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母女墜入深井 媽媽拚命護住2歲女兒——如何預防墜井與自救?

母女墜井

「关注」母女坠入深井 妈妈拼命护住2岁女儿——如何预防坠井与自救?

5月13日晚上7點左右,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魏營鎮,一對母女在步行外出時不慎墜入4米深下水道豎井中。出於母親的本能,墜井的一瞬間,媽媽拼命將女兒護在懷中,使得孩子並無大礙,但自己卻受了重傷。

「关注」母女坠入深井 妈妈拼命护住2岁女儿——如何预防坠井与自救?

據瞭解得知:墜井女子姓付,是一名小學教師。事發時,付女士帶兩個女兒去超市,途經一條施工道路旁的下水道豎井時,踩到蓋在井口的木板上,不幸木板破裂墜入井中,其懷中兩歲的小女兒也隨之掉入井底。跟隨其後的大女兒迅速停下腳步,呼喊救命。由於在墜井瞬間,付女士緊緊將兩歲大的女兒護在懷裡,雖然井深4米多,但孩子並沒有大礙,反倒是付女士自己腰部受傷較重。周邊群眾發現後,立即沿著井壁上的豎梯下井救出了孩子,付女士由於受傷較重,眾人只好報警等待救援。

付女士的丈夫聞訊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望著井底表情痛苦的妻子,十分心疼,迅速下到井底安撫受傷的妻子。為緩解妻子的痛苦,選擇讓妻子趴在自己的背上。

很快,泗洪消防官兵、120救護人員、公安民警趕到現場開展救援。

經過救援官兵約10分鐘的緊張救援,成功將被困的付女士從井底救出,並由急救人員立即對其進行救治。

關注井蓋安全

「关注」母女坠入深井 妈妈拼命护住2岁女儿——如何预防坠井与自救?

如何預防墜井

涉水行走防身三式:

如果不得已需要涉水行走,怎樣走才能增加安全係數呢?給大家示範了涉水行走的3種方法。

第一式

雙臂向前伸展,在水中行走時,重心放在後腳上,前腳伸出,用腳尖左右掃動,確認前方是平地,雙腳交替探路前進。如果還是踩空,身體在下墜時,兩隻伸開的手臂可以架在井口,防止身體被深井吸入。

第二式

有條件的話,找來棍子、結實的長柄雨傘等作為探路工具。但手持探路棍的方式很有講究,持棍人應正手抓牢棍子插入水中探路。這樣握棍,可以在人要失去重心時用棍子撐住。如果像釣魚那樣,手握棍子一端,將棍子斜插進水裡,則不能在發生情況時,充分藉助棍子支撐身體。

第三式

如果有兩人結伴,可以一人在前,參照第一種方式探路,另一人雙手抓緊前者褲腰部位,前腳虛、後腳實地跟著前進。前者如發生情況,後者可以第一時間反應將前者拽住,不至於墜井。

墜井後如何自救

1、雙腳蹬在井壁,雙手扣在井壁縫隙,使身體不再往水下沉。然後高聲呼救,引起過往行人的注意。

2、察看周圍環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自救,如果落入部位較深,可騰出一隻手將隨身物品拋到地面引起路人重視。

3、如上述辦法都不奏效,井口窄,井深,人的大腦缺氧,要保持冷靜,保存體力,等待獲救機會。

4、在上面的人除了呼叫其他人來幫忙外,要找來足夠長的繩子,一頭扔向井裡的人,讓他抓住。

「关注」母女坠入深井 妈妈拼命护住2岁女儿——如何预防坠井与自救?

5、井底容易缺氧,下井救人之前,要用鼓風機向井內吹風,救人者下井最好在身上繫好繩子,做好安全措施。

6、墜井者如果溺水後才被救上,要清理呼吸道,看呼吸道有沒有堵住異物。一旦發現心跳、呼吸停止,要迅速進行人工呼吸。

7、按壓其胸骨左側心臟,按壓程度4-6釐米;按照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15∶2的比例交替進行,胸部按壓15次,持續吹氣2次,並且要一直持續這種頻率,不能輕易放棄。

8、掉進水裡,要屏氣並捏住鼻子,避免嗆水,試試能否站起來。如水太深,站不起來,又不能迅速游到岸上,就踩水助遊,抓住身邊漂浮的任何物體。

9、不會游泳,千萬不要慌亂,可按以下兩種辦法行動:一是面朝上,頭向後仰,雙腳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擊水面,讓嘴露出水面,呼出氣後立刻使勁吸氣;二是迅速觀察四周是否有露出水面的固定物體,並向其靠攏。

提示:墜井事件一般會發生在大雨天或者大雪天,路面的見識度很低,也是容易造成安全隱患,所以特殊天氣情況下還是少出門為好,實在不得不出門的朋友,要學會識別何處有井蓋,如看到有

漩渦的地方那是肯定有井蓋,那些地方都是要遠離的危險地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