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易建聯脫鞋離場:CBA破例准其回歸,如此「報恩」令人心寒

2016-11-03 新華社 體聯社

評易建聯脫鞋離場:CBA破例準其迴歸,如此“報恩”令人心寒

11月2日,在比賽第二節,易建聯(前右)脫鞋。 圖片來源:新華社

易建聯2日晚上的脫鞋離場事件,讓他徹底搞砸了自己迴歸CBA的首秀。在引發巨大爭議的同時,也引來不少媒體的批評,新華社更批他此舉傷害的是中國職業球員們賴以生存的CBA聯賽。

廣東宏遠客場對戰深圳新世紀——這是易建聯迴歸CBA後的首場比賽。然而比賽過程屢起波折——易建聯在比賽第二節脫下了聯賽贊助商給他提供的鞋子,隨後穿上自己簽約品牌的鞋子,想上場卻被技術代表阻止,隨後他直接走回更衣室;峰迴路轉的是,易建聯下半場繼續穿著自己簽約品牌的鞋子回到賽場,但這次沒有人阻止他繼續比賽。宏遠在易建聯缺席的時間裡從領先變成落後,儘管他回來一度幫助球隊反超比分,但宏遠最後還是輸了。而且這場球的輸家,並不只是宏遠一個。

龍崗大運中心球館算是易建聯的半個主場——易建聯算是深圳籍運動員,去深圳進行客場比賽也有回家的意思。賽前熱身時,他每投進一個球都會引來現場球迷的歡呼。

熱身時,易建聯並沒有穿自己簽約品牌的鞋子——籃協本賽季規定,所有球員都要穿聯賽裝備贊助商的鞋,易建聯似乎也選擇了接受,他穿了一雙黑紅黃三色相間的鞋子。

易建聯開場表現並不活躍,他的頭兩次進攻,一次是在李慕豪的防守下有些勉強地出手;第二次是頂著李慕豪用勾手投籃。隨後他的一次得分是在一次快攻中扣籃,還沒打5分鐘,他就下場休息。

第二節剛剛開始的時候,易建聯在一次防守後露出痛苦的表情,隨後的舉動讓人驚訝:他把腳上的鞋子脫下來,穿著襪子走回了替補席,似乎在表示他不能穿著這雙鞋繼續進行比賽。工作人員趕緊把易建聯的鞋子拿走,比賽繼續進行。

評易建聯脫鞋離場:CBA破例準其迴歸,如此“報恩”令人心寒

易建聯脫下聯賽贊助商李寧的球鞋,穿著襪子離場。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一節還剩6分24秒的時候,宏遠的領先優勢從10分減少為3分,這時易建聯站在場邊要求上場,他腳上已經換了一雙他自己簽約品牌的黃色球鞋。但由於籃協的規定,現場的技術代表表示他不能穿著其他品牌球鞋比賽。這時,易建聯做出了更讓人吃驚的舉動,他低著頭,穿著黃色球鞋直接走回了更衣室。

宏遠俱樂部總經理胡志強早前已經給籃協遞交了報告,大意就是說易建聯的腳有舊傷,只能穿他自己贊助商的鞋子,但這份報告顯然沒有被籃協接受,所以易建聯在比賽開始階段就上演“場上脫鞋”的一幕。

中場休息時,這場比賽的技術代表王卓平和易建聯的贊助商代表都進入了宏遠的更衣室,就這一突發事件進行了溝通和磋商。最後雙方在更衣室裡達成了什麼一致,外界很難得知,但易建聯在第三節比賽還剩5分鐘時再次站到場邊,而他的腳上依然穿著那雙此前被禁止登場的鞋。

易建聯在這次登場之後表現得生龍活虎,一回到場上就投中了一個遠距離兩分球,在與李慕豪的對抗中,易建聯也顯得比剛開場時更加遊刃有餘——在比賽結束前1分21秒那次對李慕豪的單打中,易建聯成功把比分反超為88比87,如果不是新世紀外援帕戈最後時刻的反擊,宏遠很可能就會在最後時刻逆轉取勝。

評易建聯脫鞋離場:CBA破例準其迴歸,如此“報恩”令人心寒

周琦曾在其社交網絡上吐槽籃協新規

賽後,宏遠總經理胡志強表示:“確實阿聯有老傷,我們也和(籃管)中心進行了溝通,為了比賽的完整性,還是讓他暫時穿原來定製的鞋完成比賽。”

易建聯還談到了這場球的失利原因:“本場輸球有我一部分原因,一上一下打亂了整個節奏。”但他補充說:“我只是按照腳的感覺去打比賽。”

易建聯不是第一個對CBA聯賽要求穿著李寧品牌球鞋參賽表示抗議的球員。在首輪比賽中,同樣與耐克公司簽有贊助合同的周琦和王哲林已經通過社交媒體表達了類似不滿。易建聯、周琦和王哲林看起來是為自己的健康著想、維護自己的“穿鞋權”,實際上是為幕後的競品贊助商與聯賽贊助商的角力代言。

易建聯對於自己的脫鞋事件也坦承:“穿鞋方面,我很清楚明白這是商業的鬥爭。但我真的是腳的跟腱傷過,(所以)自己穿鞋要小心。在2010年的時候,我穿錯了一款鞋,導致世錦賽期間跟腱發炎。從那以後,每穿一款鞋,自己都會特別小心。”

評易建聯脫鞋離場:CBA破例準其迴歸,如此“報恩”令人心寒

王哲林也吐槽過籃協新規。最後他和周琦一起遭到籃協處罰。

對於易建聯的脫鞋事件,新華社做出了猛烈的批評。新華社在報道中稱,CBA聯賽關於球鞋的要求早在7月份就已經出臺。如果易建聯等球員真的因為健康原因不能穿著李寧籃球鞋,早就應該與聯賽組織者、贊助商協商溝通,相信聯賽贊助商一定會為這些大牌國手們訂製出專業、合腳的鞋,他們大可不必在聯賽開始之後通過社交媒體和現場“棄鞋”這樣的極端方式明爭暗抗。如果易建聯、周琦和王哲林想要表達的是對中國籃協和CBA聯賽規定的不滿,則是對於既定規則的公然挑戰。無論前者還是後者,都凸顯出他們缺乏職業球員的職業精神和感恩之心。

新華社報道稱,CBA聯賽能有今天相對繁榮的局面,以大約5年20億的天價成為聯賽合作伙伴的李寧公司作出了巨大貢獻。李寧公司花費巨資贊助CBA聯賽的相關權益理應得到保障。易建聯等作為耐克簽約球員當然也有履行合同的義務,可是畢竟整個CBA聯賽是所有CBA球員的衣食所繫,孰輕孰重不難判斷。既然現在的合同仍在執行,CBA聯賽的現行規定也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易建聯應該和其他球員們一樣遵守規則。

新華社還在報道中指出,易建聯能夠在突然被湖人隊裁掉的情況下重返CBA聯賽是應該感謝中國籃協和聯賽主辦方的。在聯賽註冊截止期限已過的情況下,中國籃協最終決定同意易建聯參賽,無非是考慮到他的特殊情況、在球迷中的影響力和對聯賽的積極作用,特事特辦。不料,阿聯卻以這樣的方式“回饋”中國籃協和球迷,實在是令人失望。他與NBA的距離,也許不光體現在球商,還體現在情商。

本文綜合自廣州日報、新華社等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