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劉備稱帝後,爲何不給關張二人封王?原因沒那麼簡單

桃園三兄弟結義的故事,無論是在電視劇還是小說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情節,關張二人出生入死幫助劉備取得了天下,有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為何劉備不給二人封地,封他們為異姓王呢?難道是怕他們分權?

桃園三結義,劉備稱帝后,為何不給關張二人封王?原因沒那麼簡單

三人的情義在小說中的描寫大家是有所感受的,三人的結拜更是被後世當作膜拜的典範,然而這樣感天動地的結義兄弟,在真實的歷史上,其實並不存在。三人的故事不過是小說的作者虛構出來的罷了,雖然結義是假的,可是三人的情義卻是實實在在的手足兄弟。

桃園三結義,劉備稱帝后,為何不給關張二人封王?原因沒那麼簡單

在關羽的相關傳記中曾有著這樣的記載,先主(也就是劉備)和二人睡覺一張床,如同親兄弟一般,而兩人也是隨先主奔波周旋,不畏艱險。在張飛傳中,更是明確記載關羽年長張飛數歲,張飛像對待兄弟那樣對待他,所以,在歷史上,雖然三人並沒有真正的結義,但這份兄弟情義卻不是虛構出來的,它真真切切的存在。那麼,既然三人的關係如此之好,為何劉備在登基之後,當上了蜀國的額皇帝,為何沒有給自己的兄弟封王的意思呢?

桃園三結義,劉備稱帝后,為何不給關張二人封王?原因沒那麼簡單

劉備當上皇帝前,關羽的爵位是漢壽亭侯,而張飛是新亭侯,雖然後來又被封了西鄉侯,但從字面也可以看出兩人的爵位並不高,這種爵位在當時的制度中屬於第三等,是比較低的一等,也就是這樣才讓大家發出了為何劉備稱帝后不給二人加官進爵的疑問。劉備當上皇帝以前,關羽就遇害身亡,他稱帝沒多久,連張飛也被殺掉了,兩個最好的兄弟都死了,如果這個時候給二人直接封個異姓王,又顯得自己大方,又不用擔心有人分自己的權力,可謂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但劉備不僅沒有給他們封王,更是連一點點的追封都沒有,這就讓世人非常的捉摸不透。

桃園三結義,劉備稱帝后,為何不給關張二人封王?原因沒那麼簡單

首先,劉邦當年在位的時候曾經留下過一句話,是所謂的白馬之盟,說,如果不是姓劉的人稱王,那麼天下將群起攻之。所以漢室王朝已經沒有封異姓王的規矩了,如果擅自給關張二人封王,就是破壞了前代的封賞體系,對於新生的政權也不是很有利,容易引起其他人的不滿。

桃園三結義,劉備稱帝后,為何不給關張二人封王?原因沒那麼簡單

其次,劉備不給二人封王,其實是藏了個心眼,想要把這件事交給劉阿斗來做,所以後來劉禪將二人追封,這一點,其實很多的皇帝都曾用過,在自己退位之前貶了一個大臣,新皇帝上位再去重用他,讓大臣覺得新皇帝更懂賞識他的才能,從而更加的死心塌地。

最後,這是劉備的個人習慣問題了,劉備封賞臣子一向不會一下子升得太高,他深知朝九晚五的道理,甜頭要慢慢的給,這樣大家才會心服口服,被封賞的人也會更加的有動力,因為前方的還會有更好的職位等著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