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掛牌即停牌「怪」樣本

聚市場

掛牌即停牌“怪”樣本

交設股份是新三板的一個奇葩特例,首日掛牌新三板就開始停牌,迄今已連續停牌174天,悔不當初地甚至一度公告擬摘牌。

據統計,截至2018年9月5日,共有711家掛牌公司停牌,停牌佔掛牌總數10997家的6.47%。新三板停牌時間最久的前3家掛牌企業阿波羅、龍磁科技、指南針,分別累計停牌自然日895天、889天、834天,迄今都有兩年多。711家掛牌公司停牌原因五花八門,刊登重要公告(203家)、擬終止掛牌(170家)、未如期刊登定期報告(118家)、IPO受理(69家)、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63家)、重要公告未公告(4家)。

然而,對於新三板來說,奇葩現象並非個別,新三板出現大量停牌亂象,優秀企業的出走案例。尷尬現象頻現的新三板,制度將何去何從?

新三板遊戲板塊舊熱點布新局

近年來遊戲行業登陸A股市場受到了監管層嚴格的審查,無論是IPO還是併購重組,對於遊戲公司的審核都尤為的審慎,這也讓眾多遊戲公司選擇新三板作為進入資本市場的第一站。

因此,今年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負增長缺乏優質公司掛牌的背景下,遊戲行業卻一再貢獻了數家優質的新掛牌公司。數據顯示,目前新三板上游戲行業的公司共有74家,其中尚有金剛遊戲等4家企業未發佈2018年上半年半年報,存有被強制摘牌的風險。70家披露了半年報的遊戲企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業績分化。第一梯隊中,智明星通、英雄互娛、心動網絡、力港網絡、像素軟件,五家遊戲公司營業收入均超過了1億元同時淨利潤超過6000萬元以上,其中英雄互娛和心動網絡更是在上半年錄得2.35億和1.24億的淨利潤以及5.5億和6.98億的營業收入。

讓遊戲行業承壓的是來自於半年報披露窗口期結束前的一項政策。該政策也讓行業意識到國內遊戲產業的天花板將很快來臨。事實上,從半年報的數據中也可以看到多家遊戲公司求生的新策略,這便是轉向海外這一更廣闊的市場。例如點觸科技也在半年報中披露將設立香港子公司,未來逐步佈局海外市場。

聚個股

英雄互娛擬20億購買理財產品

9月5日,英雄互娛發佈公告稱,公司擬20億購買理財產品,5億增資子公司。

具體情況為:公司擬以自有資金用於購買低風險、流動性好的一年以內的理財產品。在投資期限內某一時點使用自有資金累計持有理財產品的餘額不超過20億元,金額包括將投資收益進行再投資的金額,在上述額度內,資金可以滾動使用。同時,英雄互娛還發布了對外投資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擬將全資子公司天津英雄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加至7.1 億元,增資金額5億元。

新宏泰擬18億收購海高通信100%股權

9月5日,海高通信發佈公告稱,上市公司新宏泰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海高通信10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後,新宏泰將直接持有海高通信100%的股權,交易價格為18億元。

報告顯示,海高通信主營業務包括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提供網絡運維管理、綜合服務保障及大數據等核心業務系統的全面解決方案以及專網通信配套軟件的對外銷售。2017年,公司營收1.09億元,同比下滑65.93%,歸母淨利潤為7882.35萬元,同比增長14.50%。

億豐潔淨涅磐重生

近日,ST億豐實控人周樹榮涉嫌挪用資金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有了新進展,周樹榮再添一項新罪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公司層面,億豐潔淨債務清理見到成效,欠債從1.6億元降到6000萬元左右。

與此同時,億豐已經被政府接管,進入破產清理階段。上半年收入為0的億豐潔淨能否涅槃重?對於未來,億豐潔淨表示,公司已經進入到重整司法程序,存在重整成功以及不成功並破產清算的可能。(文綜合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