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退到哪裡才不是江湖——霹靂布袋戲

首先,什麼是布袋戲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閩南地區)、廣東潮汕與臺灣等地區流傳的用布偶來表演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

“布袋戲”之名的由來,大約有四種說法:

1.戲偶本身除頭部、手掌與足部之外,軀幹、胳膊與腿部都是用布縫製而成,其形如布袋。

2.最早的布袋戲演出,藝師習慣將一身行當進布袋內,一隻布袋走天下。

3.藝師常在演出時,將用過的戲偶,隨手丟進掛在戲棚下的布袋中。

4.早期演出的戲棚形狀類似布帳。

而霹靂布袋戲,因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得名,劇情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作為主線而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劇情以魔幻為主,劇集之間既環環相扣又可獨立成章。

在霹靂世界裡,有身負絕學的江湖中人,有身居高位的當權者,有儒釋道三教苦修多年的先天高人,人物形形色色,分佈三教九流。角色有其出身來歷、站位立場,並據此行事作為。人氣高者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戲迷後援會。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萬年不死系的幾位人物。清香白蓮素還真,首席男主角,2001年-2015年連續十五年榮獲霹靂人氣票選排行榜第一名,霹靂一哥的稱號實至名歸。


一個人要退到哪裡才不是江湖——霹靂布袋戲​『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

百世經綸一頁書,霹靂三臺柱之一,是一位正氣凜然、嫉惡如仇的佛門高僧。
一個人要退到哪裡才不是江湖——霹靂布袋戲​『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笑盡英雄。』

刀狂劍痴葉小釵,與素還真、一頁書並稱霹靂三臺柱,是一名耿直專一、守信重諾的江湖俠客,也是素還真的至交好友。
一個人要退到哪裡才不是江湖——霹靂布袋戲​『征衣紅塵化雲煙,江湖落拓不知年;劍痴刀狂世紛雲,今將衣缽卸雙肩。』

相比武力爭鋒,霹靂中各方勢力往往更注重智謀、計策、利益交換。是以,在角色塑造上,武力值爆表的武將多止步於一流人物。而超一流人物,幾乎都是智力超群的角色。他們運籌帷幄、控制著整個局面的平衡和走向。最典型的即是一哥素還真,他的實力可謂真不可測。寂寞侯曾言:“人言一頁書之武學,素還真之智慧,最讓陰謀者忌憚。吾卻說,一頁書之智慧,素還真之武學,才是真正難以測度!”換個說法就是,大多數情況下,素還真憑佈局和談判即可達成目標,能智力解決的問題就不動手。

再舉個例子。異度魔界的先鋒戰神吞佛童子,以一張殭屍臉在同期一大堆人氣帥哥中脫穎而出,憑藉的絕不僅是強悍的戰力,更多的是其深沉的心機,冷靜從容地開展無間工作,長期遊走在幾大BOSS之間卻毫不輸陣。
一個人要退到哪裡才不是江湖——霹靂布袋戲​『殺誡半斜影,劍風不留人。』

除了傳統布袋戲中劍俠戲的武俠劇情,以及文系中重視詩詞文釆和詼諧搞笑的特色之外,更發展出許多天馬行空的劇情。包括回到過去的“時空聖戰”、東瀛忍者(神風營等)、妖魔鬼怪(十三邪靈、三途判等)、異次元世界(如苦境、集境、滅境、道境、四魌界)、不同環境(天外南海、阿鼻地獄島、西疆等)、外星人(葉口月人)、吸血鬼(西蒙等人)、機器人(紫霹靂、驤驖)、人造人(無名)、生化人,以及許多類似現代科技的武器、道具等等。以往的布袋戲角色都分得很清楚。由於中國傳統戲劇精神負有社會教化的意義,對於善惡忠奸之辨一向十分重視,這種精神發揚的結果,便是喜歡朝”類型“方面發展,無論是角色的安排,衣服的規定,長相、說話等,都希望在木偶一出場時,就讓觀眾能一眼看出他的身份與性格等。所以在傳統布袋戲中很明顯可以看得出,正派主角必定是面龐開闊、天庭飽滿,眉清目秀、神色安詳;而反派角色不是獐頭鼠目、尖嘴粗眉,就是眉骨突出,顴骨高聳,整張臉變化多端、醜惡而複雜。但霹靂布袋戲卻不同,我們常可看到這種情況是——一名氣宇軒昂、眉清目秀的角色,看到最後竟然才漸漸發現他其實是個反派,而許多看似面惡之人,其實心地善良。自詡為正道之人可以正的極端,而那些反派的人卻有情有義。

霹靂布袋戲已擺脫傳統”印象“的表現手法,而以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十分類似的“寫實式”、“社會化”表現。我們可以發現:霹靂布袋戲將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缺點、弱點的真實情況,也納入了其角色分演的緊密思維之中。因此,布袋戲角色在每個木偶的作為上或多或少產生了可批評點,一個角色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對某一個角色,有人可能會直接切入觀察,有人可能會橫向剖析角色,將一個角色擔綱的世俗命定,化成如現實一般的情、緣、恩、愁,這和我們現實生活人際關係可以說是非常的類似,故霹靂布袋戲能引人入勝也往往在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