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國科:肇慶機械大王成長記

賴國科:肇慶機械大王成長記

如今,45歲的賴國科已經是肇慶地區“機械大王”,他得到了一個20歲小夥子夢寐以求的一切。他的肇慶市力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專營機械、工程機械、路面機械以及農業機械為一體的公司。經營地域以珠三角目標市場為主,是肇慶市建築機械業經營規模最大,銷售品種最全,管理體系最完善的銷售企業。

賴國科:肇慶機械大王成長記

創業成功的秘密在於踏實的幹

1989年,年僅16歲的賴國科經表哥介紹離開家鄉英德市東華鎮,來到順德,做水泥工。每天三四點就要去工地,一個月三四十元的工資雖然足夠高,但也都是血汗換來的。1990年賴國科進入到機械廠工作,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門外漢到精通各種機械的“專家”,再到因為備受信任負責肇慶地區的業務,一干就是十二年。

轉眼到了2001年,賴國科拿著多年來的積蓄離開了順德來到了肇慶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肇慶是一個有著蓬勃生命力的城市,同時也是藉助廣州半小時經濟圈輻射的作用,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事實也證明了賴國科的選擇是正確的,肇慶不僅讓他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也讓賴國科事業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成功。

賴國科認為自己成功的秘訣在於踏實的幹。所謂踏實的幹,就是指不僅要認真,而且不能過於貪心。“口袋裡有錢購買機器,只夠買一臺的錢絕不會’打腫臉充胖子’買兩臺,我只做有把握能夠控制的事。”

賴國科:肇慶機械大王成長記

曾歷經的困難讓他變得更堅強

賴國科從來沒想過要當什麼機械大王,他只是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但市場不可能風平浪靜,辦企業也不可能一帆風順。讓賴國科印象深刻的是2004年,經濟下滑,貨物根本賣不動,面臨著很嚴峻的生存挑戰。當時賴國科思前想後,付出了比平時更多的努力,親自上門一家家拜訪客戶,摸清了客戶需求,適時調整經營策略,終於安然度過了難關。

還有一件事,賴國科有個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在他這裡進完設備以後,資金週轉出現了一些問題。在付完部分款項以後,剩下的尾款就拖著不付,最後不了了之。這給賴國科敲響了一個警鐘。從此以後,賴國科確立了做生意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原則。他說不欠款是底線,沒有例外。

遭遇經營困難或市場大環境不好的時候如何安身立命?對於企業負責人來說是個考驗。賴國科不是個悲觀的人,他的做法是把握好自己,經營好當下。正是憑藉著自己的踏實和良好的危機處理能力,他才在肇慶地區開拓出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不知不覺成為了肇慶地區遠近聞名的“機械大王。”

賴國科:肇慶機械大王成長記

固步自封者死,改革自新者生

市場是個優勝劣汰的競技場。固步自封者死,改革自新者生。要不被淘汰,除了踏實的幹,老老實實做好本分,也要不能安於現狀,不能不思進取。只有改革自新,應時而變,才能在市場中站住腳,才能有機會脫穎而出。

賴國科的選擇一直就是居安思危。

“改革也好,轉型也好,都是市場變化引導的,我想要未來企業可以更長遠的發展,改革是肯定要的。國家要改革,企業要轉型,都是大勢所趨。”

面對當下市場全球化的大趨勢,賴國科初步計劃是,從引進人才開始自我改革。從言語中我們能很明顯的感受到賴國科對於人才的渴望,有獨自思辨能力的人有多重要?他希望重新確立一個團隊模式開始切入改革,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他說,他需要幾個能獨擋一面的年輕人,幫助他甚至是能夠替他瞭望、放哨。在這一點上,賴國科清楚地意識到了自己很多思想跟快速發展的當下出現脫節時,會給企業帶來什麼風險。從這一點而言,他仍然是一個有敏銳觀察能力的戰鬥者,而非保守的守成者。

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在賴國科看來,企業自身的定位很重要,但單打獨鬥也不能走得很遠。要企業長青,企業需要通過商會這種平臺,“抱團取暖”是明智之舉。未來機械行業一定會經歷變革和轉型,要做的還有很多。他說非常期待自己的企業未來能夠在機械行業創造出更多令人矚目的成績。

七月的肇慶,天朗氣清,藍天格外的澄澈,我們結束完採訪的時候,一眼望去,這四面環山的肇慶滿目翠綠,那分明是希望的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