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代購救命藥被拘,期待抗癌藥價格下調來得更猛烈一些!

《我不是藥神》在現實中再次上演:今年7月25日,罹患肝癌的翟一平被上海警方刑拘,罪名是銷售假藥。其從國外代購國內沒有的抗癌藥PD1回國賣給病友,在原售價基礎上加5%賣給了病友,病友通過注射治療後發現的確非常有效。

由於我國的《藥品管理法》明確規定,未經批准或檢驗進口的藥開始被認定為假藥,代購進口藥因此被定罪。這一法律規定出發點是為了保證藥品安全從保護民眾健康,但現實中有一定滯後性,導致很多代購救命抗癌藥的群眾陷入困境,造成了類似電影《我不是藥神》的悲劇情景。

肝癌患者代購救命藥被拘,期待抗癌藥價格下調來得更猛烈一些!

一. 代購進口抗癌藥反映了眾多癌症患者的真實困境

《我不是藥神》電影反映的社會問題引起國人共鳴,那就是社會中的頂級上層人士,擁有良好的醫療、教育資源,就有可能免於重大疾病的威脅,因為可以購買到救命藥,而大部分中低階層勞動者,一旦重大疾病找上門來,因病致貧足以毀掉他的生活。

因為工作原因我經常參加病房查房,每當看到一些本來有搶救成功希望的患者因為無力支付醫藥費自動出院,或者本應該去重症病房的患者因為經濟原因拒絕轉科室最終導致病情加重,我內心莫名感覺無助,設身處地想想,你我如果遇到重大疾病,又何以能全身而退?

進口抗癌藥如果有代購渠道,可能遠遠低於國內合法渠道的藥品價格,可想而知,如何能阻止低收入群體求購這些救命藥?

肝癌患者代購救命藥被拘,期待抗癌藥價格下調來得更猛烈一些!

二. 我國進口抗癌藥價格昂貴和購買困難的深層原因

目前而言,影響我國抗癌藥價格和使用的還有其它政策因素。我國特有註冊審批過程也是進口抗癌藥價格高昂的部分原因,按照《藥品註冊管理辦法》,進口藥品皆需要在我國重新完成三期臨床試驗,而這在多數國家是不需要的。美國、歐盟和日本於 1990 年在布魯塞爾啟動了“人用藥品註冊技術規定國際協調會議”(簡稱 ICH),為藥品研發和審批上市制定一個統一的國際性指導標準,以便更好地利用臨床、藥學和藥理數據資源,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和浪費,加快新藥在世界範圍內的開發使用。但中國未加入ICH,任何一種新藥,無論擁有多麼充足的全球數據,無論在國外已經安全使用了多少年,要想進口到中國就必須在國內重新進行臨床試驗。而這個時間一般需要 2-3 年甚至更長。

肝癌患者代購救命藥被拘,期待抗癌藥價格下調來得更猛烈一些!

三. 期待抗癌藥降價,才能杜絕非法代購抗癌藥事件

有人說,窮人所處的環境,將會越來越差,他們比富人更容易患病,也更容易死亡,因為貧窮,他們無法在工作之餘改善自己的健康,在遭遇重大疾病的時候,很大概率只能等死。這話雖然有些極端,但確實反映了一種社會現實,就是我們的抗癌藥等稀缺資源尚不足以覆蓋所有同胞,如同巨大的自然災害來臨,人們有時只能自求多福。

國家層面其實已經在行動,其實在今年5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院士已經表示,降低抗癌藥品費用三項措施擬於5月1日後啟動:進口藥品實行零關稅;對已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施政府集中談價和採購;對未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實行醫保準入談判。可以說,這是廣大腫瘤疾病患者的福音,雖然不是說立即解決所有患者看病貴看病難問題,但至少降低腫瘤藥物的價格方面確實有實質性突破了。

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何患者不用國產仿製藥?我國自己的仿製藥不降低價格提高質量?這是因為我國2016年才開始真正地開始做生物等效試驗,比歐美落後了20多年,可以說,一直以來對仿製藥的重視程度依然遠低於應有水平。業內專家確實建議:仿製藥是國民用好安全、有效、經濟的藥物的最主要的辦法。

國家層面越來越重視抗癌藥價格問題,我們樂觀期待未來的抗癌藥價格會逐漸回落到一個合理區間,讓類似《我不是藥神》的事件不再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