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清康熙 米黃地五彩花鸟紋碗

还有的赝品来自朝鲜、越南、日本、东南亚等国以及台湾地区。

因此要辨别伪品或仿品是何朝代、时期、地区所仿(伪),

其主要特点、手段、影响如何,是古代仿品、现代仿品或是做假古董。

还要弄清楚是整体摹仿还是局部仿制,

如有单仿造型、仿纹饰、仿釉色、仿款识之分,

所呈现的仿品面貌特征都有较大区别。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纹壮罐-北京故宫

在仿品中有的是同时代仿制(明仿明或清仿清),或后朝仿前朝器物(如清雍正朝仿明宣德朝),

有的是历代官窑仿官窑瓷,还有的是历代民窑仿官窑瓷等。

此外,明清时期景德镇窑都有仿制宋代的五大名窑及仿越窑、龙泉窑青瓷等,都存在辨真伪的问题。

如明代成化、正德朝就有仿写前朝宣徳款器物,嘉靖、隆庆、万历朝也有大量仿明成化、宣徳、永乐官窑青花器物。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明嘉靖斗彩灵芝纹盘-北京故宫藏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明万历斗彩折枝莲托八吉祥纹碗-北京故宫

到了清代,特别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仿古瓷更加逼真,

此后,仿古风益甚,且种类丰富多彩,数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这类古代仿品,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制作技术水平很高,

也有其较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因此对这类仿品瓷也要鉴别出其相应年代,

弄清是仿自哪个窑口、哪个年代及其与真品的区别。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清康熙孔雀绿釉花觚-北京故宫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清雍正仿汝釉菊瓣长颈瓶-北京故宫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清乾隆仿定窑白釉凸花蟠螭纹鸠耳尊-北京故宫

识真才能鉴假,

在辨别真假之前,先要熟记历代古瓷真品的造形(包括主要器型)典型特征和总体风格及细微之处的特点,

再将相似或存疑的实物与考古出土器物和馆藏传世真品进行比较,

从纹饰、色调、胎釉、造型、工艺制作手法、款识字体写法特点等几方面情况综合分析,

看两者之间在整体面貌及细部特征是否自然相符,与真品有否内在的联系,能否表现出时代共性。

然后再对照文献资料考证,尽量找到仿品出处和时代依据。

特别要仔细观察器物的细部,这常是伪品露出破绽之所在。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元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

青花瓷装饰艺术主要是以绘画手法为特色的,故鉴定重点除上述几方面外,

观察纹饰、画风、笔法、彩料、青花呈色变化等显得尤为重要。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元 青花龙牡丹卷草纹双耳罐

分期与断代

目前古陶瓷鉴定分期断代法,以明清时期为例,还是习惯于先按大的朝代划分,再按帝王年号细分。

从器物断代科学性看,实际上这种按小朝代划分法不尽合理,

因为按时代发展和器物变化规律来说,本应要有一个循序渐进过程,

因此按照年代或时期(包括年限、时段)的早、中、晚划分可能会更符合实际情况。

从器物鉴定角度看,划分的年限范围越小就越准确。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唐代中晚期邢窑盈字款碗,大盈库的简称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从“黑石号”沉船上打捞起的“盈”字款白釉绿彩瓷碗

元代以前的器物,定出大的朝代即可,不必按皇帝年号分期,

但其中朝代较长的还可分出早、中、晚三期(如唐早期、宋中期、元晚期等)。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明清距离现代较近,各种传世品和出土文物都很多,

在民间还有大量仿制品,情况较为复杂,

因此要力求做到鉴定准确,尽量缩短时间跨度。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下面的分期,分别把风格和年代比较相近的时代划分在一起,

其中年号时间较长的要再分期(如康熙60年还可分出早、中、晚三期),

有的处于朝代或帝王更替期,也可以初期、末期称之。

一、明代大体可分为五期:

一期为明初,即洪武、建文,共35年。

二期为明早期,又可分前后阶段,前阶段为永乐、洪熙、宣德,共33年;

后阶段为正统、景泰、天顺,共29年,前后阶段共62年。

其中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未见署官窑年款,瓷器风格亦有别于前后朝代,故又被称空白期。

第三期为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共57年,正德后期已开启晚明风格。

第四期为明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共100年;

第五期为明末,天启、崇祯,共24年。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明正统青花麒麟翼龙纹盘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明景泰青花八仙庆寿纹罐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明弘治九年青花象耳瓶局部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崇祯己卯十二年三”,崇祯12年是1639年

二、清代也可分为五期:

一期为清初,顺治,18年。

二期为清早期,康熙、雍正,共74年。

三期为清中期,乾隆、嘉庆,共85年。

四期为清晚期,道光、咸丰、同治,共54年,也叫晚清时期。

第五期为清末,光绪、宣统,共37年。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以上只是大致的年代划分,另外还有几种特定时期(特指)叫法,

如鼎盛期青花瓷(以永乐、宣德朝“宣青”时期为代表)、

空白期青花瓷(专指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无官窑款时期)、

“克拉克”青花瓷(专指以明万历朝外销西方的青花瓷)、

转变期青花瓷(以明崇祯朝青花精品瓷为代表)、

高峰期青花瓷(以康熙时期“翠毛蓝” 青花为代表)、

仿古瓷兴盛期(以清康、雍、乾三代以仿明官窑瓷为代表)、

伪品泛滥期(以清末民国初制作的赝品为代表),

还有祥瑞瓷(专指天启、崇祯时期带日本风格的瓷器)、

南明瓷(专指明末清初建立的南明政权瓷器)、

洪宪瓷(以署“居仁堂制”款瓷为代表)、

广彩(专指清中期景德镇制瓷胎运往广州彩绘的外销瓷)、

浅绛彩(清末民初朱山八友彩绘瓷为代表)等。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三、明代洪武和天启、崇祯,清代顺治和光绪、宣统,

分别处在朝代更替时期,器物具有过渡期的特征。

明代除了空白期三朝外,不见正式署帝王年号款的还有洪武、建文、洪熙、泰昌几个朝代瓷器。

洪武朝和空白期三朝只见到署干支年号款,

建文朝4年,洪熙帝在位1年,泰昌帝仅在位30天,均无标准器传世,其瓷器面目不清。

改朝换代对器物风格的影响,就日常生活用品来说,

这种变化是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

以及新原料、新工艺、新产品、新科技的出现而变化的,

是渐变式而不是突变式。

以上所说,主要是以青花瓷器的发展概况、时代典型特征和器物总体风格来划分的。

但要注意在每个朝代更迭或过渡时期,前后朝代器物的面貌特征大多相似,

前代往往孕育着后代的雏形,后代亦常常带有前代遗风,

有的特征是共有的,很难截然划分清楚。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断定窑口与产地

宋元以前,南北各地有许多著名窑口,

如唐代长沙窑,五代越窑,

宋代景德镇窑、定窑、均窑、官窑、哥窑、汝窑、建窑、龙泉窑、

耀州窑、磁州窑等,百花齐放。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因此,元代以前瓷器比较重视窑口的鉴别,

重点应从釉色、胎质、造型、制作工艺以及烧造方法入手。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到了明清时期,彩瓷十分盛行,青花瓷器已发展成为生产的主流。

除江西是产青花瓷大省外,各地还有许多生产青花瓷的窑口,

如福建德化窑、漳州平和窑、云南建水、玉溪窑、浙江江山窑等、

广东汕头窑、揭阳窑等。

这些地方瓷窑胎釉原料、工艺技术、窑炉结构及装饰风格等各不相同,品种繁杂,互有特色。

从风格面貌来看,既大体相近,又似是而非。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还有不少国外窑口,

如朝鲜、日本、越南、东南亚等国烧造的产品,

大多深受宋元明清的景德镇窑、龙泉窑、磁州窑、定窑、建窑、德化窑、同安窑等窑口影响,

生产与之造型、釉色、装饰方面相似的白瓷、青瓷、青白瓷、黑釉瓷、青花瓷、五彩瓷等,

有的与中国瓷器风格非常接近。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唐代越窑龙纹碗

这就要我们作出分析和判断,先分出古瓷的产地是南方还是北方(南北方有烧木柴与烧煤炭之别),

再定出分别属于古今中外哪个窑口,

最好还要辨别出窑口类别,如是属于龙窑、蛋形窑、阶级窑还是馒头窑,

以及窑炉结构和烧造原理,

然后要弄清楚窑口起烧的具体年代、停烧或延续的时间,

还有烧制瓷器的品种特色及其使用的主要工艺技术手段等(如是覆烧、支烧还是垫烧、或是芒口、涩圈、满釉还是半釉等)。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明清以后,各地生产的青花瓷既有本地区特色,也有相互影响。

胎釉、用料、制作工艺、烧造方法等都有所区别,

但造型、装饰手法、图案题材内容等总体时代特征还是基本一致的。

在装饰风格方面,主要受景德镇窑的影响。

在辨别窑口产地时,

还要注意到各个窑口之间互相借鉴、影响、模仿及其传承关系。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瓷器鉴定中注意的几个要点

除了传统的以产地命名窑口外,也有的是以人的姓氏来命名,

如崔(国懋)公窑、周(丹泉)窑、年(希尧)窑、唐(英)窑等。

还有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如宣德窑、成化窑、康熙窑、乾隆窑等。

既有官窑和民窑、瓷窑和陶窑之分别,

还存在官搭民烧或瓷陶混烧的情况,

这些都需要搞清它的来龙去脉,并予以认真判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