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美國造了155艘航母,現在爲何造一艘航母都費力?

雅客A


歷史名艦,太平洋戰爭中赫赫有名的“大E”企業號航空母艦,幾乎參加太平洋戰爭中的所有海戰,戰功卓著!由於採用了深灰色塗裝,被日本聯合艦隊官兵稱作“灰色幽靈”,三次宣佈將它擊沉。

“大E”是1934年7月6日在弗吉尼亞的紐波特紐斯船廠開始建造的,1936年10月下水→1938年5月服役→1947年2月作報廢處理。一共經歷了11年時間,當時的造艦標準也就在15年左右的使用期,以目前的世界造艦產能和建造標準(15年),全球至少會有500個以上建造“大E”這樣25000噸標準船舶的乾塢、溼塢、船臺,並且我國佔據了這500個造船場地的1/3以上,依照我國現有的鋼鐵產量、從北到南30多家船廠、幾十萬的船產業工人、各種配套大型專業造船工具,只需仨月就能建造一艘“大E”標準的航母,換句話說:這140多個造船場地同時開工可以在三個月內製造140多艘“大E”標準的航空母艦!速度遠遠超過了二戰期間的美國!並且十年前就達到了這個能力…既然有這樣強大的能力,那麼為什麼我國直到去年第一艘國產航母才下水呢?也就回到了問題的原點,美國二戰期間製造航母那樣多,為何現在建造一艘這樣困難呢?

製造“大E”的紐波特紐斯船廠現在的模樣,該廠目前是美國唯一可以建造航母的船廠,並且僅有一個船塢能建造,就是照片裡最遠處有“龍門吊”的那個船塢。

現代航空母艦建造標準、排水量、複雜程度根本不是二戰期間的航母可以比擬的,僅動力系統的對比就能看出來技術複雜的的程度,美軍現在服役的航母都是以核反應堆為動力,而“大E”則使用8座重油鍋爐為動力,核反應堆與普通燃油鍋爐的技術複雜性稍有科學知識的人都會清楚!並且軍用壓水反應堆的技術等級和安全等級要大大高於民用壓水反應堆。所以,二戰期間的鍋爐技術水平根本與現代核反應堆相比。

正在建造中的“福特級”核航母,採用當今最先進的模塊建造方式,模塊間的焊接誤差要求在2㎜之內,否則“疊加誤差”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現代航母建造所需的工業鏈越來越長,前面所說的核反應堆只是一環,還包括各種先進的電子控制系統,而“大E”時代的航母只有艦內有限電通訊、艦與飛機和其他艦船聯絡的無線電通訊,設備以現在標準來看非常簡單,就連雷達也很少,性能也非常低下!根本不像現在又是相控陣雷達,又是衛星通訊的……。甚至由於排水量超過了10萬噸,艦體結構強度、使用材料都大大的加強,二戰期間的飛機也就3~4噸,7~8噸重了不得了!而現在的艦載機最重的超過了35噸,這樣的重量“拍在甲板上”一般鋼板根本經受不了!也就是說現在的艦載機在二戰期間的航母甲板上降落會直接“拍出一個大坑”。

現代航母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單單是航母本身,還要有現代化的艦載機。

總之,現代航母優於生產鏈很長、涉及的工業門類很多,這樣勢必增加了建造難度和建造費用……整體建造一艘航母已經從“埃塞克斯級”的7800萬美元變成了現今“福特級”的100億美元以上,這還未包括“福特級”上面的艦載機。

昂貴的造價加上建造的先進性、複雜性使現代航母成了“吞金獸”和“技術塔”!包括美國在哪的工業強國,要想擁有一艘核航母已經變成一件花錢費力的棘手事情,而且一艘核航母編隊的巨大戰鬥力可以全殲大多數國家的海軍,從使用方面來說也不需要建造很多。

不論是造船工業發達的我國,還是建造航母最多的美國現在建造一艘航母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不能簡單的與二戰期間的航母擁有量相對比!科技進步、費用增加,這些都使航母的戰鬥力極大的增加,控制海洋也變得越來越容易!二戰期間航母“下餃子”的場面再也看不見了!


雛菊西瓜Peterpan


二戰時期美國造的航母,100艘以上都是護航航母,還有一些是輕型航母,真正的艦隊航母並不是很多,少數埃塞克斯級和中途島級還是戰爭結束後才建造完成的。但即使如此,美國的造艦能力也是極為恐怖的。

但二戰時期的航母與現在的航母相差甚遠,完全就不可相提並論。像二戰時期那樣的航母,現在至少有20個國家可以造,但是像現在尼米茲級那樣的超級核動力航母,除了美國再沒有其他國家和地區會造。

現在航母搭載的是噴氣機,起飛重量、尺寸、速度等等都與二戰時期的活塞艦載機有天壤之別。二戰時期,艦載機依靠自身動力就能從航母的平直飛行甲板上飛出去,但是噴氣動力的艦載機必須依靠彈射器或者滑躍甲板才能起飛。所以現代航母的技術難度與二戰時期的航母是幾何難度關係,不是高了一點半點。

此外,現在又不存在二戰那種全球規模的世界大戰,連冷戰時期的對抗程度都遠遠不如,美國根本不可能實行全國總動員那樣的戰時體制,不顧一切造航母,所以現在美國造航母的速度就大大放慢了。(S)


聯合防務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替換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經歷過的事情:曾經的工薪家庭咬咬牙或許能在一線城市擁有好幾套房子,現在的普通老百姓傾家蕩產也難以在北上廣買一套房子。原因很簡單——以前的房子不值錢唄!

航母也是一樣的道理。航母於二十世紀初期面世,二戰期間的航母不過是剛“出道不久”的小新人,噸位小、結構簡單、武器配置低、艦載系統比較初級,跟現代化航母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可以說,那時候的航空母艦更像一個單純的大型移動機場供戰時急用,只要螺旋槳艦載機能在上面安全起降就行。螺旋槳飛機時速慢自重又輕,既用不著專業的彈射器又用不著攔阻繩,甚至木質甲板就能滿足它們的起降需求,對技術和設備的要求都不高。

與之相比,現代化航母的含金量可要高得多。現代航母排水量大多五萬噸起步,十萬噸的大塊頭也為數不少,它不僅僅是大型移動機場,還必須具備一定的進攻、防衛以及長時間航行能力。因此,現代航母在艦體設計、動力系統、電子設備、艦載武器、艦載機等方面的標準越來越高,建造難度和建造成本與二戰時期可謂天差地別。

最後,所謂美國在二戰時期建造了155艘航母這一說法,更傾向於一種噱頭。155艘航母確實存在,但很大一部分只是由商船改裝而來的“護航航母”。


軍機圖


二戰期間,美海軍的航母數量堪稱全球之最,也正是因為如此,美軍參戰加速了日德的失敗。二戰時期的航母與今天的航母不可同日而語,因為二戰時的航母採用螺旋槳戰鬥機,電子設備也沒有今天的航母複雜,更多的是改裝航母、護航航母,與今天10萬噸級高科技含量極高的航母有著天壤之別。今天即使不考慮衛星等其他手段,依託航空母艦自身的艦載雷達,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俄羅斯的航空母艦都搭載了相控陣雷達,具備高效的探測能力,而艦載預警機也大幅提高了艦隊的預警和戰場感知能力。

如果讓二戰時代的航空母艦和今天的航空母艦對抗,即使前者有一個完整的混成編隊,也會處於幾乎沒有還手之力的捱打境地。當然,在當時航空母艦在整體上相對於今天而言在尺寸上更小,複雜度更低,在建造時難度更小。因此在戰爭期間可以大批量建造,但即使是建造數量最多的埃塞克斯級航母,總共在戰爭期間完成數量是17艘,其中有數艘也是在戰前開工的,顯然艦隊中的主力已經變成了航空母艦,而不是驅逐艦,“大批量建造”也只是相對概念。而數量更多的是護航航空母艦,由於採用商船改造,建造起來更快,但是航速、防護和載機數量都要比艦隊航空母艦要差得多。今天的航母高科技含量更高,艦載機單價超過5000萬美元,比二戰時期的航母具備更強的火力,因此造價也不菲,週期也長達數年。


川陀太空問答


我認為原因有以下

第一美國當時奉行孤立主義

在1933年德國開始整軍備戰,英法日等國相繼擴軍。此時的美國並沒有擴軍備戰。日本的海軍噸位已超過美國。美國陸軍也只有十萬,海軍只有八十萬噸。美國可以把大量的錢投入經濟建設中。

2美國經濟在當時是世界第一,在世界各國大戰時。通過出售物資,美國大發戰爭財。

3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啟動戰時動員和戰時物資。十來萬軍隊擴軍到一千萬,翻了一百倍。海軍從八十萬噸增加到一千萬。美國的工業水平遠勝各國。美國戰時法,舉國之力打造軍備擴軍。男子當戰,女子當運。

4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投入的軍費並不多。所以太平洋戰爭暴發,美國增加了大量的軍費。而二戰後美國的軍費一直很高,加上在世界各地駐軍費用巨大。加上和蘇聯對抗,援助大量資金給北約。

5美國雖然修了一百多艘航母,但大型航母只有三十左右。其餘都是輕型和護航航母。

現在美國的航母的數量雖然少了,但質量上卻提高了很多。二戰時的重型航母在今天也就是中型航母而已。美國在航母和戰機的質量提升非常之多。這也使得造價更貴。像二戰時美國造了二十萬架飛機,今天的話造一萬架都難造。必竟現在的F22 F35上億美金。二戰時造一大型航母一億美金就行,現在要一百五十億。造戰鬥機也就幾十萬美金,現在是上億。


小鴻哥


二戰時期的美國的確很牛,造了一百多航母,有些是商用船改裝的,航母噸位不大,只要能起降飛機就行了。到二戰結束時美國共有大型航母15艘,輕型航母9艘,艦隊護航航母30艘,另外還有11艘大型航母在建中。時至今日,美國的航母擁有的數量噸位仍居世界首位。我們知道擁有航母是一個國家經濟軍事實力體現,而造一艘航母需要數百億資金,如果核動力航母除了足夠的金錢製造技術也要求非常常。為什麼二戰時美國能造一百多艘航母,而現在造一艘就這麼吃力困難?這是由於軍費開支,美國軍費支出很大,海外基地及駐外官兵生活給養,所有的開銷都在裡邊,美國現役的航母基本上都是核動力系統。關鍵是缺錢,沒有多餘的錢造航母,所以目前,美國想多造一艘尼米茲號或福特號核動力航母的確是心有餘而錢不足。再說,造出來試航後期維護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喀秋莎61589681


二戰時期的航空母艦隻要滿足那時期的戰鬥機,偵察機,轟炸機,運輸機起飛降落便成。那麼,二戰時期的飛機是怎樣的呢?螺旋漿發動機,單翅膀、雙翅膀飛機,戰鬥機,運輸機大都這樣,時速在300公里~500公里之間,在航母上降落非常順便,起飛也不用彈射器,只想航母上滿足200米左右飛機滑行跑道就行了。因此,美囯二戰中為對付曰本海軍強大的聯合艦隊,新建或改裝普通商船達155艘航母艦就不是太難了。當然,打因為美國造船業發達,大型船廠多,戰爭沒有打倒美國本土,不影響各造船廠正常生產,又加上美國強大的經濟支付能力,相當於德國、英國、日本來講要改、造155艘航空母艦仍然是非常吃力的事,如果是要當時的中國來造、改那怕一艘航空母艦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這就是強國與弱國巨大的差距。二戰後的航空母艦,由於飛機發動機動力方式技術的飛速進步,特別是噴氣式飛機的出現,時速已在1000公里以上,二戰時期的航空母艦飛行舺板不能滿足現代戰機的起飛與降落,飛行舺板長度至少300米,航母船體就要加長、加大,整體噸位加大,輕型航母在2~3萬噸,中型在4~6萬噸,大型航母已達十萬噸左右,象美國尼米茲級、福特級航母均在十萬噸排水量,能裝在各種飛機80~90架,戰鬥機,偵察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轟炸機,起飛要安裝全套蒸汽彈射器或電磁彈射器,各種飛機技術更先進、儀器更復雜、功能更強大,對於維護保養戰機後勤保障條件更高,專業技術工種分工更專業、更齊全,全艦各色專業技術人員已達5000~7000人,艙室住宿工作條件更齊全,這麼多人員的伙食費、補貼、工資都是一海量數字,怎麼說現代航母是吞金獸呢!一般中小國家根本負擔不起現代航母的經濟消耗!現代航母預警、偵察、指揮協調、設備更齊全,性能比二戰航母更先進,在對艦作戰、反潛、反導、抗打擊方面性能日新月異,先進技術層出不窮,造價越來越高,特別是計算機綜合信息分析處理技術功能強大,早已與二戰航母不能同日而語!現代航母造價在300億美元左右,每年維護使用費50億美元,一艘航母造價在二戰能造20~30艘!或許更多!當然二戰航母就容易得多了!


前鋒35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二戰美國參戰後雖然建造了100多艘航母,但是大部分都是商船性質的護航航母,大約建造了113艘,另外還有輕型航母10艘,而重型航母只建造了20多艘。當然這個速度也十分驚人了,土豪的世界我們真的不懂。不過二戰所謂的重型航母就是埃塞克斯級和中途島級(未趕上二戰),其中埃塞克斯級建造了17艘,排水量2.7萬噸,滿載才3.3萬噸;而中途島級建造了3艘,排水量4.5萬噸,改裝後達到6萬噸。

而今天的福特號航母滿載排水量10萬噸。

這主要是航母的設計具有很大的差別。


第一,要滿足高速飛機的起降

二戰時期,戰機全部是螺旋槳,需要300米的跑道甚至木質的也可以。

當時飛機著陸速度很慢,起飛也不需要什麼高速,小型飛機都不需要攔阻索就可以降落。

但現代航母不一樣,噴氣式戰機降落時速度快,起飛時速度也快,必須使用特種鋼材跑道、攔阻索、彈射器等等。

其中,彈射器就非常複雜,蒸汽的還非常巨大。就這一個彈射器,就和當年輕型航母差不多了。


第二,要滿足航母高速作戰需要

二戰的航母的速度有快有慢,護航航母只需要最高十幾節的速度。

但現代化航母出於自保的要求,航速都在30節左右。

這就需要強勁的動力系統,甚至核動力,這遠非二戰航母可以相比。


第三,要滿足抗打擊的需要

二戰航母頂多就是被無制導炸彈或者魚雷攻擊,而且炸彈重量都有限,破壞力也有限。

所以二戰航母防禦能力比較差,和其他同級別軍艦無法相比。中途島海戰中,美軍在15分鐘內就擊沉了日本三艘重型航母。其實美軍也就是對每艘航母投擲了幾枚炸彈而已,航母就立即被炸沉。

但今天不同,航母遭受的威脅更大。就反艦導彈一條來說,有亞音速導彈、超音速導彈甚至彈道導彈。

這些導彈的破壞力,不是當年炸彈可以相比的。攻擊謝菲爾德驅逐艦的飛魚導彈,其實沒有爆炸,但仍然導致驅逐艦擊沉。

航母即便有著再強的導彈防禦能力,也難保不被擊中。所以,現代化航母對於這方面設計要求很高。即便被重型導彈正面擊中,也不能被擊沉。

已經退役的小鷹級航母CV-66“美國”號被作為靶艦使用,用於測試各種武器對航母的攻擊效果。雖然美國要求實驗數據對外保密,但有些數據還是流露了出來,小鷹級航母的排水量在8萬噸以上,據內部人士對相關媒體透露,擊沉這艘重型航母竟然耗費了25天的時間。


薩沙


二戰時美國之所以能夠快速建造超過155艘航母,而如今好些年才能建造一艘航母,原因如下:



二戰時期艦載機的大小和技術水平決定了航母不需要太大的排水量和厚重的甲板,因此對大多數航母的排水量放到現在的視角都是輕型航母!即使當時算重型航母的航母在如今的輕型航母跟前也不算大,甚至排水量都低於目前的兩棲攻擊艦!排水量不大,技術要求不高,在任何時候都相對容易建造!



美國在二戰時期處於戰時機制,這就決定了當時完全是傾全國財力和工業能力支持軍事裝備的生產,對於建造航空母艦來說更是大小造船廠同時開工,配套的武器系統和艦載機也都是大批量的建造,而如今美國建造航母大多是多個財年由聯邦政府撥款,配套的子系統更是單獨設計和生產的孤件,而且不同的財年對各個系統的撥款是不一樣的,這就造成很多子系統不能及時的研發和生產!零部件大多數拖慢了航母的整體建造進度!



所以二戰時期美國的航母建造速度奇快,除了建造完成的155艘航母以外,在造船廠還有大量在建的航母,而如今多年建造一艘航母的情況!


嘟嘟超


(埃塞克斯級是美國二戰建造最多的艦隊航母)

其實二戰期間這155艘航母,護航航母還是佔了大半部分,一共造了124艘,這種航母與輕型航母不同是在於輕母主要是戰鬥艦改的,而護航航母則有商船改裝而來,要知道美國當時工業也是相當發達,當年可是有自由輪是一天一艘的說法,改造這種航母不是難事。算上約克城級和其他幾艘航母,都沒有他的佔比大。而且這種航母本身戰鬥力也不是很強,就拿數量最多的卡薩布蘭卡級來說,標準排水量6600噸,而埃塞克斯級標準排水量27100噸,卡薩布蘭卡級的艦載機一共28架,雖然誇賈林號曾一度載機60架,而埃塞克斯就有100到103架。建造24艘埃塞克斯級一共動員五架造船廠,而建造它只用了兩家船廠。卡薩布蘭卡級在戰爭中一般都不參與與日軍的正面戰鬥,多擔負對岸轟炸和支援任務。

(卡薩布蘭卡級是美國海軍在二戰中建造數量最多的護航航母,一共建有50艘,其中還贈予英軍8艘)

現在美軍服役的尼米茲級又不是普通的護航航母,而是核動力航母。為了應對時代的需要仍需從諸多方面還要仔細考量設計,就比如說艦體和甲板都是採用高強度鋼,可抵禦穿甲彈的攻擊,重要設施彈藥庫和機艙裝甲就厚達63.5毫米。艦內還有多條密橫艙壁和10道防火牆,消費、損管設施也不是卡薩布蘭卡級可比擬的,能承受的打擊可比一艘埃塞克斯級高三倍,他所承擔的任務也不是為艦隊護航,而是時常也能作為遠程攻擊平臺又或者是外交威懾的武器。一艘尼米茲級的造價也是相當的高,造10艘還得向國會申請資金支持,不然會導致合眾國號的悲劇。

(尼米茲級造價高昂,是福特級出現前美國海軍最大的航空母艦)

萌新上路,請多指教

軍情繫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期待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