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今年力推45個民生項目 白雲黃埔兩區分布最多

广州今年力推45个民生项目 白云黄埔两区分布最多

■製圖:廖木興

今年5月,廣州市公佈2018年重大項目各區主管的項目分佈情況,184個重大項目中,有77個項目由各區政府主管,其餘則由市級職能部門主管。近日,新快報記者根據廣州市發改委公佈的《重大項目“攻城拔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作戰圖》,梳理出184個重大項目中涉及民生部分的45個建設項目,這些項目包括生態環保基礎設施、能源建設、國民教育、醫療衛生等幾個方面,其中廣州市白雲區和黃埔區分佈的項目最多,而且數量遠超其他區。

■新快報記者 李應華

45個項目中白雲11個黃埔9個

上述184個項目被劃分成基礎設施、現代產業、生態環保、社會民生4個領域,其中社會民生領域包括30個項目,另外生態環保領域的項目涉及生活垃圾處理,水廠、汙水處理等,也與市民生活相關。新快報記者將這兩個領域一併統計,兩大領域合計有45個項目。

在這45個項目中,白雲區分佈的項目最多,多達11個,其中包括3個垃圾處理設施項目,3個水環境綜合整治、水利及水源水廠項目,1個醫療衛生項目,1個文化建設項目和3個民政社保項目,上述項目今年總投資額為17.66億元。白雲區和黃埔區的項目數量分列第一、二位,而且遠超其他城區。

黃埔區也有9個項目之多,包括1個垃圾處理設施項目,2個水環境綜合整治、水利及水源水廠項目,1個醫療衛生項目,2個文化建設項目和3個民政社保項目,今年的總投資額接近29億元。該區雖然項目數量少於白雲區,但總投資額比白雲區多出近12億元。新快報記者查看重大項目推進節點計劃及責任分工表,發現分佈在該區的廣州東部固體資源再生中心(蘿崗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包括8個小項目,涉及年度計劃投資額超過20億元。

從年度投資額來看,黃埔區遙遙領先其他10個區,另外白雲區和番禺區的年度投資額也超過15億元,番禺區雖然只有1個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和3個國民教育項目合計4個項目,但年度投資額僅次於有11個項目的白雲區,其中番禺區3個國民教育項目的年度投資額就超過14億元。3個項目分別為廣州大學減震控制與結構安全實驗大樓、廣州醫科大學新造校區二期和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其中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總投資額60億元,今年計劃投資額就達10億元。

多數民生項目涉及醫療衛生

從項目來看,在所有垃圾處理設施項目中,白雲區分佈了3個,雖然黃埔區的廣州東部固體資源再生中心(蘿崗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有8個子項,但按大項類別口徑統計白雲區是分佈最多的。7個大項中除了位於番禺區的第四資源熱力電廠分佈在廣州南部,其餘6個均在廣州北部。9個水環境綜合整治、水利及水源水廠項目中,白雲區同樣分佈3個。從方位來看,這一類別的項目更集中在中心城區,其中包括深隧東濠湧試驗段(越秀區)、大坦沙汙水處理系統管網(白雲區)、大觀淨水廠(天河區)、瀝滘汙水處理廠(海珠區)、大沙地汙水處理廠及管網工程(黃埔區)。

在國民教育項目中,南沙區和番禺區分別佔了4項和3項,證明這一項目分佈側重在南部城區。從另外一個分類角度來看,位於南沙區的4個項目均為中學項目,而番禺區的3個項目均為大學項目。另一項分佈在廣州東部的則是增城區的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屬於職業教育項目。

9個醫療衛生項目是社會民生項目中最多的一個分項,分佈方位也與水務項目接近,主要分佈在中心城區,越秀區和荔灣區合計有5個項目,佔總數超過一半。另外位於中心城區的還有海珠區的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住院綜合樓項目和天河區的廣州市中醫醫院新址工程。

6個文化建設項目中有3個位於新中軸線上,分別為廣州粵劇院、廣州文化館和廣州美術館。

民生社保項目方面,除了市政府住房保障工程分佈在白雲、海珠、黃埔3個區之外,其餘6個項目均單獨分佈在1個區,黃埔區與白雲區各佔3個,全部分佈在廣州北部。

五個區分佈天然氣相關項目

除了社會民生領域,基礎設施領域中的能源基礎設施也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主要包括廣州電網工程、廣州市天然氣利用工程四期工程等6項,其中1個是用電項目,另外5個均為天然氣相關項目。從項目分佈來看,廣州電網工程範圍為全市,廣州市天然氣利用工程四期工程主要分佈在黃埔區、增城區、白雲區和花都區,其餘4個項目分別分佈在黃埔區、增城區、南沙區和花都區。由於基礎設施領域的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市政路橋等小項大多跨越幾個區,難以單獨統計區的分佈情況。如果將有單獨分佈的能源建設項目納入民生類別統計,白雲區和黃埔區的項目都超過了10個。

在能源基礎設施項目中,位於南沙區的廣州LNG應急調峰氣源站年度投資額最高,達10億元。該項目是新開工項目,計劃於2020年完工。除了政府投資的LNG項目,南沙區最近還有一個由企業投資的LNG項目落戶——5月初,中國華電集團清潔能源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南沙振戎倉儲有限公司與雪松控股旗下的供通雲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四方戰略合作協議,在南沙區小虎島建設LNG儲氣調峰站項目。

新快報廣州區域發展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專家顧問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王則楚

廣東省政府參事

韓志鵬

廣州市同德圍公諮委主任

林 江

中大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

丘海雄

中大珠三角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楊 魁

廣外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張志安

中大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

陳 炯

廣州市簡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鄭方輝

華工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政府績效評價中心主任

周玉忠

北京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

沈 陽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丁 力

省社會科學院區域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

袁奇峰

城市規劃專家、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彭 澎

南方民間智庫副主席、省體改會副會長、市社科院高級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