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在行動」板蘭格草場的致富祕密

巍峨挺拔的崑崙山又稱崑崙墟、崑崙丘或玉山,有著“萬山之祖”“玉出崑崙”等稱號。在很多人心裡,崑崙山只是一處孤零零的荒涼所在,其實現實中的崑崙山是一座雪山與草原交相輝映的奇山,崑崙山擁抱著策勒,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崑崙雪山、崑崙草原、崑崙玉礦,崑崙山脈山地,崑崙山河谷,生物景觀(雪蓮、瑪卡、雪菊、野韭菜、芨芨草、馬蓮花等),天氣與氣候景觀,水域風光、原始村落(巴大幹村、阿克其格村、瓊薩依村)、草原之路、蒙古包、地窩子(野人洞)以及野犛牛群、野狼群、野羚羊、雪雞、旱獺等。

「脫貧攻堅在行動」板蘭格草場的致富秘密


板蘭格草場又稱崑崙草場,位於崑崙山北麓,屬於崑崙山腳下的高山草場,屬策勒縣山區的烏魯克薩依鄉,距離策勒縣120公里,草場總面積4.5萬畝,屬於國家一級天然草場,以草質優良無汙染而著稱。

崑崙草場以高山峽谷與雪域草原等形成獨特的自然景觀和“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原生態人文風景,每年吸引眾多遊客來此休閒觀光,旺季日接待量最高可達上千人次。臨近草場的阿克其格村村民利用這一天然草場找到了脫貧致富之路,除傳統牧業外,利用每年旺季時節為遊客提供休息和娛樂的場所,對策勒縣的牛羊進行宣傳吸引更多的旅客來觀光旅遊,更好帶動了越來越多的農牧民走向脫貧致富道路。

阿克其格村全村人口277戶865人,傳統的牧業養殖是阿克其格村村民脫貧致富的“主引擎”,村民們充分利用無與倫比的養殖條件,牧羊數量達12900只。策勒縣人民醫院駐該村工作隊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維持草場生態平衡的基礎上積極鼓勵村民增加養殖數量。

「脫貧攻堅在行動」板蘭格草場的致富秘密


為進一步解放富餘勞動力,增加村民收益,阿克其格村工作隊組織村民成立養殖合作社,開啟了託畜新模式,目前合作社共有股東6名,生產母羊350只,並於今年8月份以每隻600元的價格出售小羊200只。合作社生產母羊一年可產2次,預計合作社股東人均可年分紅2萬元。

阿克其格村養殖羊主要分為育肥羊與育胎羊,每年肥羊可產5000只,每隻羊價格600-900元不等,年產小羊可達9000只,大部分通過訂單式方式銷售,主要銷往和田市,部分通過零售方式銷售到烤肉店、飯店以及縣、鄉各個巴扎。阿克其格村村民人均養殖收入達7000元左右,羊毛的產值也是村民的一筆收入,每隻羊可產羊毛價值20-30元不等,且專人前來收購,村民靠剪羊毛收入可達12萬元,確保了養殖業收益的最大化。

近年來,縣、鄉兩級政府加大對板蘭格草場的旅遊發展重視程度,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道路、賓館、通訊、停車場等基礎設施。策勒縣人民醫院駐村工作隊搭乘旅遊發展致富快車,經過多方協調與努力,申請了5個設施設備齊全的蒙古包項目,目前已經審批。利用週一升國旗和村民大會進行宣傳,實行喊價“公開競租”模式向本村村民出租,同時村務監督委員會派員監督,有效杜絕少數村幹部拍板決策、優親厚友,導致資源效益發揮不明顯的問題。村民們踴躍報名,紛紛表達了願意承包蒙古包的意願。

「脫貧攻堅在行動」板蘭格草場的致富秘密


村民們都能夠利用旅遊商機開創家庭式旅遊業服務提高收入,板欄格草場共有22個蒙古包,目前阿克其格村在板欄格風景區承包蒙古包開展旅遊服務業的農牧民有2戶,每戶均2-3人就業,年純收入2萬元左右。村民穆薩·麥麥提巴拉提在蒙古包提供烤羊肉、水炒羊肉、烤全羊等,為遊客提供美味的維吾爾族特色羊肉大餐,服務得到遊客的稱讚,同時帶動了阿克其格村其他村民就業。

為脫貧致富想路子,靈活的頭腦、辛勤的付出是脫貧致富的必要條件。村民巴克爾·巴圖爾有靈活的頭腦,在板欄格草場開了小商店,他和妻子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都挺好,能為遊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一家的經濟純收入每年至少可以達到20000元,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從脫貧到致富的夢想。

在近幾年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支持下,在工作隊和村委會的大力宣傳下,現在大多數村民已由原先的“要我脫貧”實現向“我要脫貧”主動轉變,多數村民都在為脫貧致富想出路、找方法,變被動為主動,不管多辛苦村民都甘之如飴。

「脫貧攻堅在行動」板蘭格草場的致富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