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口意供養佛,屬於大供養!

身口意供養佛,屬於大供養!

我們學佛的人,要用身口意來供養佛。什麼叫供養啊?以為買點水果,做點功德啊?不是這個供養。

身口意都要供養。

就是說,你的身體如果做出來佛的事情,你就是在供養佛;你今天嘴巴里說出來的話,是像佛一樣的,你就是在供養佛;今天你的意念想出來的事情,像佛一樣,那你又是在供養佛。所以身口意要供養佛。

比方說我們身體做一切佛事,我們做很多的佛事,我們磕頭,我們換水果,我們換花等等一切,就是身體供養;那麼開口就說菩薩好,說佛好,勸人好好唸經,好好修心等等,那叫口供養,就是嘴巴在供養佛;那麼意念上呢,要隨時地憶佛,也就是說,在意念當中隨時都想到佛菩薩,隨時都想到我是一個菩薩,我是一個佛,那麼你意念當中也是在供養佛。因為你在任何的意念當中,你沒有忘記佛性,實際上你就是在意念地供養佛。所以,要身在做佛事,口在唸佛,意念要集中不散失,你這樣才念得好佛,才做得好菩薩。

身口意供養佛,屬於大供養!

身體要不斷地做善事。舉個例子:你們剛剛在觀音堂做的所有事情,是不是在做善事?如果你們都是在做佛事的話,那麼就對了。比方說剛剛在弄山水畫,在搬凳子,那這些都是為了眾生。又比方說要聽師父講課,那麼你們的嘴巴呢,“哦,大家講話輕一點啊”。大家唸經啊,或者打電話跟人家解釋,這些都是做佛事。如果腦子裡正想著:“我要好好地修啊,我差得太遠了。”那麼這樣的話,你的思維才會集中,才會不散失。

所以身口意屬於大供養。不要以為出了一點點錢,不要以為做了一點好事,不要以為今天我稍微做了些佈施就是大供養。實際上,大供養是你自己真正能夠用你的意念,用你的行為,用你的嘴巴講出來的話讓人家感受到你是佛,實際上你就是在供養佛。因為你出來的樣子讓人家看到了佛菩薩,讓人家想到了佛菩薩,那你就是在供養佛了。

像這種身口意供養有什麼好處呢?

因為供養佛的人,他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感召。

加持是什麼?佛菩薩對一個人的加持,就是讓他能夠克服他的孽障,能夠讓他心明眼亮,能夠讓他不斷地消除他身上的靈性。因為他只要跟菩薩感應越多,魔和鬼都不會上他身,就這麼簡單。

身口意供養佛,屬於大供養!

所以反過來講,為什麼身口意的供養能夠讓魔不上身呢?很簡單,因為你嘴巴里從來不講鬼話,因為你腦子裡從來不動鬼點子,因為你做出來的動作都是像人、像菩薩。你想想看,就這三個,你是不是得到供養了?想想看,只要你真正地在人間像菩薩一樣地這麼做,魔會來找你嗎?

舉個簡單例子:你身體上的素質非常不好,你有很多的病菌,那麼平常體質不好的人在你面前打個噴嚏,你就感冒了;如果你的身體素質很好,人家再怎麼弄也弄不到你的。所以我們平時像佛、像人,不做鬼事,我們就見不到鬼。經常做鬼事的人,他怕鬼;經常動鬼點子的人,他也是怕鬼的;經常不做人事的人,他也是會被鬼找上的。

要真正明白,菩薩的加持和感召。菩薩的加持和感召是什麼呢?就是感應的召喚。你這個人跟菩薩想的都一樣,你就能得到菩薩的感應。你一念經,一召喚菩薩,菩薩就會來,這就叫感召。感召實際上是有力量的。

身口意供養佛,屬於大供養!

舉個簡單例子:師父如果今天磕頭求菩薩,為什麼比你們靈啊?因為我有感召力。你們磕頭求就沒有感召,因為召不來啊,你們沒有感動菩薩啊。

你們自己的功力不夠,功德不夠啊,你怎麼會有感召力而一求就靈呢?

能夠一求就靈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前世修得特別好,今世沒有做壞事,他到廟裡一求就靈;還有一種人,前世一般,今世狂修,沒有做什麼壞事,沒有動什麼壞腦筋,他也有他的感召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