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振華|方向明確,立定精神,貼近文脈,追本溯源

時振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山東美協山水畫藝委會副主任,山東畫院院聘畫家,曲阜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山東當代書畫院山水畫院副院長,濰坊美協名譽主席,濰坊同志畫社社長,濰坊文化館研究館員。

時振華|方向明確,立定精神,貼近文脈,追本溯源

用筆的質量是中國畫的第一要素。山水花鳥皆然。它是中國畫特有的筆墨觀和核心概念。

一般認為用筆似乎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認為是狀物和表現畫面內容的手段,但它除了有應物象形的功能,還要達意、暢神,表現心象和意境。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完善的用筆基礎上。否則,用筆無法一一切將無從談起,這就是中國畫。它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家理論和太極學說古老的“易”理成就了“一畫論”的審美理念。無論中國畫有多大的含量全都起於這千古一筆。它也承載了中國文化千百年來的文化信息,與中國的其它藝術一脈相承。每一個“點"的精微都是綜合功夫的展現。如詩文裡一個字的推敲;戲劇裡的一個眼神;太極拳的一個起式;中醫的把脈……。窺一斑而知全豹。起於一,歸於一。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時振華|方向明確,立定精神,貼近文脈,追本溯源

蒼山如海

規格|68cmx68cm

材質|紙本設色

因此,才有了任伯年見到剛要學畫的吳昌碩的一條線就斷言:“比我畫的好,將必成大器……;而已成大師的吳昌碩見到十七歲的潘天壽用筆後,驚喜的題詩“天驚地怪見落筆……”:白石老人見到青年弟子李苦禪的畫而有“英(李苦禪名)也奪我心……”的讚歎!用筆的魅力可見一斑。

時振華|方向明確,立定精神,貼近文脈,追本溯源

五嶽獨尊

規格|220cmx260cm

材質|紙本設色

中國書畫的用筆與中國的禪學一樣可意會而不可言說,但在用筆的過程中,筆與墨的交溶、筆與紙的交溶、筆與心境的交溶,用筆的節奏,用筆的娛悅,用筆表現物象的感覺等等。就如下圍棋一樣有無數的未知吸引著你,這正是中國畫的意趣所在。它有著自古至今就如此認知的共識。它的跡象超越了自然的物象。它於人格、自然三位一體,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歷代先賢們形容筆意的感覺為:如屋漏痕、如折釵骨、如金剛杵、如千里振雲、如高山墜石、如錐劃沙、如印印泥……。

時振華|方向明確,立定精神,貼近文脈,追本溯源

西域神奇

規格|220cmx260cm

材質|紙本設色

賓虹老飽經學養終其一生總結出用筆的五字真言:平、圓、留、重、變。即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德行。還有太極圖循環往復的用筆方式。在文化意義上明確闡敘了中國畫的用筆在“道”的範籌。

近現代有漫長的50多年,中國畫和中國文化一樣都受到西方強勢義化的衝擊,國人也帶著西方的眼鏡審視和品評中國畫。但有識之士都已清醒的認識到:中國畫的意象造形理念和繪畫形式,高於或不低於任何藝術形式,是唯一與西方藝術相比美的東西兩大藝術高峰。中國畫自有其屬於東方文化的審美標準,高妙的用筆方式即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時振華|方向明確,立定精神,貼近文脈,追本溯源

北京十渡寫生

規格|68cmx45cm

材質|紙本設色

因此,用筆也是中國畫的宿命。舍此即不是真正意義上純正的中國畫。真可謂“用筆千古不易”。就如京戲,離開了京戲的規範,“味道”何在?

張桐禹先生形容為“‘自古華山一條路……’這條路就是用筆的關,

過了此關下山後方可‘條條大路通羅馬’,海闊天空、自由邀翔……”。

放眼望去,無數的畫家在辛勤的耕耘中被“用筆”這一關卡在了門外……。有相當的名家假畫遍地,說明他們在用筆上毫無高難度可言,而只有風格鮮明的畫家終究難成大器。這也是時代造成了當今眾多中國畫畫家傳統文化和用筆無方的兩大硬傷。

在龍瑞導師的山水課題班上研習兩年,感觸頗深。說到底中國畫入門的正確只有兩個字:用筆。

我輩要方向明確,立定精神。貼近文脈,追本溯源。揹負責任,勇猛精進。真正回到源本所傳的純正中國畫本體,以繪畫本身完善自我。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節選 文\時振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