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人「嗨翻」的手機誰不愛?——vivo如何定義創新

21世紀的頭一個十年裡,一位遠在北美居住,據說不愛洗澡,性格怪誕而脾氣暴躁的“嬉皮士”,“水果”公司創始人,後來被國人稱為“喬幫主”的前極客分子——重新“發明”了智能手機,由此人類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喬布斯創造了智能手機產業,而且將“創新”一詞注入到這一產業的精神本體當中,儘管此後千帆競逐、諸侯割據的市場局面讓分析人士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銷量和利潤之上,但對創新的重視,一直是智能手機廠商和專業人士的聚焦點,因為這決定了未來。

然而,如何從本質上把握創新的內涵並用以驅動實踐,卻並非易事。創新的要點並非“新”本身,而在於敏銳的洞察,合適的方向,以及恰如其分的執行力。

技術的目標是為人服務,誰說“嗨翻”歸發燒友獨享?

能讓人“嗨翻”的手機誰不愛?——vivo如何定義創新

智能手機覆蓋的技術要素涉及方方面面,覆蓋了多種多樣的用戶需求,通信、社交、視聽、辦公、電子商務、教育、遊戲……幾乎無所不包,看起來,可以實施創新的領域幾乎是無限的,但問題在於你不可能搞漫天撒網式的試錯,而要尋找切實可行的精準方向和技術切入點。

數年之前,當vivo剛從步步高品牌切換過來之時,對於創始人沈煒來說,題中要義,是新品牌應該依靠怎樣的突破性創新,來獲取消費者的認可。一番斟酌之後,他們選擇了音樂功能,作為此番創新的聚焦點,而“冒險”地將Hi-Fi作為了技術上的突破口,這似乎是要生生地把音響發燒友的偏執追求推進到普通的手機用戶那裡——“小眾”吧?老百姓聽得出來嗎?怎麼和Wi-Fi區別啊?……一系列疑問,但事實證明,這些疑慮雖情有可原,卻是基於表層的考量,而忽略了問題的實質。

誰說Hi-Fi (不妨用“嗨翻”來翻譯這個看起來極客色彩濃烈的詞語)只能屬於小眾?“高保真”的音樂效果只有特定人群才能感知?技術的目標是為人提供服務,如果你在技術上行得通,那麼傳遞到消費者那裡,沒有人會拒絕把體驗提高一級。

需求是股暗流,當它奔湧而出時,已經追之不及

目標一經確定,便是執行層面的具體實施:努力的結果,是vivo團隊將實現Hi-Fi音效的核心元件CS4398芯片成功融入到了智能手機中。2012年11月,全球首款Hi-Fi手機vivo X1上市,讓整個行業吃了一驚:原來這樣也行?

“發燒友眼睛都瞪圓了”——現vivo創新研究所所長王友飛曾如此描述當時的場面。“感受過好的(音樂),就真的回不去了”。的確如此。

市場的正向反饋證明了兩件事:1、分眾性極強的Hi-Fi類功能可以在通用性的智能手機中獲得極佳的展示場景;2、所謂需求,它是一股暗流,你必須在它奔湧而出之前就掌握它的流向,否則就從創新者的位置墜落成追隨者。“追隨”沒什麼不好,但引領才是王道。

vivo內部常用的一種被稱為“民族誌”調研方式來研究消費者需求的細節:在用戶中選取典型消費者,和他一起生活一個月。住、吃在一起,購物、上班的時候也跟著……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從不遺餘力理解需求的角度來看,這些,顯然只是他們所做工作的冰山一角。

不理解需求,哪裡會有創新?

把持續創新注入基因

Hi-Fi音效為用戶帶來的“嗨翻”感覺,從智能手機功能的角度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不那麼激動人心。創新是一場持久戰,消費者不會在一個“舞池”中停留太久,你得在適當的時候把他們帶到新的“舞池”中去。

當前智能手機的重度應用場景在遊戲這裡,隨著一眾講求視聽效果的大型遊戲紛紛登場,玩家們的需求,也如暗流般洶湧激盪,vivo以其一貫的創新敏感性,幾乎是第一時間將研發方向介入到遊戲場景之中,在其最新的旗艦產品vivo NEX中,與DTS進行深度合作,實現了在雙聲道條件下模擬7.1聲道的環繞立體聲音效,這一功能應用到大型遊戲中,為玩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遊戲體驗”。

在智能手機中引入本來屬於視聽領域的DTS音效技術,又是一個開始讓人有點看不懂,卻在市場中獲得真實反響的,VIVO式的創新案例。

現實來看,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深水區,接下來的航程如何行進,取決於你是否把“持續創新力”寫入企業的基因當中去。

“敢於追求極致,持續創造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