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紫禾湾

01

在我的回忆里,故乡紫禾湾的冬天寂静又漫长。

通道全被积雪覆盖了,车子上路就打滑,湾里湾外的进出,全靠步行。大雪封山时节,二十公里的山路让人望而生畏,人们全窝在家里,不愿意外出。电也停了,整个紫禾湾犹如进入一个冰封的无声世界。

我的故乡紫禾湾

我家老房子是一座三合院,老式的木屋结构。建房子的木头是自家山上砍的,做工也是湾里人互相搭手。

北边六间房,分别住着我的大伯二伯,南边五间住着我们一家五口,母亲去世以后,父亲跟弟弟搬到一起睡,多出来的一间屋子便改成了专门取暖用的火炉房。

冬季消闲,湾里的男人们在家待不住,都上山打猎去了。平日难寻踪迹的猎物们,一到雪地里就无处遁形。有经验的猎人循着足迹摸索,大都不会失望。

我的故乡紫禾湾

我的大伯就是一个好猎手,十有九次都会满载而归。父亲跟二伯不懂狩猎,就背着竹篓去挖冬笋。

紫禾湾是楠竹之乡,连绵起伏的山岗上,生长着成片海碗粗壮的楠竹。人们将竹子砍来做筷子、背篓、箩筐、凉席、凉椅、凉床,还有娃娃睡的摇窝。

一到季节,湾外就会有生意人进来收特产,春天收春笋,冬天收冬笋。乡下人家,靠山吃山,只要不懒,一年四季总不会饿肚子。

我的故乡紫禾湾

女人们守在家里,有的纳鞋底,有的织毛衣,也有的凑成一桌麻将,消磨时光。我们姐弟三个无事消遣,便将冬月里摘下的山茶籽端出来,围着炉火剥茶籽。

茶籽是油茶树的果实,10月开花,直到次年10月间果实方能成熟,因此,会有罕见的花果同株现象。花为白色,可食用,我尝过,甜丝丝的。果实多为椭圆形,外壳有点像山核桃。

油茶树树高四五米,其纵横交错的枝桠,是我不开心的时候,最好的藏身之处。我经常像只灵活的野猴子,将书叨在嘴上,双手左攀右爬,蹭地就上了树。往往一待就是小半天。

茶树树干是烧木炭最好的材料,耐烧又不起黑烟。枯枝易燃,是农家灶头做火引子的首选。

我的故乡紫禾湾

茶果采回来以后,一般会摊放在宽敞的堂屋里,让其晾干,自然开裂。脱落出的茶籽呈棕褐色,跟板栗形似。

山茶籽榨制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湾里的妇人一般会用来炸小鱼干红薯片和各种小零食,又香又不油腻。茶籽榨油过后的茶渣饼,用来洗头,可以使头发柔顺,还可以袪虱子。做肥料不但养田还能杀虫。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在小河沟下游围了个坝坝,然后将茶渣捏碎了,撒在上游,大概半小时,小河沟里的鱼儿就会晕过去,一条条翻白肚皮浮到水面来,我们只需要拿个网兜去捡鱼就好了。

茶树每年的春天还会长出一种“山茶苞”,未成熟时是粉红色或者淡绿色,成熟后会脱一层皮,里面的肉质呈白色。吃起来脆脆的,口感很好。叶子在春季长嫩叶的时候会变异,变厚为“山茶片”,形如狗耳朵,味道清甜。是紫禾湾小孩春季必不可少的吃食。

02

“三十晚上的烟火,十五的灯。”自古以来,上元佳节都有挂灯笼猜谜语的习俗。

紫禾湾的家家户户到了元宵节,除了要在门前挂上两个大红灯笼,还会在房屋四周都点上红蜡烛,再将房间里所有电灯都打开,电灯照不到的黑暗角落,也要补上蜡烛照亮。据说是为了驱妖避邪,求福安平。

我的故乡紫禾湾

十五的晚上,每家都必须派人去祖坟山上送灯,表达对先人的思念,祈求保佑。红红点点的烛火,告诉先人们这世间还有人惦记他,不要害怕黑暗和孤独。如果哪家的祖坟上没有人送灯,就表明这家没有后人了,这是非常忌讳的事情。

每年的元宵节这天,不管白天夜晚山上山下,来来往往的都是人,特别热闹。到了点灯时分,整个紫禾湾像着了火一样,焰火冲天,灯光闪耀,好似星河坠到了人间。走在哪里都不害怕,哪里都是繁华盛景万家团圆,人们都从心底散发出喜悦,仿佛这一年都有了盼头。

我的故乡紫禾湾

天道循环,四季更迭,万物此消彼长。人们无论多么悲伤,日子都会继续往下过。冬天不管多么寒冷,春天也一定会到来。

江南水乡风景如画,十里桃花,百里荷塘。春天桃李盛开处,必有人家,桃李坡下,不是鱼塘就是荷塘。一年有十个月,紫禾湾都是暗香浮动,湾里人家宛如生活在世外桃源。

每年的暑假,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清早先将鸭子赶到鱼塘,然后回来收拾家务。里里外外打扫完,便跑到荷塘边,寻一处阴凉地坐下看书。六月的荷池花开正艳,看累了,便丢了书赏荷,看那蜻蜓在花间飞舞,鱼儿在水中穿梭,或者索性折一杆荷叶盖在头上,躺倒在池边甜睡过去,直到蚂蚁将我咬醒。

我的故乡紫禾湾

傍晚赶鸭子回笼的时候,池塘边上总是会留下好多鸭蛋。我们三姐弟便穿上靴子,提着竹篮去捡,有些鸭子比较狡猾,会将蛋下在隐蔽的草丛里,总是要费好多功夫去翻找。但是找到以后的惊喜和收获,完全可以将我们的辛苦抵消掉。

捡完鸭蛋,我会顺手在鱼塘里扯几根茭白,这样晚餐就算是搞定了。

夏季雨水多,鱼塘经常被灌满,有些鱼便从塘里溜出来,跑到小河沟去。每到这个时节,父亲便带着我们,拿着鱼网去河沟里捞鱼,运气好的时候,总能捞到几条草鱼鲢鱼,十多条巴掌大的鲫鱼。

我的故乡紫禾湾

父亲炖的鱼特别好吃。山泉水养大的鱼,没有多大腥气,父亲只在园子里扯两把紫苏,摘几个青椒,就能做出一碗味道鲜美的鱼汤来。有时候他也会摘两根苦瓜一起煮鱼,这种奇怪的吃法,我长大以后从来没有在别处吃到过,毕生难忘。

三伏酷暑多蚊虫。每到傍晚时分,父亲便点了晒干的艾蒿来薰蚊子,艾蒿不够烧了,就用旧的瓷盆装上谷壳和米糠来烧烟,通常不等蚊子薰跑,人先呛个半死。

偶有停电的夜晚,父亲会将竹床搬到晒谷坪里,我们躺在上面,望着天上数星星。瓜棚豆架,蒲扇悠悠,这都是属于幼年最美好的记忆。

我的故乡紫禾湾

03

离人心上秋,是愁。秋天在诗人的眼里是萧索的,是枯黄的落叶,是满目的清霜。可是在紫禾湾人们的眼里,秋天是五谷丰登,金灿灿沉甸甸的喜悦。

大人们忙着收割水稻,小孩子就漫山遍野地跑,砍枯枝做柴火,撑竹竿打野枣。秋阳高照的日子,老大爷都团团坐到墙根下摆龙门阵,老太太则忙着晒被子晒过冬的棉袄。

我的故乡紫禾湾

我最喜欢在八月十五那天坐在天井里,听大伯讲他们过去的故事。后山树叶沙沙作响,月亮从白色的云层里不时地钻出来又躲进去,夜凉如水,裹着人一点一点往记忆里沉落下去。

此刻,能说一说怀念,是多么幸福。

不知道彼时大伯回忆里的紫禾湾又是什么样子呢?是否跟我记忆里的童年一个样?或许每个人都有回不去的时光吧。惟愿故人安好,我的故乡紫禾湾,永远平静,祥和。

作者简介:井姑娘,有书领读达人,拆读代表作《边城》《蒋勋说唐诗》《倾城之恋》。

微信公众号:山中井姑娘(menghudawang520)

私人微信:(vivianwanglizi)

(两把刷子写作营学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