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有座紀念碑,爲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在吉林松原郭爾羅斯王府對面不遠處,是當地的引松廣場。“引松工程紀念碑”就高高矗立在引松廣場。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查干湖是河成湖,歷史上曾是嫩江主河道的一部分。由於地殼運動,氣候變遷,河流擺動、淤積等原因,致使嫩江改道,東移至大安臺地以東,留下了大安古河道;另一方面,支流霍林河來水逐漸減少,河道逐漸淤積,出口被堵塞,形成了盲尾河。加之,這裡區域地勢平坦,排水不暢,因此,在被稱之為"八百里瀚海"的吉林省西部地區造就了省內最大的淡水湖泊。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霍林河斷流,下游的查干湖幾近乾涸。

1976年,前郭縣委組建了引松工程指揮部。總指揮為縣委書記傅海寬。副總指揮為常萬海、阿古拉(趙鳳山)、薩音那木拉(包文汗)、石漢文、劉升、孫盛春。

引松一期工程連續幹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76年9月5日到12月5日,8萬多人幹3個月;第二階段從1977年1月15日到2月5日,4萬人施工20天;第三階段從1977年8月20日干到12月末,施工4個月,出動25000人。一期工程的三個階段,歷時240天,投入人力9218100工日,車工764800臺日。共完成總工程量的81%。

前郭縣各族人民為開渠引松,可以說拋家舍業,不分寒暑,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除少數地段機械施工外,硬是靠建設者們咬緊牙關,鍬挖肩挑。劈開川頭山,掘開朽泥塘,平均每人每天挑走了2.5立方米土方。這種壓不垮、頂得住的“鐵膀子”精神,是同引松取得的物質成果同樣珍貴的精神財富。

勤勞的松原人民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全縣出動了90%的勞動力靠手抬肩挑,經過兩期,歷時八年的艱苦奮鬥,終於挖通了長達53.85公里,渠底寬50米的人工渠“郭爾羅斯運河”。

引松渠不僅給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也明顯地改變了自治縣區域性的自然狀況與生態環境,使這裡的漁業生產,蘆葦生產和旅遊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到21世紀初,查干湖水域面積已由工程開通前的50多平方千米擴大到420平方千米,溼地面積達到了514.2平方千米。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為教育後代永不忘記這場改變命運的鬥爭及查干淖爾人那種泰山壓頂不彎腰的硬骨頭精神;也不能忘懷以傅海寬為書記的一班人,他們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以敢想、敢幹、敢為的大無畏氣概,率領全縣人民進行了一場極端艱苦的改造山河的鬥爭。他們造福人民、造福未來,惠及前郭子孫後代,對郭爾羅斯的貢獻,將永遠銘記於歷史,永遠銘記於人們心底!

查干湖開發區黨工委於2006年在引松工程尾閘之側的引松廣場修建了高高矗立的“引松工程紀念碑”。立碑永銘,百世流芳。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引松工程紀念碑高21米(象徵21世紀),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總重為76.95噸(1976年9月5日引松工程開工紀念日)經緯度;東經124.25,北緯45.11,海拔高度132米。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紀念碑設計思想;抽象的表現形式,碑體直衝霄漢,氣動寰宇。碑體是3個“人”字形漢字造型,白鋼浪花喻為三江聚匯,與鐵鍬和馬頭琴造型,浮雕相結合,象徵當時以付海寬,常萬海,阿古拉(趙鳳山)為領導的縣委,縣革命委員會帶領全縣人民萬眾一心,團結奮鬥,開創“郭爾羅斯運河”的雄偉氣勢和偉大壯舉,表現出草原民族的民風民俗和開創運河的偉大意義。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引松工程紀念碑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白鋼浪花喻為三江聚匯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引松工程紀念碑碑記;引松工程是指將松花江水引入查干湖的引渠和建築物工程,工程始建於1976年9月5日,竣工於1984年8月20日。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引松工程紀念碑設計理念介紹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紀念碑周圍是各種浮雕造型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紀念碑周圍是各種浮雕造型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紀念碑周圍是各種浮雕造型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如今的“引松工程紀念碑”也成為查干湖畔亮麗景觀。

吉林有座紀念碑,為松原人民歷時八年修建的“郭爾羅斯運河”而立

“引松工程紀念碑”位於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南湖大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