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易玄學:源遠流長,逐步沒落的中國占星推命史

命理學中,所用得到推命依據:四柱八字,星象。以星象推命的星命術是命理學的一個重要元素,目前有史料可考它起源於唐朝,但古人對星象的研究,卻可追溯到遠古時代甚至更早。

師易玄學:源遠流長,逐步沒落的中國占星推命史

中國占星推命

古老的起源:

中國古人對“天”充滿了崇拜和敬畏,認為天上星辰的運行,指示著人間的吉凶禍福,天象與人事是相互對應的關係,於是星佔之術應運而生。在帝堯時期,就設置了專門觀測星象的官職,在崇拜星辰的同時,將星辰的明暗、位置等變化與人間的吉凶對應起來,作於預示和指示。進入後期階級社會後,祭祀星辰是統治者的專權,所以最早的占星術是將星象與統治者、國家命運聯繫起來的一名神秘的知識,並牢牢掌握在極少數帝王皇權手中(部分高深知識至今仍是如此)。

師易玄學:源遠流長,逐步沒落的中國占星推命史

中國占星

占星術的完善和興盛:

到春秋戰國這一動盪時期,占星術日益受到重視,此時,星佔理論已經相當完備,太歲紀年、十二次、二十八宿、星辰分野等星佔體系得到了確立和完善。著名的星佔家有:宋國的子韋,鄭國的裨灶,齊國的甘德,魏國的石申等。同時期,當時流行的陰陽五行說也融入了星佔術之中,使其理論體系進一步完善。兩漢時期,星佔術得到新的發展,馬王堆曾出土帛書《五星佔》,內容十分詳盡。司馬遷也將星佔等內容成果寫入了《史記》。兩漢時期的董仲舒、劉向、揚雄、張衡等都是星佔高手。到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動盪時期,占星術繼續發展,但無大突破,統治者開始不太重視(多為戰亂導致學術失傳)。

師易玄學:源遠流長,逐步沒落的中國占星推命史

帛書《五星佔》


占星術衰落,星命學興起

唐代是中國文化的繁盛時期,占星術在這一時期發生了重要的質變。傳統以推斷國家吉凶為主的占星術此時已經十分繁雜詳備。在經過開元年間瞿壇悉達總結匯集的《開元佔經》之後,單純的推斷國運為主的占星術基本停止發展分。逐步被束之高閣而冷落。於是一些術士將星佔術與推命結合在一起,發展出一全新學問:星命學。

星命學合適誕生目前無從考證,韓愈曾經在自己文章中提到星命之法,可見當時星命學已經產生,而與韓愈同時期的四柱八字李虛中很有可能也參與創立了星命學。而後世星士們一般奉張果為星命學始祖,相傳他首創星命之學,後將其傳予李(心登)並有《張果星宗》傳世,但據後人考證,此書乃偽作之疑。

師易玄學:源遠流長,逐步沒落的中國占星推命史

星圖

星命學的發展與興盛

星命學歷經宋元明清各代,在內容和方法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逐漸變得複雜和繁瑣,成為一門高端、高深的學問。宋代的鮑雲龍、遼代的耶律純、元代的鄭希誠、明代的劉基、萬民英、杜全,清代的李光地等都為這一時代的名家。特別是到了明代大量吸收外來學識,隨著西方傳教士的交流,西方自然科學成果逐漸流入中國,有一位名叫穆尼閣(譯音)的傳教士就著些了一部介紹當時西方星象學的《天步真理》將西方黃道十二宮與十二辰、二十八宿銜接在了一起。

師易玄學:源遠流長,逐步沒落的中國占星推命史

『師易玄學』淘寶有售

明清時期,星命學已經十分成熟,成為一門異常複雜高深的學問和技術,《四庫全書》收錄關於星命的著作數十種,但留有作者姓名的並不多,這也反映了星民學子唐代以後,專門研究的學者越來越少,甚至逐漸成為絕學,這也決定了星命學的衰落和失傳。

師易玄學為明朝雲南孔先生得邵雍(安樂先生)皇極數正傳至今第二十七代門生。主以四柱八字命理、測字、風水開運為精,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為不變千古真理,為有積善佈施方可轉之。

師易玄學:源遠流長,逐步沒落的中國占星推命史

師易玄學淘寶有售

『師易玄學』自明朝開宗立派以來始終遵循因果。於清宣宗道光七年(1827)年落戶香港,百年的歷史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