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縣:彰顯山水特色 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生態美麗的後花園

周至因“山曲為盩,水曲為厔”而得名,山清水秀,生態良好,是國家級生態示範縣,西安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境內風景名勝眾多,有老子講授《道德經》的樓觀臺,因白居易創作《長恨歌》和隋代佛舍利而馳名的仙遊寺。是世界上最大的獼猴桃生產基地,“中國獼猴桃之鄉”,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苗木花卉集散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具特色的自然人文產業優勢,讓周至在西安所轄區縣中獨樹一幟。

2016年12月,市委書記王永康第一次到周至調研就作出“生態”“富民”的重要指示。周至縣委書記楊向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周至縣將緊緊圍繞國家和省上對周至的主體功能區定位和市上對周至生態文化組團定位,立足周至的區位特點和自然、人文稟賦,大力集聚生態發展動能,努力形成綠色經濟優勢,不斷提升環境保護質量,全力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生態美麗後花園。

周至縣:彰顯山水特色 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生態美麗的後花園

楊向喜

2035年建成踐行“兩山理論”示範縣

楊向喜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結合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周至將分三步來實施:

第一步:到2020年,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鄉村振興取得重大進展,美麗周至建設初見成效,在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中增加周至分量、塑造周至優勢,擴大周至影響,成為大西安重要旅遊目的地。

第二步:到2035年,建成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踐行“兩山理論”示範縣,成為以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田園民宿為特色的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生態度假休閒區。

第三步:到2050年,建設成為具有較強生態實力、獨特人文魅力、綜合旅遊能力,良好環境潛力,宜居宜業活力的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後花園,建成擁有較強實力的西安生態文化組團和國際範的“金周至”。

周至縣:彰顯山水特色 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生態美麗的後花園

周至縣秦嶺北麓生態保護佈置圖

“科學規劃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先決條件。我們堅持高標準編制‘1+N’系列規劃體系,‘1’是城鄉總體規劃,‘N’是與總體規劃配套銜接的一整套專項規劃體系,包括縣城規劃、城鎮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等,全面對標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目標,堅持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注重多規合一,確保一張藍圖、一本規劃,協調推進、全面落實,確保‘金周至’規劃目標按期實現”楊向喜說。

實施“六水”“六帶”工程守好大秦嶺護好黑河水

“每個區縣的自然稟賦不一,周至76%以上的面積都在秦嶺山區,黑河發源於此,對於周至來說,保護綠色生態是規劃的前提,具體說就是要守好大秦嶺,護好黑河水,修好生態河。”

2017年底,《周至縣“六河六帶”全境蓄水增綠工程規劃方案》正式出爐,成為周至“守好大秦嶺,護好黑河水”的具體實踐。

周至縣:彰顯山水特色 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生態美麗的後花園

周至縣沙河溼地公園

“六河六帶”全境蓄水增綠景觀工程PPP項目總體佈局以縣域內六條較大河流和六條主要公路帶為框架,在平原區全面建設溼地、水景觀以及增綠工程,形成“六河”溼地景觀帶和“六帶”水景觀帶,規劃總面積46.26萬畝。“六河”由東至西分別為耿峪河、田峪河、就峪河、黑河、沙河、仰天河,“六帶”即六條公路帶,分別為橫向的S107關中環線公路帶、X318安啞公路(南橫線)帶、G108(西寶線)公路帶、渭河堤防路帶和縱向的武功至馬召公路帶、楊凌至竹峪公路帶。“六河”、“六帶”分別新增溼地面積3.56萬畝,1.9萬畝,新增綠地面積26.2萬畝和14.6萬畝。

在20個“六河”“六帶”交叉處,結合地形地貌、基礎設施以及歷史文化、村鎮風貌建設,打造不同特色的溼地主題公園,同時進行大規模、高層次綠化改造提升,建設色彩鮮明的大地景觀,打造安瀾周至、生態周至、大美周至,使周至真正成為山水福地,詩畫周至。

屆時,還將以水系、田園、山地三大資源為基礎,梳理出生態、農耕、國學、宗教、民俗、財富等6大文化脈絡,民俗運動匯、農耕體驗園、水上樂園、綠色學校、溼地科普園、國學俱樂部、無動力樂園、觀光花海、婚紗攝影基地、生態餐廳、溫泉酒店……都將和市民一一見面。

依託生態農業優勢助力周至跨越發展

周至縣:彰顯山水特色 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生態美麗的後花園

竹峪鎮鴨溝嶺村美麗鄉村建設效果圖

城鄉發展的終極目標就是既要產業,也要美麗,更要宜居,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堅決打好生態牌,念好山水經。

“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鮮明的農業特色產業是周至最大突出優勢。未來周至的發展,就是要圍繞鞏固“三大園區”(一城一園一區),提升“三大產業”(現代農業、全域旅遊、生態工業),開發“三大板塊”(沙河產業帶、啞柏園藝花卉小鎮、西部智能裝備產業園),在護好綠水青山中提升幸福指數,在做優歷史文化旅遊名片中擴大知名度,在轉型發展獼猴桃、苗木花卉等產業中實現富民強縣,實現生態、文化、旅遊、農業等產業的全面提升”談及縣域經濟和產業發展,楊向喜這樣表示。

周至縣:彰顯山水特色 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生態美麗的後花園

啞柏鎮新區濱水景觀效果圖

特色農業方面,“周至現有43萬畝獼猴桃,17萬畝花卉苗木,6.5萬畝蔬菜和沿山12萬畝雜果,對於這些特色農業,要著力提質增效,用品質提升農業發展水平”。改造提升獼猴桃老園區1萬畝以上,新增高檔苗木3000畝、設施蔬菜500畝,擴大周至特色農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全域旅遊方面,周至南依秦嶺、北臨渭河,轄區內文物古蹟眾多,周至將加快關中古鎮等項目建設,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步伐,培育2個鄉村旅遊示範村、10個風情特色村,提升自然山水遊、休閒度假遊、鄉村古鎮遊、農業觀光遊等多元化旅遊業態發展水平,打造全域旅遊目的地新亮點。

周至縣:彰顯山水特色 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生態美麗的後花園

周至縣西部智能裝備產業園區總體規劃圖

生態工業方面,依託生態和農業,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和生物製藥,增強集賢產業園承載能力,加快集賢產業園幸福製藥、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等項目進度,推進西部智能裝備產業園、蘇陝合作共建“太周創新產業園”建設,加強紅星美凱龍、富士康等項目跟蹤服務,積極引進一批帶動能力強、稅收貢獻大的項目落戶,助力周至跨越發展。

“周至的規劃編制體現了自身獨特的生態、人文、地域特色”楊向喜說,“我們相信,通過強有力的規劃執行和管控,我們一定會抓住機遇,把周至打造成西安美麗的後花園,打造成為踐行‘兩山’理論的生動樣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