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3000多左右的天梭,採用的是ETA2846,是最毛坯的產品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3000多左右的天梭,採用的是ETA2846,是最毛坯的產品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6000左右的ball波爾手錶,採用的是ETA2824機芯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10000多一點的蕾蒙威,也是採用的ETA2824機芯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10000多的浪琴錶,也是採用的ETA2824機芯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30000左右的歐米茄海馬,歐米茄1120機芯,eta2892機芯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40000左右的iwc萬國 2892機芯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60000左右的rolex勞力士 3175勞力士自產機芯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130000左右的江詩丹頓 縱橫四海

1.機械錶屬於那一類。機械錶實際上屬於工藝品,跟玉雕木雕啊,模型手辦等屬於同一個類別。玩過玉雕木雕的人模型手辦的人對於機械錶的價值應該很好理解,無非是設計,工藝上給人視覺的衝擊力。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沒錯,機械錶只要好看就好。可是與之同為手錶的石英錶,戶外表,智能表卻是實用品。

常有人拿機械錶和石英錶甚至智能手錶來與機械錶相提並論並整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答案OR問題(例如機械錶是不是騙局啊 iwatch能不能搞垮整個瑞士製表業啊 什麼的) ,大抵只是出於對機械錶的定位和價值的不理解罷了。

2.貴的機械錶和便宜的機械錶差異在哪

如果以玉雕相類比的話,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貴的玉雕跟相對便宜的玉雕區別在哪?無非以下幾點魚的材質,造型設計,師傅的手藝,再加上師傅的名氣。機械錶大抵也是如此,表的材質(316鋼,904鋼,碳纖維,鉑金,黃金等)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或許機械錶相對於玉雕還多個功能吧(例如計時 萬年曆,陀飛輪等)。這些因素也就造成了不同表的美感不一樣,給人的衝擊力也不一樣,這便是工藝品的價值高低的原因了。總而言之便是,作為工藝品,貴機械錶相對於更低價位的表有著更好的材質,設計,工藝,功能等,從而給人視覺上的衝擊力也不一樣,因此價值也不一樣。

3為什麼多推薦萬元以上的機械錶

當多瞭解到機械錶,便會發現萬元是個坎,過了這個坎,各種好表,有特色的表就如雨雨後春筍冒了出來。這個價位的機械錶性價比相對較高。就如同手機一般,低價位的手機也就能用,不過過了1500+的坎之後,像小米,魅族,1+等等的好手機就冒了出來。

萬元內的機械錶大抵無非是裝了2824抑或是7750的天梭美度漢密爾頓。這些表要用也能用,背透看也能看出個工藝品出來。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海鷗陀飛輪 最便宜的陀飛輪 價格大概萬元多點吧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3 千元機械錶和 1 萬元的手錶,差別在哪裡?

Nomos 包豪斯風格的德表 手卷小三針很有復古的味道 ,是自產機芯,改自ETA7001。而且這個價位這個打磨算很讚的了

1. 機械錶不如石英錶/電子錶準

是的,機械錶永遠不可能比同等價位、甚至價錢只是其幾十分之一的石英錶/電子錶準。但人們買機械錶,首先的、第一位的目的,並不是準。這就好比你花一千萬買尊商朝的鼎,肯定不如一千塊的蘇泊爾高壓鍋燉肉好吃,花十萬買件設計師品牌的大衣,肯定不如一千塊的波司登羽絨服保暖。機械錶曾幾何時的第一用途固然是看時間,但並不代表現在也是。這就如同汝窯鈞窯幾百年前造出來是為了喝茶,但並不代表現在也是。現在的機械錶,就是一個順便可以看看時間的手鐲。它的第一位的價值,是好看,是美。

2. 機械錶不需要準

這麼說就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固然,如我之前所說,機械錶

第一位的價值不是準,但並不代表機械錶不需要追求準。這就好比一個畫家學美術,練寫生,就算練上二十年,也不可能比麥當勞打工兩個月買來的數碼相機照出來的圖像更“像”,一個刀匠磨練鍛造技藝,練上一輩子,打出來的刀也不可能比流水線上五分鐘造出來的AK47殺人更有效率。但我們學寫生仍然要追求“像”,學鍛刀仍然要追求“快”,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挑戰人類工藝的極限。這種挑戰本身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講是無意義的,因為有比它便宜的多的技術能在實用性層面上實現同樣的效果,如同刀造的再好我們打仗也是用突擊步槍。但這種挑戰本身就是一種美,它是手段同時也是目的,這就是它們的意義,也是機械錶仍然存在、發展的意義。倘若否認這一點的意義,那麼不妨想一想,我們花幾個億歐元組一隻球隊,看一幫人在場上追著一個破皮球跑來跑去,有什麼意義?幹嘛不弄兩個踢球機,互相對著球門射,一小時能進好幾千個?我們爬珠峰、遊海峽,有什麼意義?幹嘛不坐直升機、坐擺渡?我們用人聲唱詠歎調,有什麼意義?幾千塊買套組裝電腦和山寨喇叭你想出多高的音都出的來。我們做這些事,是因為人類除了吃、喝、做愛和追求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便利,還有一些
其它的追求。

3. 巴菲特不戴錶、比爾蓋茨不戴錶、小布什就帶個幾十刀的電子錶

蓋茨、布什我瞭解的有限,老巴的事蹟我大概還知道一些。人家老巴開的車是一輛十幾年的林肯,住的房子擱美國也就是一中產階級小獨棟,辦公室裡連電腦都沒有,智能手機我估計他也用不利索。另外老巴好像挺宅的,不是工作需要,似乎也不大旅遊,就愛在家裡研究研究財報。那是不是愛車的、愛房的、愛電腦、愛手機、愛旅遊的都是大傻*了?人家就是不好這個、好別的罷了。一般人舉例翻來覆去就是這麼幾個人,說的好像這些東西都是西方人玩兒剩下的,就中國的土豪暴發戶在買。但我就說一句,什麼名錶啊,名包啊、鑽石啊、名牌服裝啊,這些東西都是西方人鼓搗出來的,要是人家那邊兒沒有這麼一大票消費群體,人家這些產業是石頭縫兒裡蹦出來的?還是國家財政補貼出來的?老外不是不買這些東西,只不過人家買了也就買了,用了也就用了,沒那麼多人議論罷了。你要真說想研究一下這些東西,水平最高的論壇還都是老外的,裡頭換表比換iPhone勤的老外有的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