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畫贗品鑑定方法

在當今的書畫市場上,古代書畫贗品令藏家們非常苦惱。一些惟利是圖的書畫商為了牟取不法的高額利潤,往往不擇手段地造假。近讀舊京古玩商趙汝珍先生所著的《古玩指南》一書,書中介紹了古書畫贗品的簡便識別法,其法甚是實用,現介紹給大家,供書畫收藏者們鑑別古書畫時參考。

古代書畫贗品鑑定方法

先說鑑別古書法作品。鑑別古書法,當先觀其書法的結構、用筆、精神和照應,次觀人為還是天巧、真率還是做作。然後考證其作品的古今、相傳和來歷等,再辨別它的收藏、印色、紙色和絹素。凡其書法僅有結構而無鋒芒者,摹本也;有筆意而無位置者,臨本也;筆勢不連續,猶如算盤珠者,集書也。假若它是採用雙勾法描摹的書法作品,通篇作品無精彩、精氣之處的,一看就是贗品。從古書法的墨色上亦能分辨真偽,古書法的墨色無論燥潤、肥瘦,俱透入紙,而偽作贗品則墨氣浮而不實,古畫亦是這樣。

古代書畫贗品鑑定方法

再說鑑別古畫的方法。古人物畫要觀其顧盼語言,花卉果品要觀其迎風帶露,飛禽走獸要觀其精神逼真。山水畫要觀其山水林泉清閒幽曠,屋廬深邃,橋約往來,石老而潤,水淡而明,泉流灑落,雲煙出沒,野徑迂迴,松偃龍陀,竹藏風雨,山腳入水澄清,水源來脈分曉,這樣的畫即使不知出自何人之筆,亦為妙手佳作。若人物似屍似塑,花果類瓶中所插,飛禽走獸只取其皮毛,山水林泉佈置迫塞,樓臺模糊錯雜,橋約強作斷形,境無夷險,路無出入,石無立體之效果,樹無前後左右仰俯之枝。或高大不稱,或遠近不分,或濃淡失宜,點染沒有法度,或山腳浮水面,水源無來路,雖然落款為某某名家,定是贗品,用此種眼光去辨別古書畫,一般不大會走眼。

古代書畫贗品鑑定方法

古代書畫贗品鑑定方法

古代書畫贗品鑑定方法

此外,從古書畫的絹紙上也能分辨真假,唐代的絹粗而厚,有獨梭,絹闊四尺。五代絹粗如布。元代和宋代的絹,等第稍失勻淨。有一種浙江嘉興宓家所制的“宓家絹”,其絹細而勻淨厚密,趙孟、盛子昭、王若水等古代書畫名家多用這種絹作畫。古絹由於歷經年代久遠,它的基本絲絹性已經消失,同時經過裝裱後,無復堅韌,用指在絲絹上微微拖過,則絹如灰堆般起縱,聞之有古香,若古絹有碎紋,則裂紋橫直,皆隨軸勢作魚口形,且絲不毛,偽作則反之。舊紙,色淡而勻,表舊裡新,薄者不裂,厚者易碎,否則都為偽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