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筆記|好性格的孩子如何養成?

家長筆記|好性格的孩子如何養成?

家長筆記|好性格的孩子如何養成?

為什麼家長們都在看家長筆記?

都說家長才是孩子的起跑線,我們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就為了讓孩子更加優秀。可家長們自己又花了多少時間來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為能真正懂教育的高分父母呢?

“工作那麼忙,還要帶孩子,哪有時間讀書?”

就知道會有人這麼說!家長筆記欄目就是為繁忙的你們所來,小知幫你們讀好書,劃重點。

你只需花5分鐘就能掌握經典教育學、心理學書籍的精華!

大家一起做真正懂教育的高分父母吧!

今天我們來繼續讀《全腦教養法》

家長筆記|好性格的孩子如何養成?

美國著名兒童積極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力作

腦科學知識,破解種種育兒難題

風靡美國的發展式教育

已經改變了萬千父母的教養方式

讀完這份家長筆記只需5分鐘

好性格的孩子是如何煉成的?

- 1 -

好性格 = 什麼?

性格好的孩子一定擁有這三樣東西——“共情能力”,“社會化大腦”和“鏡像神經元”。

01

共情:聯結他人的心靈

共情就是能在情緒上與他人產生聯結共鳴,但是在與他人聯結中藥保持獨特的自我認知。這一點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難的,也是父母需要幫助孩子鍛鍊的。

02

社會化大腦:為“我們”而生

大腦本能地從社會環境中接收信號,再反過來影響個人的內在世界。每個人的大腦都是在與他人的持續互動中構建起來的。

因此我們在幫助孩子理解他們與家人、朋友、同學及其他人的聯繫,讓他們建立更加深入、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03

鏡像神經元:思維反射鏡

由於鏡像神經元的作用,我們在周圍世界中聽到、看到、聞到、觸摸到、嚐到的東西不僅可以讓我們反射出他人的情緒狀態,與其他人產生共鳴。

家長筆記|好性格的孩子如何養成?

- 2 -

家長能怎麼做?

創建積極的心理模式

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會影響到孩子的同理心。如果親子之間協調,那麼孩子就會具有飽滿的情緒。

而如果孩子的情感受到父母不協調的回應,他們就會迴避表達情緒,也不再會感受他人的情緒,變得冷漠。

父母應該向孩子表達牢固的、可預期的愛,積極回應他的需求。

家長筆記|好性格的孩子如何養成?

為孩子創造人際體驗

除了為孩子示範良好的人際關係,父母還應該讓他們聯繫與他人合作,從而讓他們的心理範圍從“我”變為“我們”。

很多孩子一開始會害羞內向,這是非常正常的,家長要做的就是允許他一開始做旁觀的局外人,然後慢慢鼓勵他加入其中。

千萬不要因為自己面子上過不去就當中責罵內向的孩子。

家長筆記|好性格的孩子如何養成?

幫助孩子在關係中學會接納

人的心態有兩種模式——“反射式”和“接納式”。當我們進入反射模式時,我們幾乎不可能以開放和關愛的姿態去與他人聯結;

而我們處於接納狀態時,我們會積極地與他人建立聯結,並在與他人的關係中感到安全感和存在感。

- 3 -

整合我們自己的大腦

很多家長有時會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和批評,那是因為他們通過鏡像神經元和內隱記憶將自己的情緒生活傳遞給孩子(如家長本身曾在童年遭遇過家庭暴力等)。

但是慶幸的是,有過不幸童年的父母也能正確地養育孩子,讓孩子感覺被愛。

  1. 父母理清自己的過去。正視自身童年的遭遇。
  2. 清晰一直的生命敘事。他生命敘事即我們如何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己的心路歷程。
  3. 與孩子簡歷牢固的依戀關係。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傳達的信號。

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