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開發商虧本賣房,資金鍊不斷裂成房企保命底線

已有開發商虧本賣房,資金鍊不斷裂成房企保命底線

最近樓市又有了一些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或許能對開發商和買房者有一些方向性的指導。在“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背景下,房子的居住屬性越來越被強調,讓大家都能夠享受到住房的基本權利,而由此展開的全國調控也預示著我們的投資邏輯需要進行調整更新,購房者也好,開發商也罷,又當如何去認識當前的變化?

1、數據顯示地價下跌,房價是不是也該下跌了?

我們總是說房價上漲都因為地價在不斷上漲,那麼如果地價降了房價會降嗎?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東部流拍土地共計57宗,中部流拍土地共計61宗,西部流拍土地共計40宗,東北部流拍土地僅有7宗。7月份以來土地流拍現象持續出現,底價或低溢價成交土地頻現。

已有開發商虧本賣房,資金鍊不斷裂成房企保命底線

根據上海易居地產研究院數據,2018年4~7月,地價同比增幅已連續4個月下跌,而房價同比增幅連續4個月小幅上漲,到7月份,房價同比漲幅已大於地價同比漲幅。這也是2016年5月份以來,地價漲幅首次低於房價漲幅。

8月,4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均價為4472元/平方米,環比下跌2.9%,同比下跌17.7%。預計這40個城市全年保持同比下跌態勢。

數據顯示地價低了,這是怎麼統計出來的,我們不用糾結,我只想說,地價漲房價肯定漲,但是地價降了房價一定會降嗎?我還真不敢說。不過我願意讓政策去嘗試,至少可以堵住地價推動房價上漲論的嘴了。

無論如何地價下跌都將成為一種標誌,這也是新階段樓市面臨的新問題。

2、樓市庫存規模跌至50個月來最低,房價是漲還是跌?

易居研究院近日發佈的百城住宅庫存報告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其監測的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環比減少0.6%,同比減少8.0%,庫存規模相當於2011年11月的水平,即庫存規模回落到了七年前的水平。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4年下降,庫存數據已經跌至50個月以來最低,全國性的去庫存週期已經完成。

已有開發商虧本賣房,資金鍊不斷裂成房企保命底線

由此可見,一二線城市去庫存任務都基本完成,而又開始步入補庫存階段,那是不是意味著房價又要開始漲了?

這個要分城市而論,過去三四線城市在去庫存刺激下,可以說房價大漲,庫存結束可能就意味著房價漲到頭了。但一二線城市不同,補庫存很可能意味著樓市回暖。這也就是說,決定市場有沒有價值在於核心資源,而不在於短期刺激。對購房者而言,買房與否,先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住,再就是不能被三四線城市短期的火爆而矇蔽雙眼。漲與跌只是表現形式,真正的內容是你需要買房幹什麼,即房住不炒主宰著你買房的動機。

全國三四線城市去庫存計劃已經完成了,也就是說基本結束,那麼對於這裡的炒房者也是最後的逃離機會了。

3、高價地虧本入市,回籠資金是第一位。

錢江晚報報道,以杭州為例,很標誌性的一個變化就是高價地開始虧本入市了,務實的開發商意識到限價很難放開,不如積極回籠資金,寧願以低利潤甚至虧本開盤。最近,蕭山一樓盤領出備案價,含精裝每平方米3.3萬多元,對於這一價格,很多業內人士驚呼:“這基本就是虧本賣了!”據說是本輪行情第一個虧本上市的高價地塊項目。

已有開發商虧本賣房,資金鍊不斷裂成房企保命底線

那麼我們可以回顧,實際上還有很多這樣的不惜代價高價拿地的開發商,他們所處的境遇也將是如此。只有保證資金鍊不斷,才能繼續生存,那麼哪怕降價銷售也要保住命之根本。

實際上,對於一些房企無論如何都可能會斷送自己的命運,因為將來將是大房企的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