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帝護衛,到大帥保鏢——一代宗師宮寶田

《一代宗師》是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的作品,講述了民國時期,家國飄搖之際,南北武林之間的恩怨情仇。故事的原型是這樣的:

據丁連山《歸藏瑣記》記載,清末革命黨人張榕,刺殺五大臣失利後被捕,宮寶田助其越獄脫逃。1912年,張作霖以東三省獨立為由,誘張榕赴宴,在席間暗殺了張榕,引起奉天一帶的江湖人士不滿。張作霖釋放獄中的日本浪人薄無鬼,任他四處挑戰,希望誘捕革命黨人。當時的八卦掌宗師宮寶田與師兄丁連山與商議後,由丁連山出面挑戰薄無鬼,將他擊斃,隨後逃亡到中國南方。1935年,宮寶田以八卦掌掌門名義,率北方武術界人士南下,方才在廣東佛山與丁連山相會。這個故事經由臺灣作家張大春創作,成了電影《一代宗師》的藍本。

著名實力派演員王慶祥飾演的八卦掌宗師宮羽田,一身正氣,顧全大局,有血有肉,其原型就是,中國最後一位大內高手,一代武林宗師,宮寶田。

從皇帝護衛,到大帥保鏢——一代宗師宮寶田

遇名師,勤修苦練

宮寶田自幼家貧,曾進私塾念過四年書,之後因家境因素,至北京投靠其兄宮寶山,並在元亨利碓房米店當學徒。宮寶山將他引薦給師父尹福,尹福是清廷大內總管、八卦遊身連環掌創始人董海川的得意弟子,見到宮寶田,覺得他資質不錯,認定寶田是習練八卦掌的難得之才,遂帶他去拜見董海川。董海川握住他的手上下端詳,連聲說:“難得,難得!”再三叮囑尹福著意培養。從此,宮寶田便辭去米行差事,行了拜師禮,做了尹福的徒弟。

尹福對宮寶田照顧有加,在練功上則要求他紮紮實實從基本功練起,一招一式悉心教授,反覆糾正。據說尹師每天要發給他一個木碗,汗水滴不滿木碗,練功不能停止。宮寶田的師叔很多,他們被小夥子的聰靈和毅力所感動,都願意向他傳授自己的絕招。宮寶田因勤學苦練,武功長進很快,又被一直對他青睞有加的董海川親授八卦秘宗和八卦拳譜,成為正宗八卦遊身連環掌的第二代傳人。就這樣,日積月累,宮寶田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功夫,特別是輕功,堪稱精妙,人稱“宮猴子”。

從皇帝護衛,到大帥保鏢——一代宗師宮寶田

皇帝護衛,大內高手

1897年(光緒23年),宮寶田接下尹福的工作,成為宮廷護衛首領,加封四品帶刀侍衛,負責慈禧與光緒皇帝的人身安全。

庚子年間(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他護駕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往西安。據傳,光緒皇帝曾在路上賜給他一面金牌,上書"見官大一級",讓他持牌便宜行事,可見對他的信任和賞識。他也不負聖望,憑著卓越的武功和過人的膽識,多次化險為夷,保護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安全抵達西安。光緒帝念其有功,迴鑾後,欽賜宮寶田黃馬褂一領。

然後,經歷八國聯軍入侵後,宮寶田完全看清了朝廷的凋敝無能,深感自己拳腳在好,也只能保護一兩個人,對當時積弱的國家,卻是幫助不大,一時心灰意冷,於1905年稱病離開了宮廷,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當時, 他的兄長宮寶山早已回到家鄉,開設把式場授徒,並要自己徒弟多向宮寶田請教,稱宮寶田為二師父。在宮寶山因病過世後,宮寶田接下了他的把式場,繼續傳授拳術。

再出復出,大元帥保鏢

宮寶田為人沉默寡言,但是教學認真,武名遠播。1922年,奉軍張作霖邀請宮寶田擔任奉軍東三省巡閱使兼奉軍總教練,實際上是請他擔任自己的貼身保鏢,並讓宮寶田教導自己的兒子張學良及家中成員武功。接到東北王的邀請,宮寶田一度猶豫,但分析當時軍閥混戰的形勢,認為留在家中也難得安寧,便決定帶兩名徒弟前往。

在接風的宴席上,張作霖見宮寶田身材瘦小,貌不出眾,疑心他徒有虛名,言談中流露出想試試他的真功夫之意。宮寶田看出張作霖心思,便主動提出可以站在二十步以外,任憑張作霖射擊,他也能全身而退。張作霖草莽出身,一路腥風血雨,槍法很有準頭,按約定衝宮寶田連開三槍,不光沒打到人,甚至連人跑哪去了,都沒看到。直至聽到身後有人說“大帥,我在這裡”,才發現宮寶田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跑到自己身後,如果他想,簡直隨時可取自己首級啊。這時候才真正服了宮寶田,從此對宮寶田大加任用,寸步不離。

從皇帝護衛,到大帥保鏢——一代宗師宮寶田

再次還鄉,歸隱山林

1928年,國民黨北伐,奉軍退出北京,張作霖讓宮寶田留在北京保護張學良,自己先一步回到東北,沒料到在皇姑屯被日軍設計炸死。在張學良接掌奉軍之後,宮寶田辭職回到山東。

年近六旬的宮寶田返回故里,在海陽、牟平、煙臺一帶,組織起十幾個八卦掌社,致力於傳授八卦掌,指點後進,從此不再出遠門。相傳,抗日戰爭時期,轉戰膠東的八路軍將領,同樣也是“練家子”出身的許世友將軍曾親往登門拜會。

1943年,宮寶田病逝於家鄉,至此,世間雖無宮寶田,但江湖一直流傳著他的傳說,他的徒子徒孫們,也一直開枝散葉,將博大精深的中國功夫,八卦拳法,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