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音樂時總是追著老師問問題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學音樂時總是追著老師問問題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在教室裡,課後追著老師問問題的,永遠就是那麼幾個人。彷彿他們永遠有問不完的問題。

這類人的存在,就是證明你到底有多懶的!

所以你和絕大多數人,對這些主動學習的同學,往往非常鄙視。

你會覺得他們裝,覺得他們做作,覺得他們諂媚同老師套近乎。

可事實告訴你,人家的成績就是比你好。

你開始各種不忿,但是你仍然邁不開腿,不好意思讓老師點評,也不知道怎麼讓老師點評。

所以你很矛盾,你很無奈,像個傻子一樣杵在那裡,進退為難。

學音樂時總是追著老師問問題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也有很多同學,覺得老師們的點評就跟鬧著玩似的,說了一大堆模稜兩可的話:

“你唱歌時感情沒有投入進去,回去瞭解一下歌曲的背景”。

“你彈這首曲子節奏不對啊” 諸如此類的,這些點評,時間久了,讓你感覺點不點評沒什麼兩樣。時間長了,索性不去找老師點評了,感覺沒啥卵用。

但其實,在考前階段,對我們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專業課老師。

老師自身的專業水平,授課方式,點評交流的方式都很大程度上,左右著我們最終的成績。

尤其是專業課點評。

學音樂時總是追著老師問問題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然而,現在大多數同學,怕被老師批評被嘲諷,害怕出現批評的聲音,把自己碾壓的一無是處。都不敢主動的找老師點評。

這種抗拒點評的心態,成為了你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多數人選擇躲起來,躲在角落裡低效而又悲情的努力。

悲情久了,就開始心生怨念,開始在心裡抗議學校的管理和教學有多爛,然後跑到網上各種吐槽學校。

很多人就是這麼把自己玩死的。

玻璃心

絕大多數人死的很慘的原因,就是玻璃心。

我真想說一句:這麼弱,這麼不經打,回家去吧,還來考什麼學。

求學啊,有時候這個臉皮還真不能太薄了。

學習期間,小編和大家一樣,屬於那種躲在角落瑟瑟發抖,不敢和老師交流的那種人。不過,我比較喜歡看心理學方面的書,裡面的一個方法,徹底扭轉了我的心理狀態:

要把別人的批評,當做一種 【信息反饋】, 而不是【評價】

也就是老師批評我,並不是在評價我,而是在給我提供唱歌的信息反饋,讓我變得更好。

這句話請心裡默讀三遍,請你一定要抓住這句話的精髓。

基於此,你會發現老師們的點評,這些意見反饋,無論誇還是罵,都是一種幫助。

這些意見反饋,促使我們不斷調整方向盤,最終達到目的地。

現實

學音樂時總是追著老師問問題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僧多粥少,狼多肉少

學生的數量多,教師的數量和精力就這麼多,你不去爭取就一定不是你的,聽明白了嗎?

考學就是這麼殘酷。

所以你一定要清楚老師的【正確使用方式】

老師不是事無鉅細的保姆,而是站在高處指點引導你的燈塔。

所以,老師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站在更高的維度上,指出你唱歌中存在的問題。

至於具體怎麼解決,一方面是老師的教導。另一方面是自己不斷的學習、努力。

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個道理忘了?

你越是比別人提早了解這個規則,你就能比別人心態上更積極,也更平和。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老師的點評沒什麼卵用,拒絕點評和同老師交流。

在考前階段,別以為你實力有多強,實力強的人大有人在,你不去提問題,不去與老師交流,被趕超的人就是你。

學音樂時總是追著老師問問題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在音樂培訓機構這個高壓的微型小社會,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真的是有差別的。

一流的是不懂就問,問完了就努力練習,

二流的是自己不唱歌,反而熱衷於評價別人唱歌。

基於此,我挺佩服那些追著老師問問題的,因為你會發現:

他們之所以現在如此有耐心,

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