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廝30萬買了幾把壺,撿上億的漏,3位大師還親手把玩過!


這廝30萬買了幾把壺,撿上億的漏,3位大師還親手把玩過!


▲唐雲

現在的“漏”是打著燈籠也難撿了。我們這個故事只是向告訴大家,國內一些藝術大腕對壺也是很痴迷的。

大家想必也猜到了,這廝就是著名畫家、收藏家唐雲。生於西湖邊,嗜龍井茶的他,愛好宜興紫砂壺。生前有紫砂老壺、名壺數十把,其中僅曼生壺就八把,故有齋號稱“八壺精舍”。 這八把曼生壺是唐雲紀念館的“鎮館之寶”,平日裡不輕易露面。自唐雲紀念館落成以來,集體亮相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次。2008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汪寅仙和中國紫砂名家潘持平,曾有幸應邀赴“八壺精舍” ,不過八把“曼生壺”,他們就把玩了其中四把。

曼生壺是西泠八家陳曼生為贈友而創的作品,這位清代藝術巨擘以文人的審美口味,把繪畫、書法、金石融進紫砂壺藝,結合民間制壺高手楊彭年兄妹的技藝,造就了至今都無法僭越的紫砂藝術高峰。 世人得一把曼生壺已屬三生有幸,唐雲如何有幸奇蹟般連獲八壺?且聽慢慢道來——

四兩黃金一把合歡壺

唐雲第一把收藏的是曼生的合歡壺,建國前他從杭州到上海不久,在一次酒會上,無意聽說一位叫阮性山的人,手中有一把曼生壺,現在要出讓。

阮性山這把壺,不僅顏色及造型使唐雲喜不自勝,而且壺的刻銘更棒——“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再看壺底,有“阿曼陀室”四字,唐雲一看,那個喜歡勁呀,抱著不肯撒手。

這廝30萬買了幾把壺,撿上億的漏,3位大師還親手把玩過!


阮性山開口要價是四兩黃金。唐雲當時剛到上海,還不是“腕”呢,口袋裡的“銅鈿”不多。但是“腕”的豪氣已經有了,只要喜歡,即使

千金,從不討價還價;不喜歡的,價錢再低也不購買。喜歡就買唄,沒還價,四處求爺爺告奶奶,總算借到了四兩黃金,喜滋滋的抱著壺回家合歡了。

250塊大洋的合歡壺

建國了,唐雲有錢了,還是要感謝毛爺爺、感謝新社會呀。有錢了就“得瑟”起來,他三天兩頭跑古玩市場。有一天在一家古董店裡,老闆和唐雲閒聊著,當談起“曼生壺”,店老闆說:“曼生壺倒是有一把,壺主病了,急需用錢……”“拿出來看看。”一聽說有曼生壺,唐雲立刻興奮。

一刻工夫,老闆把壺拿來,說:“這是胡佐慶的收藏。”胡佐慶是有名的茶壺收藏家,東西肯定假不了。唐雲接過茶壺一看,只見壺底有“曼生”印,一看那壺銘,眼睛又亮了,壺銘是:“八餅頭綱,為鸞為凰,得雌者昌。”立馬拍板決定:“好東西,我要了。”當時壺價250大洋。這點小錢對已經是大腕的唐雲來說,都不算個事。

送貨上門的扁壺

“有扁斯石,砭我之渴”,這是八壺精舍內第三把茶壺的壺銘。此壺原是上海收藏家宜古愚的藏品。在新中國成立前,他家中的收藏都已散落,這時就不得不賣他視若生命的曼生壺了,舊社會就是害人呀。

這廝30萬買了幾把壺,撿上億的漏,3位大師還親手把玩過!


古董商們知道宜古愚要賣曼生壺,已經幾次上門,可是宜氏幾次都沒有把此壺賣出,他很關心這壺的命運,到了古董商手裡,將來就不知它要流落到誰家了。宜氏得知唐雲收藏曼生壺,竟親自把壺裝在錦盒之內,送到唐雲家中。這把壺花多少錢買的就不得而知了,畢竟要照顧大戶人家宜古愚的面子。

借十塊大洋買瓢壺

有一年夏天,唐雲到北京,要畫家周懷民陪他去逛什剎海的古玩市場。東張西望,突然看到一把紫紅色的石瓢。唐雲走到地攤前,彎腰把壺拿起,捧在手裡一看,果然是曼生的佳作,那壺銘特別使唐雲歡喜:“不肥而堅,是以永年。”

這廝30萬買了幾把壺,撿上億的漏,3位大師還親手把玩過!


一問價錢,攤主只要二十元錢。這時唐雲身上雖然只帶了十元錢,不是“腕”沒錢,是口袋裝不下,那時又不能刷卡,只能向周懷民借了十元錢,把這把壺買下。

胡若思代買的匏壺

提起八壺精舍中的第五把曼生壺,唐雲總是說,“這把要感謝胡若思。”

胡若思是大風堂的門人,山水畫家。一次,胡若思到蘇州,在舊貨商店看到此壺,就自作主張地給唐雲買了回來,拍拍唐腕的馬屁。這一招很受用,唐雲一看,原來是一把“匏壺”,是曼生壺中不多見的造型,就是那壺銘燒了點,就七個字:“飲之吉匏瓜無匹。”

這廝30萬買了幾把壺,撿上億的漏,3位大師還親手把玩過!


後來,唐雲得到這把壺的拓本,才知道此壺原為清代大收藏家吳大澂的藏品。我們在這裡有必要強調一下吳大澂,他是吳湖帆的爺爺,也就是和顧景舟合作7把大石瓢壺的吳湖帆。

五十元的提樑壺

書畫圈子交流很頻繁,這不唐雲的一位書畫圈子裡的朋友魏仰之,有次又是在北京,唐雲拉著他去什剎海古玩市場。唐雲又買到一把曼生壺,而且只花了五十元錢。這是一把提樑壺,壺的把柄造型很別緻。那壺銘是:“煮白石,泛綠雲,一瓢細酌邀桐君。”好事情都讓他給佔了。

這廝30萬買了幾把壺,撿上億的漏,3位大師還親手把玩過!


亞明送他笠蔭壺

1979年,唐雲去南京參加中國畫的評選工作,和亞明相遇。酒餘飯後,他們在一起聊天,亞明說起他家有一把茶壺,是用來裝醬油的,壺嘴被堵住了,燒菜急用醬油時,偏偏倒不出來,用鐵絲也無法搞通......此處省略2000字。這把裝醬油的笠蔭壺又到了唐雲手裡。

這廝30萬買了幾把壺,撿上億的漏,3位大師還親手把玩過!


正軌渠道買的井欄壺

這把壺可不是什剎海的古玩市場買的地攤貨了,是唐雲從上海文物商店買回來的,壺銘為:“汲井匪深,挈瓶匪小,式飲庶幾,永以為好。”買東西的人,總是希望價錢便宜些,可是這把壺便宜得到卻使唐雲心中有些惶惶不安,他帶著惋惜的心情想:像這樣好的壺,居然不標高價,中國的文物也太不值錢了,這是因為不懂,還是不尊重傳統文化的價值?

這廝30萬買了幾把壺,撿上億的漏,3位大師還親手把玩過!


有人幫唐雲算了一筆賬,他收藏的八件曼生壺大概花了這麼多錢:

第一把,4兩黃金,民國時期,1根1兩金條大概折為30塊銀元,隨著年景好壞有5塊的浮動,當時小康之家一月生活總費用也就是15塊銀元。

在我寫文章的2016年,小康一家一月生活總費用至少應該在萬元以上吧。

那麼4兩黃金,約等於今天的8萬人民幣。

第二把,250塊大洋,按上述換算標準,約等於今天的17萬人民幣。

第三把,不知

第四把,20塊錢。按20世紀50年代後

的標準,當時人均月工資差不多20塊左右,應該約等於現在的1萬人民幣。

第五把,胡先生代買。不知價格

第六把,50快錢。按20世紀50年代後的標準,應該約等於現在的2萬5千人民幣。

第七把,白送。

第八把,“很便宜”。按這三個字,應該不高於10塊錢,那麼約等於現在的5000人民幣。

六件曼生壺總價值為29萬人民幣。平均每把價格不到五萬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