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津行刺案,是意外還是蓄謀已久?100年後給日本帶來什麼影響

1891年初春,皇太子亞歷山德洛維奇一行從塞瓦斯托波爾出發,搭乘“亞速海紀念”號巡洋艦,在6艘僚艦的伴隨和護衛下,浩浩蕩蕩穿越博斯普魯斯海峽開赴遠東。皇儲出訪的表面上的使命,乃是前往遠東的海參崴親自主持西伯利亞大鐵路東段的開工儀式,以示隆重。實質上,尼古拉皇儲坐鎮的這支艦隊,被賦予了在遠東宣揚俄羅斯帝國國威的目的。俄國宮廷認為,通過這種方式,將有效地震懾諸亞洲國家,可以確保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順利修築。

大津行刺案,是意外還是蓄謀已久?100年後給日本帶來什麼影響

4月末,俄國皇太子艦隊抵達日本神戶港,尼古拉遂按照計劃對日本進行訪問。當時正竭力推進工業努力向西方文明世界邁進的日本,在自詡為文明世界的歐洲人眼裡,卻還只是普遍概念中的東亞小國、弱國。文明世界裡的人對遠東偏遠地區的這個島國知之甚少,少數聽聞日本正在努力向西方學習的歐洲人,也多半對其努力持嗤笑態度,蔑視其為“猴子效仿人”。而反過來,當時正努力奮起的日本,卻一直睜大了雙眼在注視著整個世界,竭力瞭解並學習他們的歐洲老師。日本對西方的瞭解,早已遠遠超過了西方對他們的瞭解。

俄羅斯帝國皇太子殿下率領龐大艦隊訪日在日本激起的反響是強烈的。對於日本政府,這與其說是一個鄰國王儲的友好訪問,還不如視之為一個強大的鄰居帶著幾分惡意前來上門耀武揚威,但也遠沒有到懷著加害之心的地步。事實上,儘管俄日之間曾在庫頁島等問題上出現過糾紛,但在當時來說,俄國熊的眼睛還沒有瞄到島國日本的頭上,它的興趣在大陸上,在東北亞地區。

大津行刺案,是意外還是蓄謀已久?100年後給日本帶來什麼影響

俄國在通過《璦琿條約》與《北京條約》從清帝國手中強佔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地區之前,曾因為薩哈林島(即庫頁島,日本稱樺太島)以及千島群島的歸屬問題幾乎與日本鬧僵。最後經過會談,雙方於1855年2月7日簽訂《日俄和親通好條約》(又稱《下田條約》),約定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歸屬日本,北千島群島歸屬俄國;至於薩哈林島,兩國之間不分界,維持以往之慣例。

俄國不是英國那種由無數逐利而行的商人構成的國家,它感興趣的是位於大陸上的富饒土地,以及處於溫暖海域中的優質良港。當時的日本根本沒有資格考慮抗衡俄國的問題,畢竟連清帝國這種列強眼中的“待宰羔羊”尚且是那個時代的日本所畏懼的“強敵”,排水量7300噸當時已顯得過時的鐵甲艦“鎮遠”、“定遠”兩艦尚且是聯合艦隊眼中堅不可摧的巨物。而俄國皇儲搭乘前來的這艘巡洋艦,排水量也有6700噸。

大津行刺案,是意外還是蓄謀已久?100年後給日本帶來什麼影響

對於俄國皇儲的到訪,日本政府採取了完全“奉迎”的態度,希望能盡力給俄方留下良好印象,以便在將來其繼承皇位的時候,出現一個對日本足夠友好的俄國政府。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日本方面對這次接待工作進行了精心的準備和周密的安排。然而政府有政府的打算,日本民間卻各有各的看法,基於不同的人所能掌握的訊息量以及其需要承擔的責任的不同,普通老百姓和政客的想法可能會南轅北轍。

一些對俄國擴張野心抱持警惕的下層人士能看得到眼前的某種危機,卻不懂得國家政治的大局,儘管他們多數識字能看得懂新聞,但卻因為毫無近代國際政治概念,他們所能想到的都是一些在現代政治理論的角度上看起來稀奇古怪的東西,並且他們會堅信那是真理所在,繼而使之成為他們力量和信心的源泉……這類人的大量存在,為日本之前的明治維新運動提供了足夠多的優質炮灰,但卻也為這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埋下了無數地雷。

大津行刺案,是意外還是蓄謀已久?100年後給日本帶來什麼影響

訪問行程在起初頗為順利。經由日方的精心安排,未來的俄國皇帝領略到了和俄國乃至歐洲迥異的湖光山色與人文氣象,對這個東方島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而尼古拉對日本的好感只維持到了1891年5月11日。在那一天,有一名日本“義士”揮刀砍向了他的額頭,給未來的俄國皇帝留下了伴隨終身的傷疤(史稱“大津事件”)。從那一天起,尼古拉皇儲——俄羅斯帝國未來的皇帝,對這個島國所留下的,也就唯有敵意和恐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