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物有輪迴

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許多藏品隨著時代的變遷,給存世增添了無窮的神秘。

其間,有因時間的流失而不可見者,有因軍閥混戰而遭毀壞者,有因特殊時期背景而遭無妄之災者,也有因有志之士,如張伯駒、王世襄等智者的刻苦搜求而時至今日,依然燁燁生輝者。。。。。。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藏品的每一次消失與出現,其價值又被重新挖掘、定義,或沉或浮,或貴或賤。

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一帆風順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供春壺,1928年,儲南強先生在蘇州地攤上用一塊銀元買下一把供春壺,後英國大英博物館提出兩萬美金收購,被拒。

抗戰後,日本人幾次提出用重金收買,儲南強幹脆躲進深山,直到解放後,他把這把供春壺獻給了國家,現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

有時候,藏品的命運就是這麼無常,期待的便是有一位伯樂去發現,否則這把供春或許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了。

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顧景舟 供春

暫得而已

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物有輪迴,人有得失”,我們可以悟出這樣一個道理:在藏品流傳的過程中,幾經易手,所有人都只是暫得而已。

養壺便是養的這麼一個境界,得失之間不計較,由的便是心裡的一個快活自在!

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四方抽角石瓢

香港瓷器收藏大家胡惠春先生,把自己在港的居處稱為“暫得樓”,暫得樓所藏瓷器均堪稱“精、雅、美”,胡惠春先生常掛嘴邊的“暫得於己,快然自足”的精神,真是令人佩服得緊。

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魚化龍

不為物累

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古傢俱鑑定專家張德祥先生,曾經有一段精彩的論述:“收藏者要端正心態,純為增值而收藏無可厚非,但難成大家。價格一變,你的心裡就跟著發慌。

而且,缺乏愛,就產生不了對美的追求和理解。你老覺得牆邊撂著一摞錢,可別砸自己手裡,也就談不上樂趣了。”

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花壺

得失之間,是成長的過程;聚散之中,才見人之本性。好心態才是“避險”的法門,一切隨緣,自然恬淡,遇上了就玩,好東西錯失了良機,心裡也別太較勁。

有人萬把塊錢買了把名家壺,發現是贗品,終日消沉不已,再見到,人都瘦了一圈,這是拿“性命”在玩壺呢,你說值不值?

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汪寅仙 南瓜提樑套組

當然,世上喜愛玩壺者如過江之鯽,但能看透的又有幾人?恰逢在這最功利的世代,能提高些玩壺境界,於人於己不失為一味克服如今人心浮躁,物慾橫流的入口良藥!

真正的高手,這樣藏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