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爲什麼不流行了「李皖」

剛剛過去的臺灣金曲獎頒獎,過去得無聲無息。除了個別音樂研究者,普通大眾甚至包括鐵桿的臺灣歌迷,已經失去了解其“獲獎全名單”的興趣。其他各類音樂獎頒獎,大概也是如此:或者無利可圖只好悄悄關張,或者勉力為之但支撐一場像樣晚會的力量都聚不起。

已經有好幾年,評委會、專家或者媒體評出的“年度歌曲”“年度十大歌曲”,基本上沒多少人聽過;見到榜單,人們也再不像從前那樣,聽過的高看兩眼,沒聽過的想方設法尋來一聽。催爆觀眾熱情的《我是歌手》等電視演唱節目,一時會點燃起一些歌手、一些歌曲的知名度,但是絕大多數歌曲都是往年的流行歌曲,只是迫不得已、無可奈何、借屍還魂,被拿到真人秀的現場再翻唱、再改編、再鼓譟一回,等煽完了舊情,也便曲終人散。

流行音樂不流行。大眾流行歌曲不復存在。今天,最大的流行歌手、最大的流行歌曲,無論多大,也不過只在小部分歌迷中流行,頂多算是小眾流行歌曲。這樣的狀況,也已經有好幾年。

流行音樂為什麼不流行了?這個現象背後,有著時代的某些變化。變化的絕不僅是流行音樂,也不只是各類藝術作品的失焦、失勢、失去大眾性,變化的是人,是我們的人生以及精神生活的狀態。

我們是慢慢走到這一步的。首先是價值多元化後,焦點的崩散。

這個影響非常深遠。不同領域、各行各業,都感受到這一鉅變,這鉅變籠罩下無所不在的支配、瓦解、再造力量。不同領域用不同的名字去稱呼它,有時跟它強相關,有時跟它弱相關,有時跟它看似不相關卻還是相關,實質內核卻只有一個:分眾市場、分眾傳播、自媒體、定製服務、小而美、去中心、獨立製作、自我發行、微信公號、代溝、“70後”“80後”“90後”“00後”、部落格、朋友圈、網格、群……這些不同名稱、不同稱謂的現象內部,是價值、審美、趣味、道德、生活方式、消費生活的分化。整體不復存在,個性不斷膨脹,共性不斷攤薄,聚合越來越難。

互聯網成為一種載體,唯一的載體,最後整個人類都被其載乘。本來人類被天地、被時空、被城鄉載乘,但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深的演變——門戶網、搜索引擎、客戶端、數字化、地理信息系統、天眼……整個人類,整個人類所處的時空,變成了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的巨大鏡像,映射一切,載乘一切。

值得往深裡看一看,往廣處看一看,看一看這互聯網的本性,才有可能真正知道,發生了什麼。

所有的信息,消失了實體。比如文字,它過去是有實體的,書是實體。互聯網讓它現了原形——文字就是信息。媒體貌似還存在:書、報刊,這是過去的媒介;電腦、網絡、手機,像是現在的媒介。但由於這媒介的不斷擴展、變化、多樣化,人們越來越從內心裡確認,沒有實體,沒有媒介,實質只是信息——實體、媒介,只是信息的一個顯現鏡像。

先是書、報、雜誌,失去實體。然後音樂、唱片、CD,失去實體。再然後攝影、影視、DVD,失去實體。都變成數據,都變成數據資源。

所有的實體,轉化成了信息。衣食,客店,交通,路況,山水,博物館,人工智能……你的臉、你的行蹤……信息化一方面提供各種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也使虛擬現實、虛擬生活,越來越具有真實現實、現實生活的品質——人其實不是在現實中,而是在信息中獲得了生活的感覺和實質,網絡遊戲、VR、AI機器人,都不斷地在這個方向上提供著新的例證、新的體驗、新的感悟。

好像扯遠了。不遠。我們撤回來,繼續說流行音樂。撤回來看這些東西與流行音樂的關聯,與創作與藝術與藝術生活的關聯,將有助於讓你醒悟:以上我們說的這些變化,跟一切的變化或都有關係,而且是至關重要的關係。

失去實體帶來的變化,有很多。其中一個變化很關鍵,就是邊界的消失。書、專輯,都是一種邊界閱讀。邊界閱讀是有限的、容易聚攏心神的閱讀。

實體轉化為信息帶來的變化,也有很多。其中一個變化也很關鍵,就是稀缺性的消失。拿流行音樂打個比方,過去你要守著電臺、等著電視,去持守某個熱愛,否則你就會錯過。現在,你要聽、你要看的,都留存為一個地址,你隨時可以去訪問,去“寵幸”,你有一種無限擁有、盡在掌握、不在話下的幻覺。

互聯網帶來了無邊界、無門檻、無差別、無中心的傳播,雖然這中間有種種社會、政府、商業、人為力量干預,可以降低、消減、阻斷這無邊界、無門檻、無差別、無中心的傳播,但無邊界、無門檻、無差別、無中心的傳播,是互聯網本身所具有的本性,深蘊著傳播及其背面——獲知和欣賞,加速向著“四無”方向發展。由此帶來了以下這些廣泛而深刻的演變:

——發表門檻降低後,人人都可發聲,人人都是作者,創作的高貴性崩散,作者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幾十億分之一。

——進一步的,作者的重要性,作品的重要性,藝術品的神聖性,崩散。

——互聯網廣泛的共享、免費欣賞,導致珍貴感的降低,珍貴感的消散。

——海量導致蕪雜,成就了多樣性、豐富性;但海量也驅逐精品,使精品的信號減弱,作用力降低。這導致卓越的人、物及其關注度的削弱、離散。

——整個信息環境的變化,大眾性的崩散,導致持有為大眾歌唱信念、為人類寫作志向的藝術家,不復存在。

我們回過頭去,放眼去看,流行音樂舊有唱片體系的瓦解,客觀上徹底阻斷了大流行、大歌手創作路向的那種變化,不過是這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鉅變中的一個小小幻影。惟因如此,它也不可能再一時恢復。而回到作品的基本單元——創作、發表、藝術選擇權——去觀察:前網絡時代,是一個藝術的權威體系,選擇權由專業渠道篩選,最後選出鳳毛麟角進入大眾管道;網絡時代,是藝術的草野體系,選擇權由每個人作出,導致了選擇分散、標準喪失、時間浪費、贗品橫行,優秀的、卓越的、高邁的、超拔的,凝聚著普遍、崇高、美與智慧的東西,反而被淹沒其中,得不到普遍的、一致的肯定。前者易導致權力、腐敗和壓制,後者易導致民粹、野蠻和混亂。

流行音樂不流行,優秀作品失去大眾,卓越創作不再有無上榮光……以及這背後的,無邊界、無門檻、無差別、無中心的方向,這種狀況並非中國獨有,全世界的、整個人類,都在面對相同的問題。

如今這種現象、形勢,並非完全負面,當然也絕非完全正面,還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但它不是永恆的。永恆的還是我們所熟知的那個常情。歷史確實深蘊著來回擺動、自我反動、自我修正的力量。原因無它,只因為那些大限、根本,從不改變:人生是有限的,現實感、真實感是健康存在的基本品質,社會雖然不斷髮展但人性有恆,世界萬物與人心中共有著那確實不虛的真、善和美,卓越性是優秀藝術最重要的品質,這才是藝術世界、人類歷史為什麼變動不居卻又如此穩固,像一條從古至今滔滔不斷的大河的,最根本力量。今天的似乎顛覆了我們的這鉅變,無論多巨大,無論多天翻地覆,確實,只會是一個小插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