怕打仗、怕俄羅斯核武,國與國利益爭端沒有誰怕誰之說,眼前的美伊對抗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美國在敘利亞對俄羅斯關係上,只是不想投入太多經費,美俄都不可能把精力放在敘利亞,終有退出和轉移的時候,美國想的是培養代理人為手段,為美國在中東取利,而不是通過戰爭手段來實現。


極度駭客


世界有很多國家都有核武器不止俄羅斯一個國家有,況且美國國內的核彈頭更多,他並不是害怕俄羅斯使用核武器,而且害怕世界上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都加入新一輪的戰爭中來。

美俄之爭,歷來已久。雙方軍事實力可謂是不相上下(俄羅斯略遜一籌),並且雙方都有自己的同盟陣營。藍色屬於美國陣營,紅色屬於俄羅斯陣營,儘管美國的同盟陣營在數量上優於俄羅斯,但是整體軍事實力雙方同盟可以說是世界的鼎立者。而且美國這麼多年對一些國家實施打擊策略,必然會引起一些國家的不滿,如果那些受到過美國製裁的國家群起而攻之,美國也是很難受的,因為眾多螞蟻擁有瓦解一頭大象的能力。


這是世界核武器分佈地圖,幫圖片可以看出,美俄陣營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數量其實差不多的,美國在這方面並沒有佔到什麼優勢,而且俄羅斯陣營裡面大部分都是一等一的大國,而美國陣營裡除了歐盟外很難找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國,並且近年來歐盟的實力也逐漸衰退,而俄羅斯陣營的大國發展勢頭卻越來越好。如果美國跟俄羅斯硬碰硬,必然會引起世界多個國家加入戰爭中來,但是美國也是有腦子的,儘管自己實力強於俄羅斯,他清楚的知道這並不代表自己就會取得勝利,雙方陣營的實力擺在那裡。



所以美國真正擔心不是俄羅斯一國的核武器,他是在擔心世界多國同時使用核武器,這必然會引發人類災難,這是美國不願看到的,因為一旦災難爆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逃脫,與其看到世界毀滅,美國更能接受目前相對和平的霸主寶座,這樣對美國的利益更大


(二戰後的柏林)

從歷史的軌跡可以看出,莽夫的下場都是最慘的(比如挑起二戰的德國和日本),只有冷靜思考的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贏家,美國更樂意當最大的贏家,而不是去充當莽夫角色。各位朋友,你們對此問題有什麼看法,請在下面評論吧:

(覺得我回答有道理的點個贊或者點個關注,謝謝)


風華歲月愁


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不敢與俄硬碰硬,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當然有擔心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原因。美國最害怕俄羅斯的核武器,不僅在敘利亞問題上,在所有衝突中都有這個擔心。這也是美國對其他國家可以發起軍事打擊,而對俄羅斯只敢進行經濟制裁的根本原因。


第二,關鍵是敘利亞反對派已經成為扶不起的阿斗,美國沒有必要與俄羅斯硬碰硬。一方面,美國與俄羅斯硬碰硬,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划不來;另一方面,敘利亞反對派最後只有死路一條,美國再幫助敘利亞反對派,只能讓自己丟臉丟醜、輸得更慘。


第三,美國的戰略重點已經轉移。特朗普認為,在中東地區,有以色列這個急先鋒、有沙特等幾個盟友照看著就夠了,沒必要花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在中東。目前的戰略重點主要在兩個方面:一者,美墨邊境,修建好邊境牆,阻止非法移民湧入美國,這是特朗普的當務之急;二者,實施印太戰略,奧巴馬時期實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特朗普“一切去奧巴馬化”,要實行印太戰略。為了實現自己的兩個小目標,美國不可能在敘利亞與俄羅斯大幹。


毛開雲



動用核武器?不光美國怕,全世界都怕,當然俄羅斯也怕,不到必須以命相搏之際,它也不會動用那東西,死亡之手的啟動程序就是到最後民族危亡之際,以此程序一次發射所有核武器,徹底摧毀預定之敵的,就是你讓我死?也得拉你為我殉葬!對俄羅斯/前蘇聯的這種核戰略,美國人幾十年前就心知肚明。

由此所謂美國人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怕俄羅斯動用核器的觀點大謬不然,核大戰沒那麼容易開打,世界未日不會象恐怖分子的暴炸襲擊,說來就來。美國人在敘利問題上不敢與俄羅斯硬碰硬最重要是受到三方面條件的嚴重限制,跟核武無關。

一.就按目前雙方常規實力,戰場條件來分析,美軍至少沒有把握打贏戰爭。


敘利亞距俄本土最近距離不足千公里,而那支裝備小艦扛大箭的裡海艦隊活動區與敘利亞距離只有六百多公里,高加索山區的沃羅涅日戰略預警系統的覆蓋範圍達整個中東,乃至阿拉伯伯海。

也就是說,敘利亞乃至周邊地區都處於其國家戰略體系的支撐下,美軍的隱身三箭客的作戰實力在這範圍內,與俄空天軍作戰,不但優勢盡失,而且在對手不開雷達依然能逮著自己,自己開雷達是靶子,不開是瞎子條件下處於絕對劣勢,因此戰時的制空權歸屬俄羅斯。這種戰場態勢,俄軍在口徑巡航導彈、伊斯坎德爾、成捲風前邊開路,空天軍協同下可以把美軍陸上兵力全部連下海;美軍航母編隊的處境更危險,艦載機部隊的遭遇跟陸上戰機相周,無法發揮火力,使整支編隊處於對手空海火力的雙重壓力之下自身難保,何以支援陸上作戰?

二.美國的國內經濟形勢不支持它與俄軍硬碰硬直接開戰!

美國財政部的統計數據即將出爐,其財政收入在稅收政策調整及貿易爭端的影響下會大幅減少,使其債務餘會達到22萬億左右,而且在貿易戰11月4號進入白熱化之後,這個數字還將會迅猛擴張,會使美政府債務處於違約邊緣。由此美國連對伊朗這種中型對手儘管恨入骨髓都不敢輕啟戰端,何況面臨俄羅斯這種頂級軍事強國,一旦開戰,俄經濟固然陷入困境,但它沒有那麼大的債務負擔,而且背後有個強大的金主;但美國這種戰爭條件下,一仗下來必使它經濟徹底崩潰,除非它認慫逃跑,連中東、歐洲都不要了。

三.美元海灣油氣出口的壟斷地位不允許美國與俄羅斯硬碰硬。

如果美國在敘利亞與俄羅斯硬碰硬,引發衝突的烈度無法控制,在這種雙方打擊力面前,誰都不敢不盡全力,只要稍有疏忽軟弱肯定會被對手按在地上搓臉,這後果誰都承受不起。美國人不僅需要擔心美俄較量的勝負,海灣那邊的伊朗也讓他防不勝防,不容放鬆絲毫警惕,這種態勢讓美國如何應對,被波斯人拖著後腿卸肉再與北極熊較量這事美國人可絕對不敢幹!

因此,正全力以赴籌備與世界進行即將白熱化經濟戰爭的特朗普政府,絕不會僅僅為了繼續攪屎敘利亞而把美國帶進那種萬劫不復的境地,這跟北極熊用不用核武沒一毛錢關係。讓伊朗石油出口歸零及與其另一個更大對手的全方位較量,才是特朗普老傢伙的主戲!


鐵嶺鋒


這種說法明顯有問題。木叔來解疑釋惑吧!說三點,1000字吧。大家看了之後可能就會知道這個問題其實是不靠譜的。但確實有人這麼想,所以也值得回答:

第一,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本質不是主動推翻巴沙爾,而是“敘人治敘”的策略,本來就不會和俄羅斯硬碰硬,不是敢不敢的問題。

美國2年來只是把軍隊部署在的敘利亞東北部。當地恐怖分子最多,美國最初進入也是反恐。而且美國是2015年才進入敘利亞的。當時敘利亞內戰已經4年多了。如果美國要直接推翻巴沙爾,會等這麼久?一屆總統任期都結束了!

因此美國的敘利亞問題戰略是“敘人治敘”,是用反對派來對付巴沙爾。所以美國本來就沒有面對面打擊巴沙爾的計劃。與此相對比的是看看美國推翻薩達姆吧,美軍直接進攻巴格達,一個月就拿下。而對巴沙爾,美國人如果想推翻他還等4年才進入?而且不到他的統治區,只在東北部庫爾德區部署?

所以知道這個現實的話,就能看出這個提問邏輯就有問題。

第二,俄羅斯再魯莽,也不至於為了敘利亞而對美國使用核武器。為了這麼小的國家把全世界拖入核戰爭,普京腦子進水了嗎?

核武器是沒有正常國家敢用的。特別是俄羅斯和美國這兩個大國。核武器只是戰略威懾,不是實戰武器。

別說為了敘利亞,就是為了烏克蘭,俄羅斯也不可能使用核武器。想想冷戰時期,美蘇對峙那麼激烈的背景下,雙方核武庫能把人類毀滅上百次,都沒有一次使用過。如今美俄矛盾能有美蘇矛盾大?

況且只是為了一個小小的敘利亞,美俄就要爆發核大戰的話,普京確實腦子有問題。這不是普京這麼聰明人的風格,特別是為了巴沙爾也根本不值得把全人類的命都搭上。

第三,俄羅斯的目的只是保存巴沙爾政權,對這個政權控制100%還是80%的領土不感興趣。和美國人存在可以談判和博弈的空間。

俄羅斯進入敘利亞也是2015年,原因之一也是反恐。另外是看到巴沙爾的局勢不妙,一旦反對派把巴沙爾推翻,俄羅斯利益受損。在此背景下該國進兵。而美國卻沒有公開打擊巴沙爾。這是美俄戰略的不同之處。

但是俄羅斯關注的只是巴沙爾政權存留,不關心他是否能達到2011年內戰前這樣的全部國土統治方式。實際上敘利亞也不可能完全回到7年前。

因此在巴沙爾政權存在的現實的基礎上,俄羅斯是可以接受美國人支持的反對派或者庫爾德人可能佔據該國20%左右領土的。只要巴沙爾政權存在是基礎。說明美國和俄羅斯存在利益媾和的空間。既然能夠談,還用得著硬碰硬去打?更沒必要把核武器牽扯進來。

歡迎就此問題發表你的看法!

多交流多關注!


木春山


不是!

1.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不敢與俄硬碰硬,是因為美國大兵怕死,而美國政府更怕直接讓自己的戰士上戰場,犧牲——對於特朗普政府來說,就是最大的政治危機。

2.當然,最核心的是:美國在中東地區,尤其是敘利亞戰場上,找不到靠譜有戰鬥力的代理人!

(1)庫爾德人,被美國一而再、再而三的拋棄。即使現在,美國還在拉攏庫爾德人武裝,而敘政府也在俄羅斯協調下與庫爾德人溝通之中。

(2)以色列除了偶然到敘利亞空襲,就不敢出動地面部隊,即使在美國遷館耶路撒冷,以色列即可挑起了巴以衝突,然後跟美國訴苦——以色列顧不過來,不能出兵啊,巴以衝突太厲害了。結果,在德拉省的戰鬥中,俄羅斯帶著國際警察就到了戈蘭高地,以色列也沒有動作——估計特朗普都快氣壞了。

(3)美國叫沙特聯軍出兵,但是沙特除了直接掏錢購買美國武器矇混過關,就沒有也不敢出動地面部隊,至於前天國家,更是不會自討苦吃!
而俄羅斯的地面部隊卻有強力支持:伊朗軍隊、真主黨和敘政府軍都是俄羅斯的堅強地面部隊!

3.至於核武器,雖然美俄都說在發展各種戰術核彈,甚至今年兩國領導人隔空喊話,各種大殺器頻頻出現,其實都是一種博弈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