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甲醛房的中國人,離白血病有多遠

繼滴滴的“殺人順風車”之後,自如的“甲醛房”又一次成為公眾焦點。

報道稱,阿里員工租住自如半年後,因白血病離世,家屬測量其生前租住的房子之後發現甲醛超標。基於這一事實,家屬已通過司法途徑尋求進一步調查。

但自如的CEO熊林表示,該員工只在自如租住了兩個月。目前事件依然在調查中,還未有一個定論。

新聞一出,再一次引發了中國人系列焦慮之住房安全焦慮。

有關甲醛是否會導致白血病的問題一直存在很大爭議,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中國有一半以上新裝修房,甲醛濃度超過了標準的兩倍以上。

住在甲醛房的中國人,得白血病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1. 阿里員工得白血病,和甲醛有關嗎?

阿里員工所患白血病,全名叫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這種白血病有很多亞型,不同亞型惡性程度不一樣。

根據網絡上流出的診斷書,阿里員工得的可能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這種亞型。

這是一種早期死亡率很高的白血病,死因常常是因為凝血功能障礙

在診斷書上,患者確實存在“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異常”。

住在甲醛房的中国人,离白血病有多远

那阿里員工所得的這種白血病,是因為甲醛嗎?

很遺憾,室內甲醛超標是否誘發了阿里員工的白血病這一點,很難判斷。

一方面,白血病的病因很複雜,很多因素都可能造成。現在還無法把租房中的甲醛,直接和得上白血病,建立因果關係。

另一方面,甲醛和白血病之間的關係,還需科學研究進一步證明。

注意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真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那患者本來是有機會治癒的!而治癒這個病的方法,是中國人發明的!

這種白血病的亞型,有一個典型的染色體易位,導致產生融合蛋白PML-RARA,而針對這個融合蛋白,正好可以使用一種很特殊的靶向治療:砒霜聯合全反式維甲酸!

沒錯,這裡面有一個藥物是砒霜,中國的韓太雲、張亭棟、王振義、陳竺和陳賽娟等實驗室的研究,最終讓這個治療方法獲得成功!

很顯然,這個阿里員工沒有來得及使用這個中國人自己發明的治療方法。

2. 甲醛和白血病的關係,依舊是謎

從目前已有的研究來看,甲醛能否直接導致白血病,證據不足。但反過來說,此時直接給出“甲醛不會導致白血病”的定論,也是不嚴謹的。

甲醛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與白血病有一定相關性。甲醛被人體吸入後,能夠進入血液循環,進而增加白血病的風險。但這個相關性,是有前提的。

目前有關甲醛致白血病比較權威的證據,主要出自兩個2009年的流行病學方面的研究。

第一個研究發現,對於工作中需要接觸甲醛的從業人員來說,接觸的量越大,接觸的時間越多,發生淋巴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就越高。

髓細胞白血病(也就是阿里員工得的那種白血病)發病率隨甲醛暴露劑量有增加的趨勢,但是相關性在統計學上並不顯著

住在甲醛房的中国人,离白血病有多远

某小學裝修完就開學 安全問題讓人擔憂 / 視覺中國

第二個研究主要調查的是死亡率,研究發現接觸甲醛(甲醛就是福爾馬林)的殯儀館工作人員工作時間越長,接觸含甲醛的福爾馬林越多,死於髓細胞白血病的風險就越高。

雖然甲醛能把死亡風險提高到3倍,但是研究所用數據的含金量卻不充足。其數據缺陷在於,一是死亡病例只有34例,太少;二是對比分析的時候並沒有嚴格排除其他可能致癌的因素,比如吸菸等。

這個研究結果依然無法證明甲醛能夠直接誘發髓細胞白血病。

因此目前的研究結果只能證明,甲醛會增加白血病的發病風險,但風險主要集中在長期、大量接觸甲醛的從業人員身上,也就是屬於職業風險。

住在甲醛房的中国人,离白血病有多远

裝潢油漆工在沒有專業防塵設備的條件下,用砂紙打磨牆面,眼睛和鼻子裡滿是粉塵 / 視覺中國

現有證據不足,無法確認甲醛和白血病的因果關係。但目前有關“甲醛致白血病”的證據,大多來自十幾年前流行病學的證據,沒有更新的權威研究數據。

我們只能說甲醛致白血病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明。任何說甲醛和白血病關係不大,而且已經是認為是定論的文章,都是不負責任的

3. 可以肯定,甲醛對人體有害

除了和癌症有不清不楚的關係, 短期處於甲醛超標的環境中,就會對眼睛、喉嚨、和呼吸道產生刺激,就會出現一些急性的症狀。

比如流淚、打噴嚏、咳嗽、胸悶、發燒、燒心、嗜睡、食慾不振、哮喘等等。

住在甲醛房的中国人,离白血病有多远

室內汙染治理的技術人員對鄭州一居民家中室內裝修汙染超標的房間進行汙染治理 / 視覺中國

而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居民住房的甲醛汙染情況並不樂觀。

室內甲醛的安全標準是低於100微克/立方米,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一個文件顯示的數據,對中國6000戶完成裝修一年內的住宅進行檢查,竟然發現甲醛濃度的中位數是238微克/立方米,意味著有一半以上的新裝修房,甲醛濃度超過了標準的兩倍以上

如果中國裝修房的甲醛汙染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甲醛將危害更多人的健康。

住在甲醛房的中国人,离白血病有多远

一家環境檢測公司的員工應租客要求,在公寓內檢測甲醛、苯等有毒物質的含量 / 視覺中國

目前針對“甲醛致白血病”的研究證據依然停留在十幾年前,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國外在意識到甲醛和白血病的相關性之後,已經按照規定,對於一些工作場地(比如有福爾馬林的手術室和病理室,又比如火葬場)採取了減少甲醛釋放的措施。

甲醛屬於毒性不太高的致癌物,只要適當控制,致癌性就會大大減少。流行病學研究拿不到足夠的數據,自然無法作出更為合理的結論。

如果不能解決甲醛的汙染問題,按照中國的人口基數,很可能將為流行病學提供足夠多的樣本和數據,也許就會為實錘甲醛的致癌性做出貢獻。但是,這樣的貢獻並不光榮,是一場悲劇。

4. 如何去除房間裡的甲醛汙染

這是一個自救的時代,沒有絕對安全的租車,也沒有絕對安全的出租房,只有學會自救,物種選擇才能過關。

省錢且有效的辦法有

開窗通風:去除釋放到房間裡的甲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靠通風換氣。

住在甲醛房的中国人,离白血病有多远

正在加工的板材 / 視覺中國

不要換新房:租房時,儘量避免選擇新裝修的房子,只要房間乾淨,不要破舊不堪就行。如果是自己的房子,也要儘量減少不必要的裝修,也要避免突然喜新厭舊換新房。打個比方,有人喝奶茶喝煩了,想換個口味,但是這一換可能就會出事……

多加班、多出差:如果是單身狗,或者自己一人在異地工作,建議多在單位加班,但是在加班的時候,家裡要開窗,否則這班就白加了。還有,可以多申請出差,出差的時候家裡窗也要開著,否則這差就白出了。

需要花錢但有效的辦法有:

多掙錢買實木地板:房間裡的甲醛汙染,罪魁禍首是材料中使用的膠合劑。實木材料很少需要使用膠合劑,如果是自己裝修家居,可以考慮使用純實木地板。

沒用的辦法有:

買植物吸附甲醛: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不是甲醛,千萬別信什麼可以吸附甲醛的植物。當然,如果主人自己喜歡植物,那是另外一回事。

住在甲醛房的中国人,离白血病有多远

新辦公樓甲醛超標異味大,員工戴擺滿綠植去異味 / 視覺中國

雖然有那麼多建議,但是生活絕對不像點贊和刪帖那麼容易。有生活的地方就是江湖,人在江湖飄,很多時候是身不由己,總會挨甲醛的刀,而且我們挨的刀哪隻甲醛這一種。

但是,只要不放棄,也許總有機會撿起地上掉的刀!每一個減少這些傷害的辦法,就是一個撿刀的機會。其他還有什麼機會?大家可以想想……

參考文獻:

1. Bosetti, C., et al., Formaldehyde and cancer risk: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cohort studies through 2006. Ann Oncol, 2008. 19(1): p. 29-43.

2. Bachand, A.M., et al.,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formaldehyde exposure and risk of leukemia and nasopharyngeal cancer: a meta-analysis. Crit Rev Toxicol, 2010. 40(2): p. 85-100.

3. Marsh, G.M., et al., An updated re-analysis of the mortality risk from nasopharyngeal cancer in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formaldehyde worker cohort study. J Occup Med Toxicol, 2016. 11: p. 8.

4. Beane Freeman, L.E., et al., Mortality from lympho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among workers in formaldehyde industries: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hort. J Natl Cancer Inst, 2009. 101(10): p. 751-61.

5. Hauptmann, M., et al., Mortality from lymphohematopoietic malignancies and brain cancer among embalmers exposed to formaldehyde. J Natl Cancer Inst, 2009. 101(24): p. 1696-708.

6. Kaden DA, Mandin C, Nielsen GD, et al. Formaldehyde. In: WHO Guideline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Selected Pollutant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0. 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138711/

(作者:張洪濤,筆名“一節生薑”。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領域:癌症的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著有科普讀物:《吃什麼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談最前沿的醫學研究,也可以講最通俗的故事。本文為"陣雨Fallin" (微信號: izhenyu163) 特約稿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